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倾式自卸抛石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35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倾式自卸抛石船,改进之后增加了定位杆和定位架,形成有效的定位系统,通过控制电动葫芦来起吊定位杆,使其在实际使用中简单可靠;另一方面,本专利还在砂船甲板上与砂箱上设置了下支架和上支架,连接支承液压杆,在抛石作业时,增加了砂石箱整体的转动灵活性,定位杆插入河床防止船舶在抛石作业时左右晃动及横向倾覆,保证船舶安全。与此同时,增加了船舶作业时的稳定性和抛石位置的准确性。也使得砂船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得以提高,耗能大幅降低,效率显著提高,作业性能全面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倾式自卸抛石船
本技术涉及一种砂船(前倾式自卸抛石船),具体讲是一种具有定位杆、定位架、(从船艏采用液压倾倒砂石)的砂石运输船。
技术介绍
采砂船是一种开采水下砂矿床或松散物料的浮动式采选联合装置。利用安装在平底船头的挖掘机构采掘矿砂,并提升至船上的料仓,经圆简筛的碎散、洗涤、分级后,筛下含矿的细粒物料自流进入粗选溜槽或跳汰机粗选,尾矿经尾矿溜槽或砂泵排于船尾后的采空区,圆简筛上的废石经胶带输送机或砾石溜槽排于船尾后的尾矿堆。由于此种漂浮装置最初在新西兰用于开采砂金,故得名采金船,后来还用于开采砂铂、锡石、金刚石、金红石、独居石、锆英石、硫黄、磷酸盐、煤、银、钛铁、含银铅锌矿、铁砂、铌、钽、钍等矿产和建筑用的砂子、卵石。凡是用采砂船开采有用矿物的方法统称为采砂船开采,简称船采。目前,我国和全球航运市场上,用于运输海砂和河砂的船舶都为吨位较小的自航船舶和不自航驳船。卸货方式采用开底(船底)方式,也有采用抓斗和输送带进行卸砂。但明显的缺点是卸货速度太慢,效率太低。开底驳船使用液压装置打开船底,但船舶的吨位现在最大也只能到3000立方。用如此小吨位的驳船去运输大量的砂,将大大提高运输成本,而且对于特大工程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由于砂粒太小,用抓斗卸砂的难度很大,和输送皮带传送形式一样,其效率也不可能完成一个大工程的需要量。目前,出现了许多结构不同的砂船,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1420729160.5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砂舱型自卸式运砂船,包括:若干个连续的封闭式砂舱,每个封闭式砂舱的两侧分别设有压载舱和/或空舱,每个封闭式砂舱顶部的主甲板上分别设置若干个可开启的风雨密舱口盖,兼作装砂口;每个封闭式砂舱的底部分别设有若干卸砂门以及至少一个溢流筒;所述卸砂门之间由三角舱相互分隔;打开卸砂门,砂依靠自身重力卸出船外;所述溢流筒的上端设溢流口,装砂时多余的海水通过所述溢流筒排出船外;卸砂门和溢流筒均设有水密关闭装置,关闭所述水密关闭装置时,运砂船可以正常航行。专利号CN201320825287.2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矽砂精选设备,即一种水冲采砂船,包括船体(1)、动力机(3)、输送泵(4),输送泵(4)前有吸砂管(5)、后有送砂管(9),吸砂管(5)前端伸出船头,送砂管(9)的后端伸出船尾,其特点是:所述吸砂管(5)旁侧设有冲砂管(6),冲砂管(6)中部设有水泵,冲砂管(6)后端入水,冲砂管(6)前端置于吸砂管(5)前端外围。专利号CN201621327165.0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矽砂精选设备,即一种多用采砂船,包括船体(1)和挖沙器(2),其特征是:所述船体(1)设有分选机(4),分选机(4)有筒状罐体,上端开口,上部外面围有一层以上的分离槽(6),分离槽(6)是由槽壁和槽底围成的环状槽,每层分离槽(6)的槽底都设有排放口(7),分选机(4)的下部一侧与挖砂器(2)的采砂管(3)相通,另一侧与输砂管(5)相通。其有益效果是:采砂船即能采砂,又能分选,可把直接去除泥土等杂质或直接分级,替代了车间的大部工序、场地及设备,原料和用水的输送成本大幅降低。但是,经过分析发现,对于现有的砂船来讲,一方面缺乏较为有用的定位杆和定位架系统,导致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诸多不便;另一方面,缺乏对砂石箱较好的设置和控制,其转动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具有定位杆、定位架、前倾式自卸抛石船。本船可以在浅水航道内抛石筑坝、护岸护堤、航道整冶作业。在船艏部安装槽形砂石货箱,用液压杆作为槽形砂石货箱后部的举升动力,抛石时液压杆升起,砂石利用其自重抛入水中。为确保自卸抛石船的稳定性和抛石位置的准确性,增加了定位杆和定位架,形成有效的安全定位系统,通过控制电动葫芦来起吊定位杆,使其在实际使用中起到方;另一方面,本专利还在砂船船体表面上设置下支架和砂石箱,那么对于砂石箱来讲增加了整体的转动灵活性。