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借助抗震基桩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731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借助抗震基桩及施工方法。该借助抗震基桩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主夹板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和连接板的一端相铰接,辅夹板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和连接板的另一端相铰接,连接板上置有夹槽,主夹板的另一端端面为斜面,斜面上置有两个导向孔,夹槽置于主夹板较短的一侧面上,一组支撑架置于主夹板的另一端侧壁上,所述一组支撑架置于主夹板较长的侧面上,一个支撑杆置于一组支撑架上,主夹板的另一端开有斜向凹槽,所述主夹板上的凹槽和支撑杆相对应,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和斜面相垂直,辅夹板的另一端端面为斜面,且和主夹板上的斜面相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借助抗震基桩及施工方法(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借助抗震基桩及施工方法。(二)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各种别具风格的建筑物,如住宅、写字间、商场、教学楼、医院、厂房等迅速建成或正在兴建中,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质量,都必须打好建筑物的地基,在进行土木施工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需要对基桩进行抗震试验,尤其是对基桩深度很深,需要对基桩进行抗震试验,但在实际过程中,基桩深度较深,很难进行抗震的实验,因此需要通过将基桩按一定比例缩放,然后通过抗震平台进行检测,将基桩进行缩小需要周期较长,且在施工过程依然需要对基桩抗震性进行检测,但由于基桩多为方形结构,在进行抗震检测时,都是将振动源单独的放置在一个面上,进行检测,然后在更换检测其他几个面,效率低下,且振动源的安装需要通过操作人员进行支托,贴合位置会出现间隙,影响抗震检测,不能同时对几个面上的振动源进行固定,打地基时,常常在地基里打进很多预制的混凝土地基桩,以提高地基对建筑物的支撑强度,特别在建造高层建筑物时,都要打好地基,如果发生地震时地基不牢固会造成建筑物严重质量的问题,甚至导致建筑物倒塌,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的借助抗震基桩及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借助抗震基桩及施工方法,其特征是:由夹持装置和固定装置组成,夹持装置由连接板、主夹板、导向孔、凹槽、支撑杆、支撑架、辅夹板、夹槽和连接轴组成,主夹板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和连接板的一端相铰接,辅夹板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和连接板的另一端相铰接,连接板上置有夹槽,主夹板的另一端端面为斜面,斜面上置有两个导向孔,夹槽置于主夹板较短的一侧面上,一组支撑架置于主夹板的另一端侧壁上,包括地基桩头、连接装置、地基桩主体、固定座、螺母、连接平台、拉杆、第一锚体、第一活动块、固定螺母、中间座、第二锚体和第二活动块,所述一组支撑架置于主夹板较长的侧面上,一个支撑杆置于一组支撑架上,主夹板的另一端开有斜向凹槽,所述主夹板上的凹槽和支撑杆相对应,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和斜面相垂直,辅夹板的另一端端面为斜面,且和主夹板上的斜面相对,斜面上置有两个导向孔,地基桩头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在地基桩主体底部;所述第二活动块活动连接在地基桩主体内部下侧;所述第二锚体为数个,所述第二锚体活动连接在地基桩主体下侧孔中,所述第二锚体内侧活动连接在第二活动块上面导槽中;辅夹板较短一侧面上开有夹槽,另一组支撑架置于辅夹板的另一端上,所述另一组支撑架置于辅夹板较长的侧面上,另一个支撑杆置于另一组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杆表面开有多个齿槽,所述齿槽沿轴向