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的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258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的通风结构,其结构包括密封橡胶圈、进气口、过滤圈、通风管、螺旋接头、通风装置、排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上设有的通风装置,使用前先确定进气囊与进气口连接紧密,排气从进气囊进入排至送气中转管,转动调节旋钮,直齿轮与斜齿轮啮合转动,带动送气囊转动,调整好角度后,排气再从送气中转管排进送气囊,最后从排气管排出,整体使用起来简单便捷,解决了因为车型不同而无法连接排气的问题,而且有效过滤排气中的有害危险物质,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的通风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汽车的通风结构,属于汽车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通风是借助换气稀释或通风排除等手段,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传播与危害,实现室内外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的一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通风系统就是实现通风这一功能,包括进风口、排风口、送风管道、风机、降温及采暖、过滤器、控制系统以及其他附属设备在内的一整套装置。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1490790.7的一种汽车的通风结构,包括进气格栅和位于汽车内部的出风口,进气格栅处连接有进气管道,通风结构包括与出风口相连通的出气管道;进气管道和进气管道之间还分别设有加热管道和直流管道,进气管道的出口端通过Y型接头一同时与加热管道和直流管道的一端相连接,出气管道的入口端分别与加热管道和直流管道的另一端相连接;出气管道上还通过Y型接头二连接有排气管道;Y型接头一和Y型接头二中均设有能够控制气流走向的控制阀门,加热管道贴附在汽车发动机的外壳上,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技术的通风结构因为各类汽车结构的不同,造成通风口位置不同而不能通用,使用起来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的通风结构,以解决现技术的通风结构因为各类汽车结构的不同,造成通风口位置不同而不能通用,使用起来十分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的通风结构,其结构包括密封橡胶圈、进气口、过滤圈、通风管、螺旋接头、通风装置、排气管,所述通风管左端通过螺旋接头安装于通风装置的正右端,所述通风装置为圆形结构,所述排气管设有三个通过熔合方式分别设于通风装置侧面,且两两之间相互等距,所述通风装置由密封外壳、进气囊、直齿轮、送气囊、斜齿轮、调节旋钮、送气中转管组成,所述密封外壳设于通风装置内部,所述进气囊右端与通风管相连接,且左端与送气中转管右端相连接,所述直齿轮设于密封外壳圆心处,所述送气囊下端与排气管相连接,且上端设有斜齿轮与送气中转管下端相连接,所述调节旋钮设于直齿轮圆心处,所述送气中转管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调节旋钮和直齿轮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为“L”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圈左右两端通过套合方式分别安装于进气口左端和通风管右端。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长度为10cm,直径为3cm。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橡胶圈后端通过熔合方式与进气口前端成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橡胶圈的材质采用NBR丁腈橡胶,适用于石油系液压油。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囊采用GORE-TEX薄膜材质,不透水不透气,质量优秀。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汽车的通风结构,本实用使用前先确定进气囊与进气口连接紧密,排气从进气囊进入排至送气中转管,转动调节旋钮,直齿轮与斜齿轮啮合转动,带动送气囊转动,调整好角度后,排气再从送气中转管排进送气囊,最后从排气管排出,整体使用起来简单便捷,解决了因为车型不同而无法连接排气的问题,而且有效过滤排气中的有害危险物质,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的通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通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通风装置的第二形态示意图。