一种装配式建筑作业层楼梯转化平台处定型化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737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作业层楼梯转化平台处定型化防护装置,包括立面防护A和立面防护B,所述立面防护A与立面防护B呈垂直设置,且面防护A与立面防护B焊接连接,所述立面防护A包括立杆一、立杆二、横杆一、横杆二和横杆三,所述立杆一与立杆二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立面防护A底部两端,且所述立杆一和立杆二均呈垂直设置,所述附属固定件上设置有杆一,且所述杆一与所述横杆六呈垂直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定型化防护的施工方法,安拆快捷简便,节省了搭设传统钢管扣件式防护架的施工时间,节约了人工,同时也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占地面积小,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方便,牢固耐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作业层楼梯转化平台处定型化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作业层楼梯转化平台处定型化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定型化防护装置应用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结构主体施工时,作业层楼梯转换平台处常常处于无防护状态,而且此处不便于搭设相对复杂的钢管扣件防护架,且作业层楼梯转换平台处面积较小,周围无有效固定点,若搭设钢管扣件防护架过于复杂繁琐,且影响预制墙板吊装及现浇暗柱封模,在施工过程中,作业层楼梯转换平台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易造成高坠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主体施工时,作业层楼梯转换平台处常常处于无防护状态,而且此处不便于搭设相对复杂的钢管扣件防护架,且作业层楼梯转换平台处面积较小,周围无有效固定点,若搭设钢管扣件防护架过于复杂繁琐,且影响预制墙板吊装及现浇暗柱封模,在施工过程中,作业层楼梯转换平台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易造成高坠事故的发生的问题,而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作业层楼梯转化平台处定型化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装配式建筑作业层楼梯转化平台处定型化防护装置,包括立面防护A和立面防护B,所述立面防护A与立面防护B呈垂直设置,且面防护A与立面防护B焊接连接;所述立面防护A包括立杆一、立杆二、横杆一、横杆二和横杆三,所述立杆一与立杆二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立面防护A底部两端,且所述立杆一和立杆二均呈垂直设置,所述的立面防护A的立杆和立杆的长度为梯梁顶标高到楼板面标高加上1200mm,保证有效防护高度为1200mm,横杆的长度与楼梯的宽度相同,横杆和横杆的尺寸为楼梯定位螺栓之间的距离,起到连接立杆和立杆的作用,同时兼顾防护作用,且所述横杆一设置在立杆一与立杆二之间顶部,所述立杆一与立杆二之间中部设置有横杆三,立面防护B通过立杆与A垂直焊接,尺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需注意其附属的可活动固定件与横杆的连接位置应根据预制楼梯和隔墙位置而定,且所述横杆一与横杆三之间中部设置有横杆二,所述立面防护B包括立杆二、立杆三、横杆四、横杆五、横杆六和附属固定件,附属固定件可调节活动,所述立杆二与立杆三分别纵向设置在所述立面防护B底部两端,所述横杆四设置在所述立杆二与所述立杆三之间顶部,且所述横杆六设置在所述立杆二与所述立杆三之间中部,所述横杆六与横杆四之间设置有横杆五;其中,所述附属固定件上设置有杆一,且所述杆一与所述横杆六呈垂直设置,且所述杆一一端设置有杆四,且所述杆四一端端部垂直设置有杆五,所述杆一中部一侧垂直设置有杆二,且所述杆一另一端端部与所述杆二下方之间焊接有杆三;其中,所述横杆六一端侧壁中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中空圆形结构的螺栓孔,所述杆一一端两侧均通过螺栓与横杆六上的所述螺栓孔固定连接,在作业层隔墙板吊装之前,附属的固定件与地面垂直从上至下卡入下层隔墙板,以此确定横杆上第一种状态下预留螺栓孔的位置;当作业层隔墙板吊装之后,调整附属固定件位置,使其与地面水平从侧面卡入本层的隔墙板,以此确定横杆第二中状态下预留螺栓孔的位置,立面防护B与其附属的可活动附属固定件采用螺栓连接,其余杆件相互连接均采用焊接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在于:所述杆一一端与横杆六中部垂直连接,且杆一一端的管壁两侧均设置有与螺栓相匹配的栓孔,且螺栓贯穿栓孔,起螺栓与栓孔一端的连接处安装有螺帽,在附属固定件的杆端部将管壁延四个面分开,并保证分开的管壁与杆相互垂直,分开的管壁上开螺栓孔,而后将螺栓通过此螺栓孔及横杆上预留的螺栓孔,并用螺帽固定,完成附属固定件与立面防护B的相互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在于:所述杆二与杆五呈平行设置,且杆一、杆二与杆三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保证该装置在工作使用时更加稳固牢靠,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及装置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在于:所述横杆一、横杆二和横杆三的两端分别与立杆一和立杆二侧壁呈垂直设置,且横杆一、横杆二与横杆三两两之间均呈平行设置,保证该装置上的各部件连接支撑更加牢固,提高了该装置整体使用时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在于:所述横杆四、横杆五和横杆六的两端分别与立杆二和立杆三侧壁呈垂直设置,且横杆四、横杆五与横杆六两两之间均呈平行设置。一种装配式建筑作业层楼梯转化平台处定型化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作业层预制构件吊装之前,将防护架吊运至楼梯转换平台处,将立杆一和立杆二插进楼梯定位螺栓,同时附属固定件与地面垂直并卡入下层隔墙板;步骤二:该层楼梯隔墙板吊装之前,将附属固定件卸下;步骤三:楼梯隔墙板吊装完成;步骤四:将固定件转至第二种状态下预留螺栓孔位置,附属的固定件与地面水平,从侧面卡入本层的隔墙板,并用螺栓固定;步骤五:装配层每层重复使用,直至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步骤六:一幢主楼结构施工完成以后,利用塔吊将防护框架吊运至中转场地备用,适用于后续施工的其他主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防护架为整体式定型化方钢管防护,制作简单,规格形式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改变,整体性能好,可通过塔吊周转使用,节约工期、降低施工成本。