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转接机匣精确调姿安装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75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转接机匣精确调姿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包括驱动底盘(1),升降机构(2),可换预装平台(3),所述升降机构(2)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底盘(1)正上方,所述可换预装平台(3)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2)的正上方,所述驱动底盘(1)包括电驱底盘(1‑1),麦克拉姆轮(1‑2)和有线遥控操作器(1‑3),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支撑杆(2‑1),旋转升降电驱立柱(2‑2)和上平台(2‑3),所述可换预装平台(3)包括转接机匣支撑平台(3‑1),台架吊架(3‑2)和转接机匣吊耳(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转接机匣精确调姿安装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试验领域,涉及一种发动机转接机匣精确调姿安装平台。
技术介绍
发动机台架安装无论从管理还是从技术角度看都是一个难以流水线化的复杂过程。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在航空产业的应用,我国航空制造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在关键技术突破的基础上,各主机厂已经开展了飞机/发动机自动化装配生产、物流配送及零件智能生产的研制工作。毫无疑问,优化的工艺装备投用大幅度提高了装配效率与装配安全性。目前发动机整机地面试验过程中,由于起动机、起动机转接机匣、附件机匣等发动机附属试验件一般均位于发动机下方,而试车台行车一般均位于发动机正上方,故利用行车吊装附属试验件的技术路线不可行。目前,该类附属试验件的上台安装主要是通过设计简易工装托举试验件至发动机下方,达到安装平面附近后,在人为手动调整完成接口对接与安装锁紧工作。该安装方式存在以下缺陷:①装卸费力费时:在紧凑空间内,在横向/纵向移动、原地偏转等接口对接方面,经常存在大量工人反复移动、修正试验件位置与方向的情况,安装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上下台安装需求。②工装兼容性差:由于试验件安装位置经常调整,为适应试验件需加工多种工装,增加试验准备工作,降低上下台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发动机转接机匣精确调姿安装平台,使该装置具有多种自由度调节模式,实现发动机附件机匣安装的自动对接功能。同时,兼顾其他附件安装使用的通用性,保障发动机台架安装质量与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转接机匣精确调姿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包括驱动底盘(1),升降机构(2),可换预装平台(3),所述升降机构(2)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底盘(1)正上方,所述可换预装平台(3)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2)的正上方,所述驱动底盘(1)包括电驱底盘(1-1),麦克拉姆轮(1-2)和有线遥控操作器(1-3),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支撑杆(2-1),旋转升降电驱立柱(2-2)和上平台(2-3),所述可换预装平台(3)包括转接机匣支撑平台(3-1),台架吊架(3-2)和转接机匣吊耳(3-3)。可选的,所述电驱底盘(1-1)下部设置四个麦克拉姆轮(1-2),所述有线遥控操作器(1-3)通过线缆连接到所述电驱底盘(1-1)。可选的,所述旋转升降电驱立柱(2-2固定于所述电驱底盘(1-1)的正上方中心,所述电驱底盘(1-1)上方均匀与三个支撑杆(2-1)低端连接,所述三个支撑杆(2-1)顶端均布于所述旋转升降电驱立柱(2-2)外筒顶端侧边,所述旋转升降电驱立柱(2-2)内筒顶端固定于所述上平台(2-3)。可选的,所述转接机匣支撑平台(3-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上平台(2-3)上平面,所述转接机匣支撑平台(3-1)前后各设置一个可适用转接机匣的托架,以及一个适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台架吊架(3-2)的支撑柱,所述台架吊架(3-2)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转接机匣支撑平台(3-1)的支撑柱上,所述转接机匣吊耳(3-3)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台架吊架(3-2)吊孔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该发动机转接机匣精确调姿安装平台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通过遥控操作,能实现发动机转接机匣的多自由度安装定位,以及转接机匣台架吊架的预装,工程实现性强。在航空发动机整机台架安装准备过程中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转接机匣精确调姿安装平台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转接机匣精确调姿安装平台正视图。图中,1、驱动底盘;2、升降机构;3、可换预装平台;1-1、电驱底盘;1-2、麦克拉姆轮;1-3、有线遥控操作器;2-1、支撑杆;2-2、旋转升降电驱立柱;2-3、上平台;3-1、转接机匣支撑平台;3-2、台架吊架;3-3、转接机匣吊耳。具体实施方式针对发动机整机地面试验过程中的附属试验件—转接机匣的定位安装,提出了一种发动机转接机匣精确调姿安装平台。其具备平移、升降、旋转、预装功能,并能兼顾多种附属试验件的托举安装工作,实现了发动机高精度、高质量安装,大幅降低了操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了试验准备效率。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动机转接机匣精确调姿安装平台,包括驱动底盘1,升降机构2,可换预装平台3,电驱底盘1-1,麦克拉姆轮1-2,有线遥控操作器1-3,支撑杆2-1,旋转升降电驱立柱2-2,上平台2-3,转接机匣支撑平台3-1,台架吊架3-2,以及转接机匣吊耳3-3。升降机构2固定安装在驱动底盘1正上方,可换预装平台3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机构2的正上方,电驱底盘1-1下部均布四个麦克拉姆轮1-2,有线遥控操作器1-3通过线缆连接到电驱底盘1-1上进行平台操作,旋转升降电驱立柱2-2固定于电驱底盘1-1正上方中心,三个支撑杆2-1底端均布于电驱底盘1-1上方,三个支撑杆2-1顶端均布于旋转升降电驱立柱2-2外筒顶端侧边附近,旋转升降电驱立柱2-2内筒顶端固定上平台2-3,转接机匣支撑平台3-1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平台2-3上平面,转接机匣支撑平台3-1前后各一个可适用转接机匣的托架,以及一个适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台架吊架3-2的支撑柱,台架吊架3-2通过螺栓固定在转接机匣支撑平台3-1的支撑柱上,转接机匣吊耳3-3通过螺栓固定在台架吊架3-2吊孔上。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a)结构简单紧凑,具备平移、升降、旋转多自由度调节功能,能实现转接机匣安装的精确定位。b)操作方便,实现了转接机匣的预装功能,安装人力操作强度降低,效率提升。c)安装平台可拓展性强,能兼容各种发动机附件安装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转接机匣精确调姿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包括驱动底盘(1),升降机构(2),可换预装平台(3),所述升降机构(2)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底盘(1)正上方,所述可换预装平台(3)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2)的正上方,所述驱动底盘(1)包括电驱底盘(1‑1),麦克拉姆轮(1‑2)和有线遥控操作器(1‑3),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支撑杆(2‑1),旋转升降电驱立柱(2‑2)和上平台(2‑3),所述可换预装平台(3)包括转接机匣支撑平台(3‑1),台架吊架(3‑2)和转接机匣吊耳(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转接机匣精确调姿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包括驱动底盘(1),升降机构(2),可换预装平台(3),所述升降机构(2)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底盘(1)正上方,所述可换预装平台(3)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2)的正上方,所述驱动底盘(1)包括电驱底盘(1-1),麦克拉姆轮(1-2)和有线遥控操作器(1-3),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支撑杆(2-1),旋转升降电驱立柱(2-2)和上平台(2-3),所述可换预装平台(3)包括转接机匣支撑平台(3-1),台架吊架(3-2)和转接机匣吊耳(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底盘(1-1)下部设置四个麦克拉姆轮(1-2),所述有线遥控操作器(1-3)通过线缆连接到所述电驱底盘(1-1)。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培垒陈鹏飞龚小琦潘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