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地面室内台架进气加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4847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地面室内台架进气加温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加温管、固定安装板、直通管、第二加温管、第三加温管、温感触发自主关闭装置、定位柱、进气面板、进气口、进气管、导气管,第二加温管位于第一加温管右侧,在结构上设置了温感触发自主关闭装置,安装于直通管侧面的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直通管内的温度超出设置温度,此时,温度传感器通过电线控制开启电机,锥齿轮的转动使螺杆拖动连板、衔接板向下移动,安装于移动板上的断路器带着上交流点向下触碰下交流点,两个交流接点接触,断路器得到交流接点的电信号通过对接板关闭装置电源,采用温感触发关闭进气加温,及时关闭有效防止进气加温过度对发动机内部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发动机地面室内台架进气加温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航空发动机地面室内台架进气加温装置,属于航空台架进气加温领域。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工艺改进或修理后需要进行地面台架长期试车考核,其中热负荷考核时需要对发动机进口空气进行加温,来模拟空中飞行进口温度变化时发动机工作情况,新机科研、批产发动机工艺改进等过程中,均需要考核发动机安全性、可靠性,考核发动机制造装配质量和修理工艺、工艺改进后的试车总体情况,要进行发动机进口空气加温状态下的持久试车考核,在进气加温方面因试验目的和技术要求不同,已有的国内国外多采用热气源设备,占用空间耗资大,成本高。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320567777.7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地面室内台架进气加温装置,构成如下:进气塔、涡喷发动机、控制装置、主路电动开关、旁路电动开关、排气塔和混合装置,所述涡喷发动机位于进气塔与排气塔之间靠近进气塔一端内的通道内,所述涡喷发动机、主路电动开关和旁路电动开关分别与控制装置相连接,涡喷发动机尾部正对用于冷热空气掺混的混合装置的一端开口,混合装置的另一端开口连接着正对需要加温的发动机,发动机的另一端靠近排气塔,但是该现有技术往往采用手动关闭进气加温,关闭不及时容易损坏发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地面室内台架进气加温装置,以解决现有往往采用手动关闭进气加温,关闭不及时容易损坏发动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航空发动机地面室内台架进气加温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加温管、固定安装板、直通管、第二加温管、第三加温管、温感触发自主关闭装置、定位柱、进气面板、进气口、进气管、导气管,所述第一加温管底端嵌入安装于直通管上,所述固定安装板下表面与第一加温管上表面相焊接,所述第二加温管位于第一加温管右侧,所述温感触发自主关闭装置左表面与直通管右表面相贴合,所述进气口外表面嵌入安装于进气面板上,所述进气管顶端与直通管底端相连接,所述导气管位于直通管下方,所述温感触发自主关闭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壳体、隔热板、移动板、断路器、导通板、上交流点、对接板、下交流点、电机、锥齿轮、连杆、螺杆、电线、连板、衔接板,所述温度传感器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壳体上,所述隔热板左表面与温度传感器右表面相贴合,所述移动板正面与断路器背面相贴合,所述导通板底面与上交流点顶面相焊接,所述对接板位于下交流点右侧,所述电机上嵌入安装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左侧与连杆右侧相焊接,所述锥齿轮与螺杆相啮合,所述电线顶端与温度传感器底端相连接,所述连板左侧与衔接板右侧相焊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直通管右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加温管底端嵌入安装于直通管上。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左侧焊接于进气面板上。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右侧与导气管左侧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为圆柱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共设有4个。进一步地,所述断路器型号为NM1-63S/3300,具有断路反应时间短、断路速度快的优点。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航空发动机地面室内台架进气加温装置,在结构上设置了温感触发自主关闭装置,安装于直通管侧面的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直通管内的温度超出设置温度,此时,温度传感器通过电线控制开启电机,锥齿轮的转动使螺杆拖动连板、衔接板向下移动,安装于移动板上的断路器带着上交流点向下触碰下交流点,两个交流接点接触,断路器得到交流接点的电信号通过对接板关闭装置电源,采用温感触发关闭进气加温,及时关闭有效防止进气加温过度对发动机内部损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航空发动机地面室内台架进气加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温感触发自主关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加温管-1、固定安装板-2、直通管-3、第二加温管-4、第三加温管-5、温感触发自主关闭装置-6、定位柱-7、进气面板-8、进气口-9、进气管-10、导气管-11,温度传感器-601、壳体-602、隔热板-603、移动板-604、断