图中:密封橡胶圈-1、进气口-2、过滤圈-3、通风管-4、螺旋接头-5、通风装置-6、密封外壳-601、进气囊-602、直齿轮-603、送气囊-604、斜齿轮-605、调节旋钮-606、送气中转管-607、排气管-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的通风结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密封橡胶圈1、进气口2、过滤圈3、通风管4、螺旋接头5、通风装置6、排气管7,所述通风管4左端通过螺旋接头5安装于通风装置6的正右端,所述通风装置6为圆形结构,所述排气管7设有三个通过熔合方式分别设于通风装置6侧面,且两两之间相互等距,所述通风装置6由密封外壳601、进气囊602、直齿轮603、送气囊604、斜齿轮605、调节旋钮606、送气中转管607组成,所述密封外壳601设于通风装置6内部,所述进气囊602右端与通风管4相连接,且左端与送气中转管607右端相连接,所述直齿轮603设于密封外壳601圆心处,所述送气囊604下端与排气管7相连接,且上端设有斜齿轮605与送气中转管607下端相连接,所述调节旋钮606设于直齿轮603圆心处,所述送气中转管607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调节旋钮606和直齿轮603之间,所述直齿轮603与斜齿轮605啮合连接,所述进气口2为“L”形结构,所述过滤圈3左右两端通过套合方式分别安装于进气口2左端和通风管4右端,所述排气管7长度为10cm,直径为3cm,所述密封橡胶圈1后端通过熔合方式与进气口2前端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密封橡胶圈1的材质采用NBR丁腈橡胶,适用于石油系液压油,所述进气囊602采用GORE-TEX薄膜材质,不透水不透气,质量优秀。本专利所说的直齿轮603是齿轮的一种,按照一对齿轮轴线的相对位置和齿向分为平面齿轮转动和空间齿轮转动;按照齿轮的工作条件不同可分为开式传动和闭式传动;按照轮齿或齿廓的形状分为直齿、斜齿、人字齿、或直齿、曲齿。在进行使用时,使用者把进气口2的左端与汽车排气装置连接,用密封橡胶圈1密封接口,避免漏气,过滤圈3可以过滤排气中的未燃尽的燃气、水蒸汽等,排气再从通风管4进入通风装置6,根据车型的不同使用者可以自由调节使用哪个排气管7,先确定进气囊602与进气口2连接紧密,排气从进气囊602进入排至送气中转管607,转动调节旋钮606,直齿轮603与斜齿轮605啮合转动,带动送气囊604转动,调整好角度后,排气再从送气中转管607排进送气囊604,最后从排气管7排出,整体使用起来简单便捷,解决了因为车型不同而无法连接排气的问题,而且有效过滤排气中的有害危险物质,实用性强。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技术的通风结构因为各类汽车结构的不同,造成通风口位置不同而不能通用,使用起来十分不便,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先确定进气囊602与进气口2连接紧密,排气从进气囊602进入排至送气中转管607,转动调节旋钮606,直齿轮603与斜齿轮605啮合转动,带动送气囊604转动,调整好角度后,排气再从送气中转管607排进送气囊604,最后从排气管7排出,整体使用起来简单便捷,解决了因为车型不同而无法连接排气的问题,而且有效过滤排气中的有害危险物质,实用性强。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密封外壳601设于通风装置6内部,所述进气囊602右端与通风管4相连接,且左端与送气中转管607右端相连接,所述直齿轮603设于密封外壳601圆心处,所述送气囊604下端与排气管7相连接,且上端设有斜齿轮605与送气中转管607下端相连接,所述调节旋钮606设于直齿轮603圆心处,所述送气中转管607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调节旋钮606和直齿轮603之间。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的通风结构,其结构包括密封橡胶圈(1)、进气口(2)、过滤圈(3)、通风管(4)、螺旋接头(5)、通风装置(6)、排气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4)左端通过螺旋接头(5)安装于通风装置(6)的正右端,所述通风装置(6)为圆形结构,所述排气管(7)设有三个通过熔合方式分别设于通风装置(6)侧面,且两两之间相互等距;所述通风装置(6)由密封外壳(601)、进气囊(602)、直齿轮(603)、送气囊(604)、斜齿轮(605)、调节旋钮(606)、送气中转管(607)组成,所述密封外壳(601)设于通风装置(6)内部,所述进气囊(602)右端与通风管(4)相连接,且左端与送气中转管(607)右端相连接,所述直齿轮(603)设于密封外壳(601)圆心处,所述送气囊(604)下端与排气管(7)相连接,且上端设有斜齿轮(605)与送气中转管(607)下端相连接,所述调节旋钮(606)设于直齿轮(603)圆心处,所述送气中转管(607)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调节旋钮(606)和直齿轮(603)之间,所述直齿轮(603)与斜齿轮(605)啮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的通风结构,其结构包括密封橡胶圈(1)、进气口(2)、过滤圈(3)、通风管(4)、螺旋接头(5)、通风装置(6)、排气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4)左端通过螺旋接头(5)安装于通风装置(6)的正右端,所述通风装置(6)为圆形结构,所述排气管(7)设有三个通过熔合方式分别设于通风装置(6)侧面,且两两之间相互等距;所述通风装置(6)由密封外壳(601)、进气囊(602)、直齿轮(603)、送气囊(604)、斜齿轮(605)、调节旋钮(606)、送气中转管(607)组成,所述密封外壳(601)设于通风装置(6)内部,所述进气囊(602)右端与通风管(4)相连接,且左端与送气中转管(607)右端相连接,所述直齿轮(603)设于密封外壳(601)圆心处,所述送气囊(604)下端与排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县拓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