2、本专利技术中定型化防护的使用,解决了装配式建筑作业层楼梯转换平台处无防护的问题,消除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保证了工人的人身安全。3、本专利技术中定型化防护的使用,合理利用了装配式建筑中楼梯定位钢筋,节省了此处搭设传统钢管扣件式防护架的占地空间,为后续吊装、钢筋、模板工程施工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及更好的施工环境,有效的提升了现场施工进度。4、本专利技术中定型化防护的施工方法,安拆快捷简便,节省了搭设传统钢管扣件式防护架的施工时间,节约了人工,同时也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占地面积小,本专利技术操作方便,牢固耐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状态下的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状态下的正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状态下的右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状态下的右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状态下的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状态下的俯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在作业层楼梯转换平台处隔墙板吊装之前安装时的俯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在作业层楼梯转换平台处隔墙板吊装之后安装时的俯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在作业层楼梯转换平台处隔墙板吊装之前安装时的右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在作业层楼梯转换平台处隔墙板吊装之后安装时的正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活动附属固定件与横杆六连接放大截面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活动附属固定件与横杆六连接放大侧视图。图中:1、立杆一;2、立杆二;3、横杆一;4、横杆二;5、横杆三;6、立杆三;7、横杆四;8、横杆五;9、横杆六;10、杆一;11、杆二;12、杆三;13、杆四;14、杆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4所示,一种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作业层楼梯转化平台处定型化防护装置,包括立面防护A和立面防护B,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面防护A与立面防护B呈垂直设置,且面防护A与立面防护B焊接连接;所述立面防护A包括立杆一(1)、立杆二(2)、横杆一(3)、横杆二(4)和横杆三(5),所述立杆一(1)与立杆二(2)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立面防护A底部两端,且所述立杆一(1)和立杆二(2)均呈垂直设置,且所述横杆一(3)设置在立杆一(1)与立杆二(2)之间顶部,所述立杆一(1)与立杆二(2)之间中部设置有横杆三(5),且所述横杆一(3)与横杆三(5)之间中部设置有横杆二(4);所述立面防护B包括立杆二(2)、立杆三(6)、横杆四(7)、横杆五(8)、横杆六(9)和附属固定件,所述立杆二(2)与立杆三(6)分别纵向设置在所述立面防护B底部两端,所述横杆四(7)设置在所述立杆二(2)与所述立杆三(6)之间顶部,且所述横杆六(9)设置在所述立杆二(2)与所述立杆三(6)之间中部,所述横杆六(9)与横杆四(7)之间设置有横杆五(8);其中,所述附属固定件上设置有杆一(10),且所述杆一(10)与所述横杆六(9)呈垂直设置,且所述杆一(10)一端设置有杆四(13),且所述杆四(13)一端端部垂直设置有杆五(14),所述杆一(10)中部一侧垂直设置有杆二(11),且所述杆一(10)另一端端部与所述杆二下方之间焊接有杆三(12);其中,所述横杆六(9)一端侧壁中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中空圆形结构的螺栓孔,所述杆一(10)一端两侧均通过螺栓与横杆六(9)上的所述螺栓孔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作业层楼梯转化平台处定型化防护装置,包括立面防护A和立面防护B,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面防护A与立面防护B呈垂直设置,且面防护A与立面防护B焊接连接;所述立面防护A包括立杆一(1)、立杆二(2)、横杆一(3)、横杆二(4)和横杆三(5),所述立杆一(1)与立杆二(2)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立面防护A底部两端,且所述立杆一(1)和立杆二(2)均呈垂直设置,且所述横杆一(3)设置在立杆一(1)与立杆二(2)之间顶部,所述立杆一(1)与立杆二(2)之间中部设置有横杆三(5),且所述横杆一(3)与横杆三(5)之间中部设置有横杆二(4);所述立面防护B包括立杆二(2)、立杆三(6)、横杆四(7)、横杆五(8)、横杆六(9)和附属固定件,所述立杆二(2)与立杆三(6)分别纵向设置在所述立面防护B底部两端,所述横杆四(7)设置在所述立杆二(2)与所述立杆三(6)之间顶部,且所述横杆六(9)设置在所述立杆二(2)与所述立杆三(6)之间中部,所述横杆六(9)与横杆四(7)之间设置有横杆五(8);其中,所述附属固定件上设置有杆一(10),且所述杆一(10)与所述横杆六(9)呈垂直设置,且所述杆一(10)一端设置有杆四(13),且所述杆四(13)一端端部垂直设置有杆五(14),所述杆一(10)中部一侧垂直设置有杆二(11),且所述杆一(10)另一端端部与所述杆二下方之间焊接有杆三(12);其中,所述横杆六(9)一端侧壁中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中空圆形结构的螺栓孔,所述杆一(10)一端两侧均通过螺栓与横杆六(9)上的所述螺栓孔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作业层楼梯转化平台处定型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聪王生玉吴新星向俊志尹家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