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窑炉的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766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玻璃窑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散热装置和吸热装置,烟气散热装置包括烟气分散总管、烟气收集总管和多根烟气连接支管,吸热装置包括冷凝水总管、水汽混合总管和多根水连接支管,冷凝水总管位于靠近所述烟气收集总管一侧,水汽混合总管位于靠近所述烟气分散总管一侧,水连接支管内的水流方向与所述烟气连接支管内的烟气流向相反,烟气连接支管的管径大于水连接支管的管径且烟气连接支管同轴套设在水连接支管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烟气连接支管内的烟气直接与水连接支管接触且与水连接支管的接触面积较大,水连接支管内的水可以较好地吸收烟气连接支管内烟气热量,热量传递效率较高,热量损失较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窑炉的余热回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玻璃窑炉的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全国有几百家玻璃生产企业,生产玻璃的窑炉多以重油、煤、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玻璃窑炉排放的废气量大、温度高,能耗费用支出比例一般占到生产总成本的40%至45%之间,约30%以上的热能以废气的形式排出。很多企业将玻璃窑炉产生废气的通过烟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废气中的余热没有得到利用,造成了能量的浪费。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390038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玻璃窑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玻璃窑炉、引风机以及余热锅炉,玻璃窑炉的排气口通过主烟道连接烟囱,该主烟道上安装有主路阀门,该玻璃窑炉与烟囱之间还连接一旁路烟道,该旁路烟道上依次安装有旁路阀门、引风机、余热锅炉以及引风机;余热锅炉为热管余热锅炉,包括汽包、炉腔以及热管,炉腔同轴安装在余热锅炉内,该炉腔的外缘表面同轴螺旋缠绕多组热管的吸热段,该热管的放热段通过隔板安装在余热锅炉上部的箱体内;所述热管外壁安装翅片;所述炉腔为螺旋管结构;所述炉腔螺旋管的旋向与热管的旋向相反。上述专利技术的高温烟气流先流入炉腔内部的螺旋管,螺旋管的热量通过炉腔传递给热管的下吸热段,下吸热段再将热量传递给上放热段,该上放热段内所产生的汽、水混合物经上升管到达汽包。该专利技术的热量传递路径复杂,热量传递效率低下,造成热量损失较多,不利于高温烟气中余热的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窑炉的余热回收系统,烟气连接支管的管径大于所述水连接支管的管径、烟气连接支管同轴套设在水连接支管的外侧且水连接支管内的水流方向与烟气连接支管内的烟气流向相反,烟气连接支管内的烟气直接与水连接支管接触且与水连接支管的接触面积较大,水连接支管内的水可以较好地吸收烟气连接支管内烟气热量,热量传递效率较高,热量损失较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窑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散热装置和吸热装置,所述烟气散热装置包括烟气分散总管、烟气收集总管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多根烟气连接支管,所述烟气分散总管与玻璃窑炉排气烟道连通,所述烟气连接支管的进气端均与所述烟气分散总管连通、出气端均与所述烟气收集总管连通;所述吸热装置包括冷凝水总管、水汽混合总管和设置在两者之间且与所述烟气连接支管相对应的多根水连接支管,所述冷凝水总管位于靠近所述烟气收集总管一侧,所述水汽混合总管位于靠近所述烟气分散总管一侧,所述水连接支管的进水端均与所述冷凝水总管连通、出水端均与所述水汽混合总管连通,所述水连接支管内的水流方向与所述烟气连接支管内的烟气流向相反,所述冷凝水总管通过下降管与汽包连通,所述水汽混合总管通过上升管与汽包连通;所述烟气连接支管的管径大于所述水连接支管的管径且所述烟气连接支管同轴套设在所述水连接支管的外侧。所述烟气连接支管内均设有气体流量传感器。所述烟气收集总管的出气端连通有烟气净化装置,所述烟气净化装置包括从右至左依次布置的旋风除尘器、第一布袋除尘器、第一SCR反应器和湿法脱硫塔,所述湿法脱硫塔的出气端与烟囱连通。所述第一布袋除尘器的出气端设有灰尘传感器,所述第一SCR反应器的出气端设有氮氧化物传感器,所述湿法脱硫塔的出气端设有硫化物传感器。所述旋风除尘器与所述第一布袋除尘器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布袋除尘器外侧并联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通过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一布袋除尘器连通;所述第一布袋除尘器与所述第一SCR反应器之间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一SCR反应器外侧并联有第四阀门,所述第四阀门通过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一SCR反应器连通,所述第一SCR反应器与所述湿法脱硫塔之间设有第五阀门,所述湿法脱硫塔与所述烟囱之间设有第六阀门,所述湿法脱硫塔外侧并联有第七阀门,所述第七阀门通过第三风机与所述湿法脱硫塔连通。所述第一布袋除尘器与所述第一阀门之间设有第八阀门,所述第一布袋除尘器和第八阀门外侧共同并联有第二布袋除尘器。所述第二布袋除尘器进气端的右侧连通有第九阀门。所述第一SCR反应器与所述第三阀门之间设有第十阀门,所述第一SCR反应器和第十阀门外侧共同并联有第二SCR反应器。