延伸,辅夹板的另一端开有斜向凹槽,所述辅夹板上的凹槽和支撑杆相对应,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和斜面相垂直,固定装置由导向销、卡槽、推杆、拉环、固定杆、固定架、旋转轴和固定板组成,夹持置于固定板上,所述第一活动块活动连接在地基桩主体内部上侧;所述第一锚体活动连接在地基桩主体上侧孔中,所述第一锚体内侧活动连接在第一活动块上面导槽中;固定板的两端端面为斜面,两组导向销分别位于固定板两端的斜面上,且和导向看向对应,所述第一锚体内侧活动连接在第一活动块上面导槽中;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地基桩主体内部顶端;两个固定架分别位于固定板两端,两个固定杆的一端分别通过旋转轴置于固定架上,两个卡环一端对应置于固定杆另一端上,所述卡环上置有腰型槽,腰型槽的宽度等于支撑杆的直径,卡环另一端的侧壁上开有卡槽,两个推杆对应置于卡环的另一端上,且向腰型槽内延伸,所述推杆螺接置于卡环上,所述拉杆顶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面;所述连接平台固定连接在地基桩主体顶面上。所述固定板一端的斜面斜角和主夹板另一端的斜面斜角互余,另一端的斜面斜角和辅夹板另一端的斜面斜角互余。所述地基桩头呈圆锥形。所述卡槽宽度等于支撑杆直径。所述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均为锥形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成本低廉,易于推广,能够提高基桩抗震试验时震动源的稳定性。(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板,2主夹板,3导向孔,4导向销,5卡槽,6推杆,7拉环,8固定杆,9固定架,10旋转轴,11固定板,12凹槽,13支撑杆,14支撑架,15辅夹板,16夹槽,17连接轴,18地基桩头,19第一锚体,20第二锚体。(五)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由夹持装置和固定装置组成,夹持装置由连接板1、辅夹板15、导向孔3、凹槽12、支撑杆13、支撑架14、辅夹板15、夹槽16和连接轴17组成,主夹板2的一端通过连接轴17和连接板1的一端相铰接,辅夹板15的一端通过连接轴17和连接板1的另一端相铰接,连接板1上置有夹槽16,主夹板2的另一端端面为斜面,斜面上置有两个导向孔3,夹槽16置于主夹板2较短的一侧面上,一组支撑架14置于主夹板2的另一端侧壁上,包括地基桩头18、连接装置、地基桩主体、固定座、螺母、连接平台、拉杆、第一锚体19、第一活动块、固定螺母、中间座、第二锚体20和第二活动块,所述一组支撑架14置于主夹板2较长的侧面上,一个支撑杆13置于一组支撑架14上,主夹板2的另一端开有斜向凹槽12,所述主夹板2上的凹槽12和支撑杆13相对应,所述凹槽12的延伸方向和斜面相垂直,辅夹板15的另一端端面为斜面,且和主夹板2上的斜面相对,斜面上置有两个导向孔3,地基桩头18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在地基桩主体底部;第二活动块活动连接在地基桩主体内部下侧;第二锚体20为数个,第二锚体20活动连接在地基桩主体下侧孔中,所述第二锚体20内侧活动连接在第二活动块上面导槽中;辅夹板15较短一侧面上开有夹槽16,另一组支撑架14置于辅夹板15的另一端上,所述另一组支撑架14置于辅夹板15较长的侧面上,另一个支撑杆13置于另一组支撑架14上,所述支撑杆13表面开有多个齿槽,所述齿槽沿轴向延伸,辅夹板15的另一端开有斜向凹槽12,所述辅夹板15上的凹槽12和支撑杆13相对应,所述凹槽12的延伸方向和斜面相垂直,固定装置由导向销4、卡槽5、推杆6、拉环7、固定杆8、固定架9、旋转轴10和固定板11组成,夹持置于固定板11上,所述第一活动块活动连接在地基桩主体内部上侧;第一锚体19活动连接在地基桩主体上侧孔中,所述第一锚体19内侧活动连接在第一活动块上面导槽中;固定板11的两端端面为斜面,所述固定板11一端的斜面斜角和主夹板2另一端的斜面斜角互余,另一端的斜面斜角和辅夹板15另一端的斜面斜角互余,两组导向销4分别位于固定板11两端的斜面上,且和导向看向对应,所述第一锚体19内侧活动连接在第一活动块上面导槽中;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地基桩主体内部顶端;两个固定架9分别位于固定板11两端,两个固定杆8的一端分别通过旋转轴10置于固定架9上,两个卡环一端对应置于固定杆8另一端上,所述卡环上置有腰型槽,腰型槽的宽度等于支撑杆13的直径,卡环另一端的侧壁上开有卡槽5,所述卡槽5宽度等于支撑杆13直径,两个推杆6对应置于卡环的另一端上,且向腰型槽内延伸,所述推杆6螺接置于卡环上,所述拉杆顶端通过螺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借助抗震基桩及施工方法,其特征是:由夹持装置和固定装置组成,夹持装置由 