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702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5:4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收纳装置,包括容纳仓和收集斗;所述容纳仓具有底壁和围设在所述底壁的周缘的周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周侧壁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与所述底壁相对的入口;所述收集斗具有收集壁,所述收集壁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周侧壁靠近所述入口的一侧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收集壁围成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在所述第一端形成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二端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本申请的收纳装置能有效收集零件,避免零件散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纳装置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的组装产线上的各种小零件需要及时收集起来,否则既影响工作现场的清洁,又可能因散落的零件掉入设备或已组装完成的组件内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收纳装置,能有效收集零件,避免零件散落。一种收纳装置,包括容纳仓和收集斗;所述容纳仓具有底壁和围设在所述底壁的周缘的周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周侧壁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与所述底壁相对的入口;所述收集斗具有收集壁,所述收集壁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周侧壁靠近所述入口的一侧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收集壁围成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在所述第一端形成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二端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本申请的方案中,在将收集斗与容纳仓配合时,零件可以从收集斗的第一开口装入、经由第二开口进入容纳仓并收纳在容纳仓内。由于第二开口较小,即使收纳装置被撞倒,容纳仓内的零件也难以从容纳仓倒出而四处散落。当要取用收纳的零件时,只需将收集斗从容纳仓上拿开,便可从容纳仓中取出零件。因此,本第一实施例的收纳装置可以有效收集零件,又便于随时对收纳的零件进行取用。附图说明为更清楚地阐述本申请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收纳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收纳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收纳装置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收纳装置的另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收纳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收纳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收纳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的收纳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收纳装置,用于收纳电子产品组装产线上的各类零件,此“零件”可以包括组成电子产品的产品零件(如连接器、弹片、耳机座等),以及用于辅助电子产品组装的工具零件(如螺钉、翘片、热熔丝等)。如图1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收纳装置10可以包括容纳仓12和收集斗11。其中,收集斗11可拆卸地装在容纳仓12上,零件可从收集斗11进入容纳仓12,进而被存储在容纳仓12中。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容纳仓12可以呈筒状。容纳仓12具有底壁122和围设在底壁122的周缘的周侧壁121,底壁122与周侧壁121围成容纳腔,容纳腔作为零件的存储腔室。容纳腔具有与底壁122相对的入口12c,入口12c用于装入收集斗11。优选的,容纳仓12可以是圆柱筒状。当然,容纳仓12还可以具有符合要求的其他形状与构造。如图1和图2所示,收集斗11为薄壁结构,即收集斗11的各个位置的壁厚一致。收集斗11具有用于导向零件的一体式的收集壁111。收集壁111具有(在容纳仓12的轴线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111a和第二端111b,第一端111a为收集斗11接收零件的部位,第二端111b为零件离开收集斗11并进入容纳仓12的部位。第一端111a可拆卸地连接在周侧壁121上位于入口12c的位置处,例如第一端111a可分离地贴合(包括但不限于依靠过盈配合、磁吸等连接方式)周侧壁121位于入口12c处的内面,或者第一端111a可拆卸地搭接在位于入口12c处的周侧壁121上。第二端111b则伸入容纳腔内,以将零件导入容纳仓12。收集壁111围成一个收集腔,收集腔在第一端111a形成第一开口11c、在第二端111b形成第二开口11d。第一开口11c的面积大于第二开口11d的面积,即第一开口11c较大而第二开口11d较小,由此便于零件从较大的第一开口11c进入收集斗11及容纳仓12,而进入容纳仓12的零件又难以从较小的第二开口11d倒出。第二开口11d的口径可以根据实际要收纳的零件大小来确定,以保证零件难以从第二开口11d倒出为准。另外应理解,第一端111a与容纳仓12的连接具有一定强度,以确保收纳装置10在被撞倒时收集斗11不会轻易地脱离容纳仓12。本第一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收集斗11可以呈“大小头”式的漏斗状。收集斗11的收集壁111具有平行于底壁122的若干横截面,在由第一端111a到第二端111b的方向上,若干横截面的面积依次逐渐减小,即收集斗11的轮廓基本为圆锥形(其中,收集壁111可以是直壁或弧形壁)。收集腔的第一开口11c与第二开口11d均关于收集腔的轴线中心对称,且收集腔仅有第一开口11c和第二开口11d两个开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满足第一端111a、第二端111b、第一开口11c、第二开口11d的上述设计要求前提下,收集斗11可以具有其他结构(包括由多种基本几何形状复合而成的复杂结构,例如由了圆锥形与圆柱形结合而成的复合结构)。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将收集斗11与容纳仓12配合时,零件可以从收集斗11的第一开口11c装入、经由第二开口11d进入容纳仓12并收纳在容纳仓12内。由于第二开口11d较小,即使收纳装置10被撞倒,容纳仓12内的零件也难以从容纳仓12倒出而四处散落。当要取用收纳的零件时,只需将收集斗11从容纳仓12上拿开,便可从容纳仓12中取出零件。因此,本第一实施例的收纳装置10可以有效收集零件,又便于随时对收纳的零件进行取用。如图3所示,在本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收集斗11的第二开口11d偏离收纳仓的底壁122的中心一定距离d(图3中竖直虚线表示底壁122的中心线),即第二开口11d为偏心设计。此种偏心设计使得堆积在第二开口11d两侧的零件距离不相等,距离第二开口11d较远的部分零件由于受到更大的阻力,将更加难以从第二开口11d离开容纳仓12。因此,本第二实施方式的收纳装置10进一步加强了零件的收集效果,进一步减小了零件散落的可能。在以上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收集斗11的第二开口11d均是朝向容纳仓12的底壁122。如图4所示,在本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收集斗11的第二开口11d可朝向容纳仓12的周侧壁121。第二开口11d可以是正对周侧壁121,即第二开口11d的轴线垂直于周侧壁121;第二开口11d的轴线也可以与周侧壁121形成一较小的锐角,即第二开口11d斜对周侧壁121。具体的,收集斗11的第二端111b可以朝周侧壁121弯折,第二开口11d为弯折部分的开口;或者,收集斗11的第二端111b不做弯折,而是第二端111b朝向周侧壁121的一侧形成第二开口11d。通过使第二开口11d朝侧向,使得第二端111b下方的零件难以从第二开口11d离开容纳仓12。因此,本第三实施方式的收纳装置10进一步加强了零件的收集效果,进一步减小了零件散落的可能。当然,也可以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收纳装置10的基础上,将第二开口11d改成侧朝向。此时,第二开口11d在容纳仓12的底壁122的投影依然基本落在底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仓和收集斗;所述容纳仓具有底壁和围设在所述底壁的周缘的周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周侧壁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与所述底壁相对的入口;所述收集斗具有收集壁,所述收集壁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周侧壁靠近所述入口的一侧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收集壁围成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在所述第一端形成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二端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仓和收集斗;所述容纳仓具有底壁和围设在所述底壁的周缘的周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周侧壁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与所述底壁相对的入口;所述收集斗具有收集壁,所述收集壁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周侧壁靠近所述入口的一侧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收集壁围成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在所述第一端形成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二端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偏离所述底壁的中心一定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朝向所述周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壁具有平行于所述底壁的若干横截面,在由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若干横截面的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长斌
申请(专利权)人: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