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出水量较大的降水井封堵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结构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针对出水量较大的降水井封堵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当今城市建设中,地下工程施工广泛,地下工程就不得不与地下水打交道,特别是在有承压水的地层中,为了防止开挖过程中基坑底出现流土及突涌等失稳问题,常采用在承压水层内设置降水井以降低承压水位,来保证基坑安全。在基坑开挖完成后,需停止降水,并要对承压水层的降水井进行封堵,由于承压水层的含水量丰富、水头压力高、流量大水井封堵不当,会给工程造成很大的破坏。常规降水井封堵方法是停止降水后,利用多层防水装置或者利用粗砂、黏土球、干水泥等通过回压将涌水水头压住,往往由于承压水的水头压力大及水量丰富等原因,使得水泥或混凝土在硬化之前,承压水会挤压或穿透地下室底板混凝土,造成底板混凝土形成气孔或裂缝,很难保证降水井在无水环境下进行封堵,易造成封堵失效;或是待降水井内地下水抽干后马上回填碎石混凝土等至基础垫层标高,同时采用比基础混凝土高-轻强度等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筑至基础顶面,该施工方法不足之处在于会在降水井口部位产生施工缝,带来漏水隐患,且无法修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出水量较大的降水井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封堵装置包括带有止水环(1)的钢套管(2)、抽水泵(13)、抽水管(10)、封堵钢板(7)、黏土袋(3)、土工布(4)、止水塞(11)和快干水泥,所述钢套管(2)在结构底板垫层(9)浇筑前焊接在井管(12)上端,其管口与结构底板(9)的顶面平齐,管底置于结构底板(9)的底面下方,所述黏土袋(3)填充在井管(12)内,其填充高度低于结构底板(9)底面1.2~1.8m,所述抽水管(10)置于钢套管(2)内,并通过土工布(4)固定在钢套管(2)的中央部位,且管底距离黏土袋(3)填充层顶面15~25cm,所述抽水泵(13)通过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出水量较大的降水井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封堵装置包括带有止水环(1)的钢套管(2)、抽水泵(13)、抽水管(10)、封堵钢板(7)、黏土袋(3)、土工布(4)、止水塞(11)和快干水泥,所述钢套管(2)在结构底板垫层(9)浇筑前焊接在井管(12)上端,其管口与结构底板(9)的顶面平齐,管底置于结构底板(9)的底面下方,所述黏土袋(3)填充在井管(12)内,其填充高度低于结构底板(9)底面1.2~1.8m,所述抽水管(10)置于钢套管(2)内,并通过土工布(4)固定在钢套管(2)的中央部位,且管底距离黏土袋(3)填充层顶面15~25cm,所述抽水泵(13)通过水管(14)与抽水管(10)的上端管口密封连通,并通过抽水泵(13)对降水井内的水进行抽吸;在抽水泵(13)抽水过程中采用快干水泥在土工布(4)上方进行填充,其填充高度低于抽水管(10)与抽水泵水管(14)的连接部位,并在一次填充的快干水泥层(5)凝固后,拔出抽水泵水管(14)通过止水塞(11)将抽水管(10)的上端管口堵塞,再次填充快干水泥,二次填充的快干水泥的高度低于钢套管(2)的管口5cm~8cm,所述封堵钢板(7)置于二次填充的快干水泥层(6)上方,并与钢套管(2)焊接固定,在封堵钢板(7)上方三次填充快干水泥至钢套管(2)的管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出水量较大的降水井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13)为自吸泵,其抽水管(10)和水管(14)为管径相匹配的尼龙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出水量较大的降水井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填充的快干水泥层(5)的高度为300~400mm;二次填充的快干水泥层(6)高度为200~3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出水量较大的降水井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的水管(14)与抽水管(10)的连接部位距离刚套管(2)的管口25~35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万维燕,彭丹,李准,徐自立,张琪,梅灿,郑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