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惠芝专利>正文

一种涤纶纺织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250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涤纶纺织布料,布料外表面涂覆有纳米氧化物涂层,布料在编织时加入竹炭纤维与outlast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软,手感好,同时又具有除臭、抑菌的涤纶纺织布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纺织布料吸湿透气,具有消除异味和自洁污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纺织布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涤纶纺织布料。
技术介绍
涤纶纤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高性能纤维中用途最被看好的纤维。由于技术难度高,以前只有美国杜邦和日本帝人等公司进行产业化生产。该产品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制造技术极为保密。我国对该产品依赖进口,通过连续4个五年计划都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终于攻关成功,并在近几年投入产业生产。涤纶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在纺织、服饰的开发上也日渐重要,但是由于涤纶本身的可纺性差,易缠绕,强力高,易损机件等问题,使得涤纶在纺织、服饰上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067254A,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名称为涤纶纤维混纺纱及其加工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涤纶纤维混纺纱及其加工方法,包括涤纶纤维10-60%,腈氯纶纤维30-80%,抗静电合成纤维1-10%,纤维的长度为38mm或51mm,混纺纱支数为10s-50s。其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提供了一种耐磨性能和阻燃性能较好的涤纶纤维混纺纱,但是其用途限于高温、电焊、高压屏蔽等特种防护服,而不适用于普通家居服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涤纶纤维本身的可纺性差,使得涤纶在纺织、服饰上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而提供一种柔软、除臭、防菌的涤纶纺织布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涤纶纺织布料,布料外表面涂覆有纳米氧化物涂层,布料在编织时加入竹炭纤维与outlast纤维。作为优选,竹炭纤维、outlast纤维与涤纶的质量比为0.8-1.2:0.32-0.56:1。作为优选,所述纳米氧化物涂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或纳米氧化锌。作为优选,纳米氧化物粒径为100-120nm。作为优选,,纳米氧化物涂层占布料外表面的98%以上。作为优选,纳米氧化物涂层以超声波方式将纳米氧化物粒子涂覆在布料表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软,手感好,同时又具有除臭、抑菌的涤纶纺织布料;2)本专利技术的纺织布料吸湿透气,具有消除异味和自洁污的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中,若非特指,所采用的原料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实施例1一种涤纶纺织布料,布料外表面涂覆有纳米氧化物涂层,布料在编织时加入竹炭纤维与outlast纤维;竹炭纤维、outlast纤维与涤纶的质量比为0.8:0.32:1;所述纳米氧化物涂层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物粒径为100nm;纳米氧化物涂层占布料外表面的98%以上;纳米氧化物涂层以超声波方式将纳米氧化物粒子涂覆在布料表面。实施例2一种涤纶纺织布料,布料外表面涂覆有纳米氧化物涂层,布料在编织时加入竹炭纤维与outlast纤维;竹炭纤维、outlast纤维与涤纶的质量比为1:0.41:1;所述纳米氧化物涂层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物粒径为110nm;纳米氧化物涂层占布料外表面的98%以上;纳米氧化物涂层以超声波方式将纳米氧化物粒子涂覆在布料表面。实施例3一种涤纶纺织布料,布料外表面涂覆有纳米氧化物涂层,布料在编织时加入竹炭纤维与outlast纤维;竹炭纤维、outlast纤维与涤纶的质量比为1.2:0.56:1;所述纳米氧化物涂层为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物粒径为120nm;纳米氧化物涂层占布料外表面的98%以上;纳米氧化物涂层以超声波方式将纳米氧化物粒子涂覆在布料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涤纶纺织布料,其特征在于,布料外表面涂覆有纳米氧化物涂层,布料在编织时加入竹炭纤维与outlast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纺织布料,其特征在于,布料外表面涂覆有纳米氧化物涂层,布料在编织时加入竹炭纤维与outlast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纺织布料,其特征在于,竹炭纤维、outlast纤维与涤纶的质量比为0.8-1.2:0.32-0.56: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纺织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物涂层为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惠芝
申请(专利权)人:徐惠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