连接板、主夹板、导向孔、凹槽、支撑杆、支撑架、辅夹板、夹槽和连接轴组成,主夹板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和连接板的一端相铰接,辅夹板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和连接板的另一端相铰接,连接板上置有夹槽,主夹板的另一端端面为斜面,斜面上置有两个导向孔,夹槽置于主夹板较短的一侧面上,一组支撑架置于主夹板的另一端侧壁上,包括地基桩头、连接装置、地基桩主体、固定座、螺母、连接平台、拉杆、第一锚体、第一活动块、固定螺母、中间座、第二锚体和第二活动块,所述一组支撑架置于主夹板较长的侧面上,一个支撑杆置于一组支撑架上,主夹板的另一端开有斜向凹槽,所述主夹板上的凹槽和支撑杆相对应,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和斜面相垂直,辅夹板的另一端端面为斜面,且和主夹板上的斜面相对,斜面上置有两个导向孔,地基桩头18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在地基桩主体底部;第二活动块活动连接在地基桩主体内部下侧;第二锚体为数个,第二锚体活动连接在地基桩主体下侧孔中,所述第二锚体侧活动连接在第二活动块上面导槽中,辅夹板较短一侧面上开有夹槽,另一组支撑架置于辅夹板的另一端上,所述另一组支撑架置于辅夹板较长的侧面上,另一个支撑杆置于另一组支撑架上,辅夹板的另一端开有斜向凹槽,所述辅夹板上的凹槽和支撑杆相对应,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和斜面相垂直,固定装置由导向销、卡槽、推杆、拉环、固定杆、固定架、旋转轴和固定板组成,夹持置于固定板上,所述第一活动块活动连接在地基桩主体内部上侧;第一锚体活动连接在地基桩主体上侧孔中,所述第一锚体内侧活动连接在第一活动块上面导槽中;固定板的两端端面为斜面,两组导向销分别位于固定板两端的斜面上,且和导向看向对应,所述第一锚体内侧活动连接在第一活动块上面导槽中;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地基桩主体内部顶端,两个固定架分别位于固定板两端,两个固定杆的一端分别通过旋转轴置于固定架上,两个卡环一端对应置于固定杆另一端上,所述拉杆顶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面;所述连接平台固定连接在地基桩主体顶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借助抗震基桩及施工方法,其特征是:由夹持装置和固定装置组成,夹持装置由连接板、主夹板、导向孔、凹槽、支撑杆、支撑架、辅夹板、夹槽和连接轴组成,主夹板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和连接板的一端相铰接,辅夹板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和连接板的另一端相铰接,连接板上置有夹槽,主夹板的另一端端面为斜面,斜面上置有两个导向孔,夹槽置于主夹板较短的一侧面上,一组支撑架置于主夹板的另一端侧壁上,包括地基桩头、连接装置、地基桩主体、固定座、螺母、连接平台、拉杆、第一锚体、第一活动块、固定螺母、中间座、第二锚体和第二活动块,所述一组支撑架置于主夹板较长的侧面上,一个支撑杆置于一组支撑架上,主夹板的另一端开有斜向凹槽,所述主夹板上的凹槽和支撑杆相对应,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和斜面相垂直,辅夹板的另一端端面为斜面,且和主夹板上的斜面相对,斜面上置有两个导向孔,地基桩头18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在地基桩主体底部;第二活动块活动连接在地基桩主体内部下侧;第二锚体为数个,第二锚体活动连接在地基桩主体下侧孔中,所述第二锚体侧活动连接在第二活动块上面导槽中,辅夹板较短一侧面上开有夹槽,另一组支撑架置于辅夹板的另一端上,所述另一组支撑架置于辅夹板较长的侧面上,另一个支撑杆置于另一组支撑架上,辅夹板的另一端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春刘书贤路沙沙刘少栋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商丘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