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贴壁式移液器固定架,包括防辐射盖板、上固定条和下固定条,所述盖板与上固定条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所述上固定条与下固定条呈“T”字型,包括底部和纵向设置的凸棱,凸棱上沿纵向设有数个U型槽口,上固定条的凸棱一侧设有用于挂放移液器指钩的条形槽口,底部的底面上设有固定磁条或粘接条,所述上固定条与下固定条相互平行、上下槽口相对应通过磁条或粘接条吸附固定于超净工作台内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贴壁式移液器固定架,防辐射盖板可有效规避紫外消毒灯对移液器的辐照损害;上固定板不同规格的U型槽口设置,可同时固定放置不同型号及量程的移液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壁式移液器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移液器的固定架,特别涉及一种可贴壁、悬挂固定移液器的放置架。
技术介绍
移液器是生物、化学实验室进行小容量液体转移的单通道精密工具,目前,实验室常用的微量移液器多采用可旋转双层圆盘支架或“Z”字型支架进行搁置,且吸嘴部位竖立悬空,以避免残留液体回流腐蚀其内部的精密结构。然而,超净工作台内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上述两种支架往往会占据较大台面,常因摆放杂乱、空间不足而影响实验操作。其次,在无菌试验进行之前,超净工作台内必须进行紫外线消毒,而紫外线会对塑料类物体造成一定损毁,移液器表面为塑料类物质,因此,高频率、长时间的紫外照射将会对移液器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其使用寿命。另外,现有移液器支架稳定性较差,悬挂的移液器容易在挂取过程中滑脱,易造成移液器使用容量及精密度不准确,或因操作者误撞使得支架及移液器倒落,即稳固保护性欠佳,同时还增加了移液器被污染的风险,需重新校正移液器方可保证其使用精度,给试验操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最后,现有移液器的搁置槽口(U型口)口径较单一,只能放置对应型号的移液器,而不同厂家、型号、规格的移液器其管径往往大小不同,尤其是大容量的移液器,因其管径较粗往往无合适槽口进行放置,需单另放置它处,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因此,超净工作台内部急需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稳定性性好、可防止紫外灯照射的移液器固定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贴壁式移液器固定架,可有效解决现有支架存在的主要弊端,避免移液器受到超净工作台内部紫外消毒灯的辐射损害,且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便于取放,节省台面空间。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贴壁式移液器固定架,包括防辐射盖板、上固定条和下固定条,所述盖板与上固定条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所述上固定条与下固定条呈“T”字型,包括底部和纵向设置的凸棱,凸棱上沿纵向设有数个U型槽口,上固定条的凸棱一侧设有用于挂放移液器指钩的条形槽口,底部的底面上设有固定磁条或粘接条,所述上固定条与下固定条相互平行、上下槽口相对应通过磁条或粘接条吸附固定于超净工作台内侧壁。优选地,所述防辐射盖板的顶端内侧,两端各设有一插轴,所述上固定条两端设有相对应的插孔,插轴与插孔通过套接形成转轴。优选地,盖板的高度为10~15cm,宽度对应上、下固定条的长度设置;盖板的表面为磨砂设计,盖板底端设有固定小磁块,可将翻起的盖板吸附固定于台面内侧壁。优选地,所述上固定条与下固定条相对应的、等距离的设置有3~6个U型槽口。优选地,所述上固定条的U型槽口有大槽口和小槽口两种规格,大槽口的口径为3.0~4.0cm,小槽口的口径为2.5~3.5cm,槽口深度均为2.5~3.0cm。优选地,U型槽口的内侧面附着有硅胶层。优选地,所述上固定条的U型槽口数目为4~5个,可为1大3小或2大3小的槽口设计。优选地,所述条形槽口的深度为1.5~2.3cm。优选地,所述下固定条的U型槽口均为1.5~2.2cm口径,深度为1.5~2.0cm。优选地,所述上固定条凸棱高度设为3.5~4.5cm,下固定条凸棱高度为4.0~5.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防辐射盖板可有效规避紫外消毒灯对移液器的辐照损害;2、上固定板不同规格的U型槽口设置,可同时固定放置不同型号及量程的移液器;3、上、下固定条不同U型槽口深度的设计,有利于移液器呈微倾斜摆放状态,便于操作拿取;4、可根据超净工作台内部的空间结构及操作者使用习惯,通过固定条背面的磁条或粘结条将其固定于台面内侧壁,还可随意更换其固定位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贴壁式移液器固定架的防辐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贴壁式移液器固定架的上固定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贴壁式移液器固定架的上固定条的纵剖面透视图;图4为本技术贴壁式移液器固定架的下固定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贴壁式移液器固定架的下固定条的纵剖面透视图;图中:1-盖板,2-上固定条,3-下固定条,4-U型槽口,5-固定磁条或粘接条,6-插轴,7-插孔,8-固定小磁块,9-条形槽口,10-硅胶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贴壁式移液器固定架,包括防辐射盖板1、上固定条2和下固定条3,所述盖板1与上固定条2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所述上固定条2与下固定条3呈“T”字型,包括底部和纵向设置的凸棱,其凸棱上沿纵向均布有数个U型槽口4,底部的底面为平面,底面设有固定磁条或粘接条5,固定架通过磁条或粘接条5吸附固定于超净工作台内侧壁。