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层烘干降温系统及加湿系统的加湿量确定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622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层烘干降温系统及加湿系统的加湿量确定方法,包括强冷室及设于所述强冷室上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冷室内还设有提高空气湿度的加湿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这种涂层烘干降温系统及加湿系统的加湿量确定方法,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对车身有效降温,满足后续生产需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层烘干降温系统及加湿系统的加湿量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装配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涂层烘干降温系统及加湿系统的加湿量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涂装工艺在涂层烘干后有强冷过程,现有的强冷工艺所使用的冷却媒介为车间外自然风。夏季外界温度高达40℃左右,强冷系统通过风机将外界自然风吹扫至车身进行降温,效果不理想,降温后的车身温度仍然有55℃左右。车身温度过高,对后道工序打磨、抛光带来严重的施工障碍,对辅料砂纸、羊毛球、抛光蜡造成浪费。且因车身温度偏高,经生产线时严重影响涂装的作业性,造成员工的极大抱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对车身有效降温,满足后续生产需要的涂层烘干降温系统及加湿量控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涂层烘干降温系统,包括强冷室及设于所述强冷室上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冷室内还设有提高空气湿度的加湿系统。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所述加湿系统包括加湿器,及与所述加湿器连接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出风口。所述出风管设于所述强冷室两侧。所述加湿系统还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通过供水管与所述加湿器连接。所述强冷室内设有输送待降温件的输送辊床。所述强冷室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一种加湿系统的加湿量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夏季自然风的参数和加湿可调节空气最大限度时的参数;2)根据焓湿图得出降温时每立方米空气需的加湿量;3)根据风机的风量算出总的加湿量,以选择相应的加湿器。所述夏季自然风的参数,干球温度40℃、相对湿度40%、含湿量17g/kg、比焓值82KJ/kg。所述加湿可调节空气最大限度时的参数,干球温度26℃、相对湿度100%、含湿量22g/kg、比焓值82KJ/kg。本专利技术涂层烘干降温系统及加湿系统的加湿量确定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这种涂层烘干降温系统及加湿系统的加湿量确定方法,结构简单,可对车身有效降温,满足后续生产需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涂层烘干降温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焓湿图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强冷室,2、涂装车身,3、输送辊床,4、出风管,5、出风口,6、加湿器,7、供水管,8、蓄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这种涂层烘干降温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强冷室1及设于强冷室1上的风机,强冷室1内还设有提高空气湿度的加湿系统。在强冷室设计加湿系统,最大程度降低烘干后的车身温度,提高空气湿度从而降低强冷风的温度,达到车身降温的最佳效果,提高涂装过程的作业性,降低辅材砂纸、抛光球、抛光膏用量,保证生产节拍。本专利技术中,加湿系统包括加湿器6,及与加湿器6连接的出风管4,出风管4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出风口5。出风管4由强冷室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出风口5优选均匀间隔布置在出风管4上,朝向强冷室内部空间布置,以得到均匀有效的加湿降温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出风管设于强冷室两侧,强冷室1内设有输送待降温件的输送辊床,如图1中所示,涂装车身置于输送辊床上,沿输送辊床向前输送,过程中,风机及加湿系统启动对涂装车身进行降温。出风管布置在强冷室内辊床的两侧,避免对输送造成干涉;安装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避免造成干涉,影响生产线运行。本专利技术中,加湿系统还包括蓄水箱8,蓄水箱8通过供水管7与加湿器6连接。蓄水箱8内设有电机泵,根据加湿器6内的水位情况向加湿器6内补充水分。本专利技术中,强冷室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及及时监控强冷室内的温度计湿度,可根据其内温度及湿度情况控制加湿系统,达到有效的降温需求。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湿系统的加湿量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夏季自然风的参数和加湿可调节空气最大限度时的参数;2)根据焓湿图得出降温时每立方米空气需的加湿量;3)根据风机的风量算出总的加湿量,以选择相应的加湿器。如图2中所示,焓湿图上A点表示夏季自然风的参数(干球温度40℃、相对湿度40%、含湿量17g/kg、比焓值82KJ/kg),B点表示加湿可调节空气最大限度时的参数(干球温度26℃、相对湿度100%、含湿量22g/kg、比焓值82KJ/kg),B点的选择其温度以满足对涂装车身的降温需求,满足生产需要。综合A、B两点可以看出,通过加湿的方式将自然风的相对湿度提高至100%时自然风的温度可降低至26℃左右,此时是车身降温的最理想效果。由A、B两点对比可以看出,A点每千克空气所需要5g水才能达到B点状态。因空气密度为1.3kg/m3,所以A点状态的每立方米空气需要6.5g的加湿量才能达到B点状态。此套工艺所需零部件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匹配,成本低,只需要一台可自动调节湿度的工业加湿器、若干PVC管、若干供水软管、纯水蓄水箱。依据车间现有状态,如强冷室风机的风量为96000m3/h,所需加湿量即为风量乘以每立方米空气需要的加湿量,得到624000g/h(624L/h)的加湿量。所以需要配置一台624L/h以上的自动可调的超声波加湿器(直接按型号采购),现场取用220V电源;选用φ110㎜的PVC管若干作为出风管;30m3以上容量的蓄水箱8,可选不锈钢焊接或者塑料成型,使用现场的纯水水源;供水软管若干。本专利技术中,利用温湿度计检测当日空气的实际温湿度,然后依据焓湿图上各个空气指标之间的数据关系,对强冷室里的自然风进行加湿,在保证不出现空气露点的情况下将送风温度进行最大化降低,从而使车身温度的降低程度达到最大化。本专利技术这种涂层烘干降温系统及加湿系统的加湿量确定方法,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对车身有效降温,满足后续生产需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层烘干降温系统,包括强冷室及设于所述强冷室上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冷室内还设有提高空气湿度的加湿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层烘干降温系统,包括强冷室及设于所述强冷室上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冷室内还设有提高空气湿度的加湿系统。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烘干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系统包括加湿器,及与所述加湿器连接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出风口。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层烘干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设于所述强冷室两侧。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层烘干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系统还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通过供水管与所述加湿器连接。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涂层烘干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冷室内设有输送待降温件的输送辊床。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涂层烘干降温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潇吴建中张黎明朱琛琦朱宇斌
申请(专利权)人:大乘汽车有限公司江苏金坛大迈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