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气筒携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6658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新型智能气筒携带装置,包括固定架、电动伸缩杆、内板、外板、电动缸、固定块、手轮、丝杆、轴承座、夹板一以及夹板二,内板右端设置固定架,固定架左端设置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固定在内板内端,内板下端设置外板以及电动缸,外板内部底端安装电动缸,该设计方便对气筒主体进行固定,外板左端设置固定块,固定块内端设置丝杆,固定块后端设置手轮,手轮前端设置丝杆,丝杆上安装轴承座,轴承座左端安装夹板一,固定块左端设置夹板一以及夹板二,夹板一前侧设置夹板二,该设计方便气筒主体的携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气筒携带装置
本专利技术创造是一种新型智能气筒携带装置,属于智能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诞生至今已超过百年,虽然在智能方面没有突破,但自行车创新却从未停止过,在万物智能的今天,智能自行车将生逢其时,成为这个智能世界中的一大新亮点,外观、材质、功能等方面别具一格的智能自行车,在提升人们骑行体验的同时,实现自行车互联,给人们带来安全、智能的新感受。现有的自行车在骑行过程中遇到车胎没气或气量不足时,都会影响自行车的行驶速度,而现有的自行车上缺少气筒的固定位置,不方便携带气筒,不仅降低了使用人员的舒适感,还导致车胎的损坏,降低自行车的的寿命寿命,有的自行车上设有对气筒的固定机构,但固定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气筒的脱落,现有的固定机构只能对一种类型的气筒进行固定,限制了固定机构的使用范围,所以需要一种新型智能气筒携带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创造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创造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气筒携带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气筒携带装置,包括固定机构(1)以及安装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左端设置安装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固定架(11)、电动伸缩杆(12)、内板(13)、外板(14)以及电动缸(15),所述内板(13)右端设置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左端设置电动伸缩杆(12),所述电动伸缩杆(12)固定在内板(13)内端,所述固定架(11)左端穿过内板(13)与电动伸缩杆(12)相连接,所述内板(13)下端设置外板(14)以及电动缸(15),所述外板(14)内部底端安装电动缸(15),所述内板(13)下端穿过外板(14)与电动缸(15)相连接,所述外板(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气筒携带装置,包括固定机构(1)以及安装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左端设置安装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固定架(11)、电动伸缩杆(12)、内板(13)、外板(14)以及电动缸(15),所述内板(13)右端设置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左端设置电动伸缩杆(12),所述电动伸缩杆(12)固定在内板(13)内端,所述固定架(11)左端穿过内板(13)与电动伸缩杆(12)相连接,所述内板(13)下端设置外板(14)以及电动缸(15),所述外板(14)内部底端安装电动缸(15),所述内板(13)下端穿过外板(14)与电动缸(15)相连接,所述外板(14)上侧设置电动伸缩杆(12)以及固定架(11);所述安装机构(2)包括固定块(21)、手轮(22)、丝杆(23)、轴承座(24)、夹板一(25)以及夹板二(26),所述外板(14)左端设置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内端设置丝杆(23),所述固定块(21)后端设置手轮(22),所述手轮(22)前端设置丝杆(23),所述手轮(22)穿过固定块(21)与丝杆(23)相连接,所述丝杆(23)上安装轴承座(24),所述轴承座(24)左端安装夹板一(25),所述固定块(21)左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金天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