其中,所述防辐射盖板1的顶端内侧,两端各设有一插轴6,所述上固定条2两端设有相对应的插孔7,插轴6与插孔7通过套接形成转轴,有利于盖板1进行180度角的随意开合。其中,盖板1的高度设为10~15cm,宽度对应上、下固定条的长度设置,在紫外灯照射灭菌过程中,可有效防止紫外线对移液器外壳的辐照损害。盖板1底端设有固定小磁块8,可将翻起的盖板1吸附固定于台面内侧壁,避免试验过程中盖板1自行掉落而影响移液器的拿取。盖板1的表面为磨砂设计,有助于防止试验过程中台面内上方光源反射对操作者眼部造成的不适。所述上固定条2与下固定条3相对应的、等距离的设置有3~6个U型槽口4,上固定条的U型槽口后方设有用于挂放移液器指钩的条形槽口9,U型槽口4的表面附着有硅胶层10,均有助于移液器的稳固竖立放置,避免其滑脱而造成吸嘴部相互碰撞及污染。优选地,所述上固定条2的U型槽口4数目优选为4~5个,可为1大3小或2大3小的槽口设计,可同时竖立摆放试验所需不同型号及量程的移液器。所述上固定条2的凸出端面小于下固定条3的凸出端面,所述上固定条2的U型槽口深度大于下固定条3的U型槽口深度,有助于移液器的摆放呈手柄部分后倾、底部吸嘴部分前倾的微倾斜角度,更便于眼观识别不同量程的移液器,方便操作过程中的随用随取随放。所述上固定条2及下固定条3的底面设有固定磁条或粘接条5,便于操作者根据自身的使用习惯及台面内部空间,将其自行设计、固定于超净工作台内侧壁,并可根据需要随意更换固定位置。所述上固定条2与下固定条3相互平行、上下槽口相对应粘附于超净工作台内侧壁组合使用,上、下间距可依据不同规格型号的移液器手柄长度进行适当调整。所述固定架主体材料可采用耐冲击性、耐磨损、耐辐照及具有较高硬度的材质制备(如PVDF材质)。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便捷,可同时竖立摆放不同规格、型号的移液器,节省实验空间,避免吸嘴部残留液体倒流腐蚀内部的活塞弹簧。其次可有效保护移液器在消毒灭菌的同时免于紫外灯的辐照,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便于使用操作过程中的随取随放,有效防止滑脱,避免内部关键配件的机械损坏、量程重新校准等不利因素。使用时,本技术可根据台面内部空间及操作习惯,通过固定条背面的磁条或粘结条,上下槽口竖直相对应、平行固定于超净工作台的左、右、前内侧壁上。然后将盖板内侧两端的插轴,对接插入固定条两端的插孔内。将盖板打开,通过其下端的固定磁块将盖板吸附于内侧壁上。将移液器插放于上下固定条的U型槽口内,移液器指钩放入上固定条的条形槽口内,可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试验前拟进行紫外消毒时,只需放下盖板进行辐照即可。最后应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壁式移液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防辐射盖板、上固定条和下固定条,所述盖板与上固定条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所述上固定条与下固定条呈“T”字型,包括底部和纵向设置的凸棱,凸棱上沿纵向设有数个U型槽口,上固定条的凸棱一侧设有用于挂放移液器指钩的条形槽口,底部的底面上设有固定磁条或粘接条,所述上固定条与下固定条相互平行、上下槽口相对应通过磁条或粘接条吸附固定于超净工作台内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壁式移液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防辐射盖板、上固定条和下固定条,所述盖板与上固定条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所述上固定条与下固定条呈“T”字型,包括底部和纵向设置的凸棱,凸棱上沿纵向设有数个U型槽口,上固定条的凸棱一侧设有用于挂放移液器指钩的条形槽口,底部的底面上设有固定磁条或粘接条,所述上固定条与下固定条相互平行、上下槽口相对应通过磁条或粘接条吸附固定于超净工作台内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壁式移液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盖板的顶端内侧,两端各设有一插轴,所述上固定条两端设有相对应的插孔,插轴与插孔通过套接形成转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壁式移液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盖板的高度为10~15cm,宽度对应上、下固定条的长度设置;盖板的表面为磨砂设计,盖板底端设有固定小磁块,可将翻起的盖板吸附固定于台面内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壁式移液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条与下固定条相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玲,郭志廷,杨峰,魏小娟,周绪正,牛建荣,李宠华,张斌,郭文柱,刘宇,杨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