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切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51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切换机构,包括开阀结构、内柱和转动套设在内柱外的外圈,外圈的内周面上设有避让凹坑,内柱的端面上设有中心孔和若干环绕在中心孔周围的外围孔,每一个外围孔各通过一个连通孔同所述中心孔连通,连通孔设有贯通内柱的周面的直线结构的延伸段,连通孔内密封可移动地穿设有堵头;所有的堵头,同一时刻只能够有一个堵头的外端位于避让凹坑内;堵头的外端位于避让凹坑内时,在开阀结构的作用下堵头失去对连通孔的密封作用;堵头的外端同避让凹坑错开时,堵头在外圈的挤压作用下密封封闭在连通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实现多根管道同一个管道的连通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切换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生产设备上的机械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切换机构。
技术介绍
在中药自动化生产设备中,需要将多种不同的液体通过不同的管道输入同一个输液总管内然后输送到目的地。同一时刻只能够使其中一根管道同输液总管连通。现有的实现以上连接为通过电磁阀来实现的。另外现有的对两个管体进行密封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在两个管体的端部上设置螺纹头,然后在螺纹头上缠绕上生胶带后螺纹连接在内螺纹管头的两端上实现可拆卸连接,通过生胶带的变形来实现密封。该连接方式由于螺纹头和内螺纹管头的长度之间产生变化时会使得连接处的螺纹外露,螺纹外露不但美观性差而且由于平整性差容易积尘且不容易清洁,而且通过生胶带进行密封则密封时不方便;如果不在两个管道上设置螺纹头而是将两个管道焊接在一起进行密封连接则能够杜绝螺纹的外露,但是焊接则进行拆卸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设输入接头的管道切换机构,用于实现多根管道同一个管道的连通控制。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管道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阀结构、内柱和转动套设在内柱外的外圈,所述外圈的内周面上设有避让凹坑,所述内柱的端面上设有中心孔和若干环绕在中心孔周围的外围孔,每一个外围孔各通过一个连通孔同所述中心孔连通,所述连通孔设有贯通所述内柱的周面的直线结构的延伸段,所述连通孔内密封可移动地穿设有堵头;所有的所述堵头,同一时刻只能够有一个堵头的外端位于所述避让凹坑内;所述堵头的外端位于所述避让凹坑内时,在所述开阀结构的作用下所述堵头失去对连通孔的密封作用;所述堵头的外端同所述避让凹坑错开时,所述堵头在所述外圈的挤压作用下密封封闭在所述连通孔内。使用时,将总管同中心孔连接在一起,其它需要选择性同总管连通的支管道一一对应地同外围孔密封对接在一起,通过转动外圈来改变避让缺口的位置,来控制支管道同总管道的连通,具体为需要一根支管道同总管连通、则使避让缺口对对应的堵头的外端进行容纳而使得该堵头有伸出的空间,在开阀结构的驱动下堵头伸出而实现该外围孔内中心孔的连通。作为优选,每一根堵头上都设有一个所述开阀结构,所述开阀结构为弹簧。作为另一优选,所述开阀结构为固接在外圈内的顶块,所述顶块同所述避让凹坑中间形成夹持通道,所述顶块沿外圈的周向的两端设有导入斜面,所述导入斜面同外圈的内周面之间形式导入通道,所述堵头的外端设有同所述顶块配合的驱动块。该驱动方式为刚性驱动,较之上述的弹簧弹性开启而言,不会产生疲劳失效的问题。作为优选,所述驱动块为滚轮结构,所述驱动块通过周面同所述顶块接触。能够降低磨损。作为优选,所述连通孔为直线结构,所述连通孔和延伸段位于同一直线上。制作方便。