与此同时,也使得砂船安全性强和经济效益得以提高,耗能大幅降低,效率显著提高,作业性能全面优化,增加船体的稳定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前倾式自卸抛石船,其特征在于:在砂船船体中设置有定位杆、套管、套管座、定位架、液压杆、下支架、上支架、液压站、电动葫芦、砂石箱、砂石箱内底板;其中,定位架位于砂船船体表面,套管座位于定位架的内部,电动葫芦设置在定位架的上端,套管对应于定位架的下方,定位杆对应于套管中,定位杆的上端与电动葫芦连接,在砂船船体表面还设置有下支架和砂石箱,砂石箱与砂船船体表面保持转动连接,砂石箱上还设置有上支架,下支架和上支架之间设置液压杆,液压站位于砂船船体内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前倾式自卸抛石船,其特征在于:砂石箱内底板位于砂石箱的内部,两者形成一整体,且整体位于船体防撞舱这一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前倾式自卸抛石船,其特征在于:砂石箱和砂石箱内底板所形成的整体,与船体之间保持0-45°夹角。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前倾式自卸抛石船,改进之后增加了定位杆和定位架,形成有效的定位系统,通过控制电动葫芦来起吊定位杆,使其在实际使用中起到方;另一方面,本专利还在砂船船体表面上设置下支架和砂石箱,那么对于砂石箱来讲增加了整体的转动灵活性。与此同时,也使得砂船安全性强和经济效益得以提高,耗能大幅降低,效率显著提高,作业性能全面优化,增加船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砂船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砂船的整体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砂船的定位杆与定位架部分示意图。其中:定位杆1,套管2,套管座3,定位架4,液压杆5,下支架6,上支架7,液压站8,操作阀杆9,电动葫芦10,砂石箱11,砂石箱内底板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3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前倾式自卸抛石船,如图1-图3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在砂船船体中设置有定位杆1、套管2、套管座3、定位架4、液压杆5、下支架6、上支架7、液压站8、电动葫芦10、砂石箱11、砂石箱内底板12;其中,定位架4位于砂船船体表面,套管座3位于定位架4的内部,电动葫芦10设置在定位架4的上端,套管2对应于定位架4的下方,定位杆1对应于套管2中,定位杆1的上端与电动葫芦10连接,在砂船船体表面还设置有下支架6和砂石箱11,砂石箱11与砂船船体表面保持转动连接,砂石箱11上还设置有上支架7,下支架6和上支架7之间设置液压杆5,液压站8位于砂船船体内部。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前倾式自卸抛石船,改进之后增加了定位杆和定位架,形成有效的定位系统,通过控制电动葫芦10来起吊定位杆1,使其在实际使用中起到方;另一方面,本专利还在砂船船体表面上设置下支架6和砂石箱11,那么对于砂石箱11来讲增加了整体的转动灵活性。与此同时,也使得砂船安全性强和经济效益得以提高,耗能大幅降低,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倾式自卸抛石船,其特征在于:在砂船船体中设置有定位杆(1)、套管(2)、套管座(3)、定位架(4)、液压杆(5)、下支架(6)、上支架(7)、液压站(8)、电动葫芦(10)、砂石箱(11)、砂石箱内底板(12);其中,定位架(4)位于砂船船体表面,套管座(3)位于定位架(4)的内部,电动葫芦(10)设置在定位架(4)的上端,套管(2)对应于定位架(4)的下方,定位杆(1)对应于套管(2)中,定位杆(1)的上端与电动葫芦(10)连接,在砂船船体表面还设置有下支架(6)和砂石箱(11),砂石箱(11)与砂船船体表面保持转动连接,砂石箱(11)上还设置有上支架(7),下支架(6)和上支架(7)之间设置液压杆(5),液压站(8)位于砂船船体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倾式自卸抛石船,其特征在于:在砂船船体中设置有定位杆(1)、套管(2)、套管座(3)、定位架(4)、液压杆(5)、下支架(6)、上支架(7)、液压站(8)、电动葫芦(10)、砂石箱(11)、砂石箱内底板(12);其中,定位架(4)位于砂船船体表面,套管座(3)位于定位架(4)的内部,电动葫芦(10)设置在定位架(4)的上端,套管(2)对应于定位架(4)的下方,定位杆(1)对应于套管(2)中,定位杆(1)的上端与电动葫芦(10)连接,在砂船船体表面还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怀君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华麟航务船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