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云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合金化金锡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715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合金化金锡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新材料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向金锡共晶合金中添加微量元素,经高频感应熔炼制备微合金化金锡共晶合金,冷模浇注,球化退火,恒温热轧后可获得微合金化金锡合金箔带材。本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合金组织可控,热加工性能好,生产过程及材料本身对环境无污染,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合金化金锡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锡合金材料,尤其是一种微合金化金锡合金,还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金锡共晶(Au-20wt.%Sn)合金具有焊接强度高、浸润性好、导电和导热性高、耐蚀及抗氧化性好等优点,适宜作钎焊材料,用于高可靠微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封装。Au-20wt.%Sn钎料焊接温度在300℃左右,温度适中易于焊接,是目前梯度封装的最佳焊料。但含Sn量为20wt.%的Au-20wt.%Sn合金凝固过程中在280℃发生共晶反应L→ζ-Au5Sn+δ-AuSn,形成由ζ’-Au5Sn和δ-AuSn两个硬脆相组成的共晶组织,且凝固组织中通常含有粗大的ζ’-Au5Sn初生相,导致该合金的脆性较大,加工成型困难。常规工艺很难制备出符合微电子器件要求的箔材及预成型片。目前金锡合金钎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叠层复合法、合金熔铸轧制法、电子束蒸发或沉积镀膜法、甩带快速凝固法等制备方法和工艺,其中叠层复合法已用于实际生产。CN1026394C公开了采用叠层复合法制备金锡箔材,但该方法中制备的箔材中Au和Sn的相对含量会发生变化,难以满足共晶成分的要求。此外,在Au/Sn叠层界面处发生组元扩散和组织演变,会形成AuSn4、AuSn2、AuSn和Au5Sn脆性相,使合金加工性能变差,在冷轧过程中Sn层容易氧化,使箔材中氧含量偏高。在合金熔铸轧制法方面:CN106975737A公开了一种金锡共晶材料的压铸制备方法,该方法在真空电弧熔炼过程中加入电磁搅拌后得到金锡合金铸锭,然后在热室压铸机内将合金重熔后填充到压铸模具内,获得金锡合金片材。该方法在真空电弧熔炼过程中加入电磁搅拌,对合金制备设备有严格要求,压铸模具为动定模,且压铸后金锡合金组织中存在粗大的初生相,后续加工易发生脆断,需要进行长时间退火,影响生产效率。CN103938013B利用电弧熔炼制备金锡合金锭,对铸锭退火处理后进行多次热压缩,制备金锡共晶片材。该方法从合金铸锭到片材需要经历多次热压缩,每次热压缩后必须要在240℃~260℃范围内进行道次间退火,每次退火时间在20min以上,能耗高,效率低。CN101428390A提出将熔融金锡合金液浇注入石英铸模内,然后在250℃条件下对铸锭在进行热轧,该方法可细化合金的铸态组织晶粒,但铸态组织中仍会出现粗大树枝晶,不利于金锡合金的加工成型性。轧制道次变形量小于0.5%,加热时间大于10min,生产效率有待提高。CN106834782A利用连铸设备和结晶器制备得到金锡合金线材,CN104785957A提出将金锡合金熔化后浇注成棒材,再用热轧丝机轧成丝材,但这两种工艺仅适于制备金锡合金线材,不能制备金锡合金箔材。在电子束蒸发和沉积镀膜法方面:CN102560371A利用电子束蒸镀法在氧化铝或氮化铝陶瓷基片上蒸镀多层Au和Sn,再通过热处理得到金锡合金薄膜。该方法受到电子束蒸发材料利用率低,蒸镀速度较慢,且电镀反应不好控制的限制。CN103170765B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CuW次热沉上沉积Au和Sn多层膜,再高温烧结。该方法需要在CuW次热沉上首先沉积Ti/Pt/Au或Ni/Pt/Au作为底层金属膜,工艺过程复杂,需要用到多种高纯金属靶材,原材料利用率低,靶材回收使生产成本增加。在甩带快速凝固法方面:CN102114584A中公开了甩带快速凝固法制备金锡共晶合金的方法,该方法要求整个制备过程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对真空度和设备有严格要求,不利于工业批量生产。CN103290251A采用双辊甩带快速凝固技术制备金锡共晶钎料,由于甩带过程中金属液快速冷却使其流动性降低,带材表面存在较多的鱼骨纹状轧痕,带材边沿凹凸不平。为了满足新的市场要求,目前急需提升金锡合金加工成型性能及箔材质量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调控金锡合金的微观组织,提升金锡合金加工成型性能及箔材质量,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微合金化金锡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向金锡共晶合金添加Pt、Pd、Cu、Ag等微量元素,经高频感应熔炼制备微合金化金锡共晶合金,冷模浇注,球化退火,恒温热轧后可获得微合金化金锡合金箔带材。