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优点:能够上下一根管道同多个管道的旋转性连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没有画出连接接头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2的B—B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中:内柱1、中心孔11、外围孔12、连通孔13、延伸段14、外圈2、避让凹坑21、端板22、外圈驱动机构3、变速器31、皮带32、驱动电机33、输出轴头34、堵头4、密封圈41、驱动块42、开阀结构5、顶块51、夹持通道52、导入斜面53、导入通道5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管道切换机构,包括开阀结构5、内柱1、转动套设在内柱外的外圈2和驱动外圈转动的外圈驱动机构3。外圈2的内周面上设有避让凹坑21。避让凹坑21为V形坑。内柱1的端面上设有中心孔11和若干环绕在中心孔周围的外围孔12。每一个外围孔各通过一个连通孔13同中心孔连通。连通孔为直线结构。连通孔设有贯通内柱的周面的延伸段14。延伸段为直线结构。连通孔和延伸段位于同一直线上。连通孔和延伸段的孔径相同。连通孔内密封可移动地穿设有堵头4。堵头4上设有两道密封圈41。堵头通过密封圈同延伸段或直线段进行密封。堵头为外端设有两个沿外圈轴向分布的驱动块42。驱动块为滚轮结构。外圈通过驱动块同外圈的内周面接触。所有的所述堵头,同一时刻只能够有一个堵头的外端位于避让凹坑内、具体为驱动块位于避让凹坑内。开阀结构5为固接在外圈内的顶块51。顶块同避让凹坑中间形成夹持通道52。顶块沿外圈的周向的两端设有导入斜面53。导入斜面同外圈的内周面之间形式导入通道54。驱动块通过周面同顶块接触。外圈驱动机构3包括变速器31和通过皮带32同变速器连接在一起的驱动电机33。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外圈设有端板22而形成一端封闭的筒体。内芯位于筒体内。变速器的动力输出轴头34连接在端板的中心线上。使用时,将若干根支管一一对应地同外围孔密封连接在一起,将总管同中心孔密封连接在一起;当需要某个外围孔同中心孔连通时,则通过外圈驱动机构驱动外圈转动到避让凹坑同密封该外围孔的中心孔的堵头的外端对齐,此时在开阀结构的作用下堵头朝远离中心孔的方向移动而使得两道密封圈都位于延伸段内,此时该外围孔同中心孔连通。其余的外围孔的堵头在外圈的挤压作用下,堵头上的两道密封圈中的一道位于延伸段内进行密封、另一道位于连通孔内进行密封,从而使得中心孔同外围孔断开。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参见图10,每一根堵头4上都设有一个开阀结构5。开阀结构为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阀结构、内柱和转动套设在内柱外的外圈,所述外圈的内周面上设有避让凹坑,所述内柱的端面上设有中心孔和若干环绕在中心孔周围的外围孔,每一个外围孔各通过一个连通孔同所述中心孔连通,所述连通孔设有贯通所述内柱的周面的直线结构的延伸段,所述连通孔内密封可移动地穿设有堵头;所有的所述堵头,同一时刻只能够有一个堵头的外端位于所述避让凹坑内;所述堵头的外端位于所述避让凹坑内时,在所述开阀结构的作用下所述堵头失去对连通孔的密封作用;所述堵头的外端同所述避让凹坑错开时,所述堵头在所述外圈的挤压作用下密封封闭在所述连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阀结构、内柱和转动套设在内柱外的外圈,所述外圈的内周面上设有避让凹坑,所述内柱的端面上设有中心孔和若干环绕在中心孔周围的外围孔,每一个外围孔各通过一个连通孔同所述中心孔连通,所述连通孔设有贯通所述内柱的周面的直线结构的延伸段,所述连通孔内密封可移动地穿设有堵头;所有的所述堵头,同一时刻只能够有一个堵头的外端位于所述避让凹坑内;所述堵头的外端位于所述避让凹坑内时,在所述开阀结构的作用下所述堵头失去对连通孔的密封作用;所述堵头的外端同所述避让凹坑错开时,所述堵头在所述外圈的挤压作用下密封封闭在所述连通孔内。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