路器-605、导通板-606、上交流点-607、对接板-608、下交流点-609、电机-610、锥齿轮-611、连杆-612、螺杆-613、电线-614、连板-615、衔接板-61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地面室内台架进气加温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第一加温管1、固定安装板2、直通管3、第二加温管4、第三加温管5、温感触发自主关闭装置6、定位柱7、进气面板8、进气口9、进气管10、导气管11,所述第一加温管1底端嵌入安装于直通管3上,所述固定安装板2下表面与第一加温管1上表面相焊接,所述第二加温管4位于第一加温管1右侧,所述温感触发自主关闭装置6左表面与直通管3右表面相贴合,所述进气口9外表面嵌入安装于进气面板8上,所述进气管10顶端与直通管3底端相连接,所述导气管11位于直通管3下方,所述温感触发自主关闭装置6包括温度传感器601、壳体602、隔热板603、移动板604、断路器605、导通板606、上交流点607、对接板608、下交流点609、电机610、锥齿轮611、连杆612、螺杆613、电线614、连板615、衔接板616,所述温度传感器601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壳体602上,所述隔热板603左表面与温度传感器601右表面相贴合,所述移动板604正面与断路器605背面相贴合,所述导通板606底面与上交流点607顶面相焊接,所述对接板608位于下交流点609右侧,所述电机610上嵌入安装有锥齿轮611,所述锥齿轮611左侧与连杆612右侧相焊接,所述锥齿轮611与螺杆613相啮合,所述电线614顶端与温度传感器601底端相连接,所述连板615左侧与衔接板616右侧相焊接,所述温度传感器601设于直通管3右侧,所述第三加温管5底端嵌入安装于直通管3上,所述定位柱7左侧焊接于进气面板8上,所述进气管10右侧与导气管11左侧相连接,所述定位柱7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进气管10共设有4个,所述断路器605型号为NM1-63S/3300,具有断路反应时间短、断路速度快的优点。本专利所说的温度传感器601指的是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型号为pt100,具有感温元件体积小、准确度高、复现性和稳定性好的优点;所述电机610,是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型号为Y2-200L-430kw,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例如,王工程师在使用航空发动机地面室内台架进气加温时,通过进气口9进气,从第一加温管1、第二加温管4、第三加温管5加温,安装于直通管3侧面的温度传感器601感应到直通管3内的温度超出设置温度,此时,温度传感器601通过电线614控制开启电机610,锥齿轮611的转动使螺杆613拖动连板6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发动机地面室内台架进气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第一加温管(1)、固定安装板(2)、直通管(3)、第二加温管(4)、第三加温管(5)、温感触发自主关闭装置(6)、定位柱(7)、进气面板(8)、进气口(9)、进气管(10)、导气管(11),所述第一加温管(1)底端嵌入安装于直通管(3)上,所述固定安装板(2)下表面与第一加温管(1)上表面相焊接,所述第二加温管(4)位于第一加温管(1)右侧,所述温感触发自主关闭装置(6)左表面与直通管(3)右表面相贴合,所述进气口(9)外表面嵌入安装于进气面板(8)上,所述进气管(10)顶端与直通管(3)底端相连接,所述导气管(11)位于直通管(3)下方,所述温感触发自主关闭装置(6)包括温度传感器(601)、壳体(602)、隔热板(603)、移动板(604)、断路器(605)、导通板(606)、上交流点(607)、对接板(608)、下交流点(609)、电机(610)、锥齿轮(611)、连杆(612)、螺杆(613)、电线(614)、连板(615)、衔接板(616),所述温度传感器(601)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壳体(602)上,所述隔热板(603)左表面与温度传感器(601)右表面相贴合,所述移动板(604)正面与断路器(605)背面相贴合,所述导通板(606)底面与上交流点(607)顶面相焊接,所述对接板(608)位于下交流点(609)右侧,所述电机(610)上嵌入安装有锥齿轮(611),所述锥齿轮(611)左侧与连杆(612)右侧相焊接,所述锥齿轮(611)与螺杆(613)相啮合,所述电线(614)顶端与温度传感器(601)底端相连接,所述连板(615)左侧与衔接板(616)右侧相焊接,所述温度传感器(601)设于直通管(3)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地面室内台架进气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第一加温管(1)、固定安装板(2)、直通管(3)、第二加温管(4)、第三加温管(5)、温感触发自主关闭装置(6)、定位柱(7)、进气面板(8)、进气口(9)、进气管(10)、导气管(11),所述第一加温管(1)底端嵌入安装于直通管(3)上,所述固定安装板(2)下表面与第一加温管(1)上表面相焊接,所述第二加温管(4)位于第一加温管(1)右侧,所述温感触发自主关闭装置(6)左表面与直通管(3)右表面相贴合,所述进气口(9)外表面嵌入安装于进气面板(8)上,所述进气管(10)顶端与直通管(3)底端相连接,所述导气管(11)位于直通管(3)下方,所述温感触发自主关闭装置(6)包括温度传感器(601)、壳体(602)、隔热板(603)、移动板(604)、断路器(605)、导通板(606)、上交流点(607)、对接板(608)、下交流点(609)、电机(610)、锥齿轮(611)、连杆(612)、螺杆(613)、电线(614)、连板(615)、衔接板(616),所述温度传感器(601)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壳体(602)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河盛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宏铭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