所述第二SCR反应器进气端的右侧连通有第十一阀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专利技术的烟气散热装置包括烟气分散总管、烟气收集总管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多根烟气连接支管,吸热装置包括冷凝水总管、水汽混合总管和设置在两者之间且与所述烟气连接支管相对应的多根水连接支管,烟气连接支管的管径大于所述水连接支管的管径、烟气连接支管同轴套设在水连接支管的外侧且水连接支管内的水流方向与烟气连接支管内的烟气流向相反,烟气连接支管内的烟气直接与水连接支管接触且与水连接支管的接触面积较大,水连接支管内的水可以较好地吸收烟气连接支管内烟气热量,热量传递效率较高,热量损失较少;二、本专利技术在烟气连接支管内均设有气体流量传感器,气体流量传感器可以检测对应的烟气连接支管内气体是否畅通,便于及时检修烟气连接支管;三、本专利技术在第一布袋除尘器的出气端设置灰尘传感器,灰尘传感器与第一阀门、第三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一风机的配合使用,可以保证进入第一SCR反应器的烟气中灰尘含量符合要求,且可及时判断第一布袋除尘器是否需要检修;四、本专利技术在第一SCR反应器的出气端设置氮氧化物传感器,氮氧化物传感器与第三阀门、第五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二风机的配合使用,可以保证进入湿法脱硫塔的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符合要求,且可及时判断第一SCR反应器是否需要检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吸热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玻璃窑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散热装置和吸热装置。所述烟气散热装置包括烟气分散总管1、烟气收集总管2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多根烟气连接支管3,所述烟气分散总管1与玻璃窑炉排气烟道4连通,所述烟气连接支管3的进气端均与所述烟气分散总管1连通、出气端均与所述烟气收集总管2连通。所述吸热装置包括冷凝水总管5、水汽混合总管6和设置在两者之间且与所述烟气连接支管3相对应的多根水连接支管7,所述冷凝水总管5位于靠近所述烟气收集总管2一侧,所述水汽混合总管6位于靠近所述烟气分散总管1一侧,所述水连接支管7的进水端均与所述冷凝水总管5连通、出水端均与所述水汽混合总管6连通,所述水连接支管7内的水流方向与所述烟气连接支管3内的烟气流向相反,所述冷凝水总管5通过下降管与汽包8连通,所述水汽混合总管6通过上升管与汽包8连通。所述烟气连接支管3的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窑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散热装置和吸热装置,所述烟气散热装置包括烟气分散总管、烟气收集总管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多根烟气连接支管,所述烟气分散总管与玻璃窑炉排气烟道连通,所述烟气连接支管的进气端均与所述烟气分散总管连通、出气端均与所述烟气收集总管连通;所述吸热装置包括冷凝水总管、水汽混合总管和设置在两者之间且与所述烟气连接支管相对应的多根水连接支管,所述冷凝水总管位于靠近所述烟气收集总管一侧,所述水汽混合总管位于靠近所述烟气分散总管一侧,所述水连接支管的进水端均与所述冷凝水总管连通、出水端均与所述水汽混合总管连通,所述水连接支管内的水流方向与所述烟气连接支管内的烟气流向相反,所述冷凝水总管通过下降管与汽包连通,所述水汽混合总管通过上升管与汽包连通;所述烟气连接支管的管径大于所述水连接支管的管径且所述烟气连接支管同轴套设在所述水连接支管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窑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散热装置和吸热装置,所述烟气散热装置包括烟气分散总管、烟气收集总管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多根烟气连接支管,所述烟气分散总管与玻璃窑炉排气烟道连通,所述烟气连接支管的进气端均与所述烟气分散总管连通、出气端均与所述烟气收集总管连通;所述吸热装置包括冷凝水总管、水汽混合总管和设置在两者之间且与所述烟气连接支管相对应的多根水连接支管,所述冷凝水总管位于靠近所述烟气收集总管一侧,所述水汽混合总管位于靠近所述烟气分散总管一侧,所述水连接支管的进水端均与所述冷凝水总管连通、出水端均与所述水汽混合总管连通,所述水连接支管内的水流方向与所述烟气连接支管内的烟气流向相反,所述冷凝水总管通过下降管与汽包连通,所述水汽混合总管通过上升管与汽包连通;所述烟气连接支管的管径大于所述水连接支管的管径且所述烟气连接支管同轴套设在所述水连接支管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窑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连接支管内均设有气体流量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窑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收集总管的出气端连通有烟气净化装置,所述烟气净化装置包括从右至左依次布置的旋风除尘器、第一布袋除尘器、第一SCR反应器和湿法脱硫塔,所述湿法脱硫塔的出气端与烟囱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窑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袋除尘器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存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山生力源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