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微合金化金锡合金材料,包括金锡共晶合金和微量元素,其中,金锡共晶合金中,金(Au)和锡(Sn)的质量比为80:20,微量元素的质量浓度为50~500ppm。进一步地,微量元素为铂(Pt)、钯(Pd)、铜(Cu)、镨(Pr)、铈(Ce)或银(Ag)。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的微合金化金锡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金锡共晶合金制备按常规方法制备成分均匀的金锡共晶合金Au-20wt.%Sn;步骤(2)、中间合金制备称取Au和微量元素,将Au和微量添加元素按照质量比99:1备好后进行熔炼,得到成分均匀的中间合金,其中微量元素的质量百分比的1%;步骤(3)、微合金化金锡共晶合金制备称取步骤(1)中制备的金锡共晶合金和步骤(2)中制备的中间合金,其中,中间合金与金锡共晶合金的质量比小于5%,然后进行熔炼,得到成分均匀的微合金化金锡共晶合金;步骤(4)、冷模浇注将空的石墨坩锅在高温下保温一段时间,取出石墨坩锅,迅速将步骤(3)得到的微合金化金锡共晶合金迅速置于热坩锅中,待合金完全熔化后,迅速将合金液体注入到冷石墨铸模中,待石墨铸模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合金;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微合金化金锡合金材料进行球化退火热处理;步骤(6)、恒温热轧对步骤(5)得到的微合金化金锡合金进行恒温热轧,获得组织均匀、表面光洁平整、边沿整齐、厚度可控的微合金化金锡合金箔材。进一步地,步骤(1)-(3)中,所述熔炼具体为:将称好的材料置于石墨坩锅中,然后将石墨坩锅置于真空高频感应炉的感应线圈中部,抽真空至3.6×10-4Pa,打开电源进行真空感应熔炼,熔炼完成后随炉冷却,重复熔炼过程2~4次。进一步地,步骤(2)中,微量元素为Pt、Pd、Cu或Ag,质量浓度为50ppm~500ppm。进一步地,步骤(4)中,铸模内腔形状为圆柱型或长方体型,内腔尺寸根据浇注合金熔体的量可调。进一步地,步骤(5)中,球化退火温度为220℃~240℃,退火时间不小于45min。进一步地,步骤(6)中,使用恒温热轧机进行热轧,轧辊温度为200℃~265℃,轧辊线速度为1.0m/s~6m/s,单次进给量为5~200μm,道次变形量控制在5%~30%。进一步地,步骤(6)中,得到的微合金化共晶合金箔材厚度为20μm~100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微量元素、冷模浇注和球化退火处理有效抑制金锡共晶合金凝固组织中大尺寸ζ’-Au5Sn初生相的析出,凝固组织均匀,共晶组织细化,显著提升了金锡合金的加工成型性能。(2)本专利技术进行处理后,利用恒温轧机对微合金化金锡合金进行恒温热轧,在大道次变形量热轧情况下金锡合金也不会脆断,可方便快速地制备出厚度达20μm,表面光洁平整、边沿整齐的金锡合金箔材。(3)本专利技术通过成分微调配置Sn含量为20.0~21.0wt.%的金锡合金,再采用冷漠浇注和热轧后获得厚度为0.02mm~0.1mm的金锡合金箔材,能满足现有微电子及光电子封装应用对金锡合金箔材的高性能要求。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合金化金锡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金锡共晶合金和微量元素,其中,金锡共晶合金中,Au和Sn的质量比为80:20,微量元素的质量浓度为50~ 500pp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合金化金锡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金锡共晶合金和微量元素,其中,金锡共晶合金中,Au和Sn的质量比为80:20,微量元素的质量浓度为50~500pp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合金化金锡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微量元素为Pt、Pd、Cu、Pr、Ce或Ag。3.一种微合金化金锡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金锡共晶合金制备按常规方法制备成分均匀的金锡共晶合金Au-20wt.%Sn;步骤(2)、中间合金制备称取Au和微量元素,将Au和微量添加元素按照质量比99:1备好后进行熔炼,得到成分均匀的中间合金,其中微量元素的质量百分比的1%;步骤(3)、微合金化金锡共晶合金制备称取步骤(1)中制备的金锡共晶合金和步骤(2)中制备的中间合金,其中,中间合金与金锡共晶合金的质量比小于5%,然后进行熔炼,得到成分均匀的微合金化金锡共晶合金;步骤(4)、冷模浇注将空的石墨坩锅在高温下保温一段时间,取出石墨坩锅,迅速将步骤(3)得到的微合金化金锡共晶合金迅速置于热坩锅中,待合金完全熔化后,迅速将合金液体注入到冷石墨铸模中,待石墨铸模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合金;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微合金化金锡合金材料进行球化退火热处理;步骤(6)、恒温热轧对步骤(5)得到的微合金化金锡合金进行恒温热轧,获得组织均匀、表面光洁平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勇熊凯郭磊张顺猛许思勇郭锦新姚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