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鳅和菱角生态种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58330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泥鳅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泥鳅和菱角生态种养方法,包括池塘选择、淤泥发酵、池塘回填、栽培菱角、投放鳅苗和种养管理共六个步骤,采用泥鳅和菱角混合种养模式,实现互补效应,不仅能够提高泥鳅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还能提高菱角的产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鳅和菱角生态种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泥鳅养殖
,尤其是一种泥鳅和菱角生态种养方法。
技术介绍
泥鳅喜阴怕阳,是底层温水性鱼类,其肉质清淡细嫩,是低脂肪、高蛋白的水产品,具有“水中人参”之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在炎热的夏季,当水温上升到30℃以上时,泥鳅的食欲将明显下降,进而影响到泥鳅的正常生长,降低了泥鳅的产量和品质。菱角又名腰菱、水栗、水栗子、菱实,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味甘、平、无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本草纲目》记载:“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老年人常食有益”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百病,且可轻身,所谓轻身,就是有减肥健美作用,因为菱角不含使人发胖的脂肪;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目前,泥鳅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是泥鳅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泥鳅体质较弱,严重制约了泥鳅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而菱角栽培过程中,对肥料的要求也不低,栽培成本较高,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将泥鳅养殖和菱角栽培相结合,实现互补效应,降低养殖成本,拓展泥鳅的养殖途径,促进泥鳅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泥鳅和菱角生态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选择:选择面积为2.5-3.5亩,池底淤泥厚度为5-10cm厚的池塘;(2)淤泥发酵:将西瓜皮、柚子皮、山楂叶和玉米秸秆混合,粉碎,加入池塘淤泥和池塘淤泥质量1-3%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倒入发酵池,加入其质量0.3-0.6%的发酵剂,常温发酵3-5d,得发酵淤泥;(3)池塘回填:将发酵淤泥回填池塘底部,厚度为5-10cm,表面再按照每亩20-25kg量均匀撒入石膏粉,静置5-8d;(4)栽培菱角:调整池塘水深为0.8-1.2m,按照每亩3-5kg均匀撒入菱角种子,培养40-50d;(5)投放鳅苗:向池中投放鳅苗,按照每亩投放1-1.5万尾;(6)种养管理:每年追肥一次,按照每亩撒入复合肥5-10kg;定期投放天然饵料,投放量为泥鳅体重的5-10%。所述池塘淤泥、西瓜皮、柚子皮、山楂叶、玉米秸秆的质量比为5:3:2:1:1。所述步骤(1)西瓜皮、柚子皮、山楂叶和玉米秸秆混合后,采用碳化处理。所述所述碳化处理温度350-450℃,时间20-30min。所述发酵剂为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菌按照等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鳅苗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8-10min。所述天然饵料为蛆虫、蚯蚓、鱼粉中任一种。所述复合肥中氮磷钾的质量比为1:(0.2-0.3):(0.4-0.6)。有益效果①本专利技术采用泥鳅和菱角混合种养模式,泥鳅的排泄物能够为菱角提供肥料,而菱角属于浮水植物,在炎热夏季,能够遮挡阳光直射水面,从而降低水面温度,降低强光对水质和泥鳅的危害。②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淤泥中加入西瓜皮、柚子皮、山楂叶和玉米秸秆进行发酵,有效的丰富淤泥的中养分和改善池塘的水环境,不仅能够促进泥鳅在淤泥中能够摄取营养物质,提高泥鳅的产量和品质,还能丰富水体,促进菱角的生长,提升菱角的产量。③通过追肥处理,使得菱角能够吸取到充足的养分,进而降低发病或死亡的几率;通过补充饵料,进一步加强泥鳅的食物来源,使得泥鳅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营养源。④本专利技术种养方法包括池塘选择、淤泥发酵、池塘回填、栽培菱角、投放鳅苗和种养管理共六个步骤,采用泥鳅和菱角混合种养模式,实现互补效应,不仅能够提高泥鳅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还能提高菱角的产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核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泥鳅和菱角生态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选择:选择面积为2.5亩,池底淤泥厚度为5cm厚的池塘;(2)淤泥发酵:将西瓜皮、柚子皮、山楂叶和玉米秸秆混合,粉碎,加入池塘淤泥和池塘淤泥质量1%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倒入发酵池,加入其质量0.3%的发酵剂,常温发酵3-5d,得发酵淤泥;(3)池塘回填:将发酵淤泥回填池塘底部,厚度为5cm,表面再按照每亩20kg量均匀撒入石膏粉,静置5d;(4)栽培菱角:调整池塘水深为0.8m,按照每亩3kg均匀撒入菱角种子,培养40d;(5)投放鳅苗:向池中投放鳅苗,按照每亩投放1万尾;(6)种养管理:每年追肥一次,按照每亩撒入复合肥5kg;定期投放天然饵料,投放量为泥鳅体重的5%。所述池塘淤泥、西瓜皮、柚子皮、山楂叶、玉米秸秆的质量比为5:3:2:1:1。所述步骤(1)西瓜皮、柚子皮、山楂叶和玉米秸秆混合后,采用碳化处理。所述所述碳化处理温度350℃,时间20min。所述发酵剂为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菌按照等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鳅苗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浴8min。所述天然饵料为蛆虫。所述复合肥中氮磷钾的质量比为1:0.2:0.4。实施例2一种泥鳅和菱角生态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选择:选择面积为3.5亩,池底淤泥厚度为10cm厚的池塘;(2)淤泥发酵:将西瓜皮、柚子皮、山楂叶和玉米秸秆混合,粉碎,加入池塘淤泥和池塘淤泥质量3%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倒入发酵池,加入其质量0.6%的发酵剂,常温发酵5d,得发酵淤泥;(3)池塘回填:将发酵淤泥回填池塘底部,厚度为10cm,表面再按照每亩25kg量均匀撒入石膏粉,静置8d;(4)栽培菱角:调整池塘水深为1.2m,按照每亩5kg均匀撒入菱角种子,培养50d;(5)投放鳅苗:向池中投放鳅苗,按照每亩投放1.5万尾;(6)种养管理:每年追肥一次,按照每亩撒入复合肥10kg;定期投放天然饵料,投放量为泥鳅体重的10%。所述池塘淤泥、西瓜皮、柚子皮、山楂叶、玉米秸秆的质量比为5:3:2:1:1。所述步骤(1)西瓜皮、柚子皮、山楂叶和玉米秸秆混合后,采用碳化处理。所述所述碳化处理温度450℃,时间30min。所述发酵剂为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菌按照等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鳅苗放养前用5%的食盐水浸浴10min。所述天然饵料为蚯蚓。所述复合肥中氮磷钾的质量比为1:0.3:0.6。实施例3一种泥鳅和菱角生态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选择:选择面积为3亩,池底淤泥厚度为8cm厚的池塘;(2)淤泥发酵:将西瓜皮、柚子皮、山楂叶和玉米秸秆混合,粉碎,加入池塘淤泥和池塘淤泥质量1.5%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倒入发酵池,加入其质量0.5%的发酵剂,常温发酵5d,得发酵淤泥;(3)池塘回填:将发酵淤泥回填池塘底部,厚度为8cm,表面再按照每亩22kg量均匀撒入石膏粉,静置7d;(4)栽培菱角:调整池塘水深为1m,按照每亩4kg均匀撒入菱角种子,培养45d;(5)投放鳅苗:向池中投放鳅苗,按照每亩投放1.2万尾;(6)种养管理:每年追肥一次,按照每亩撒入复合肥7kg;定期投放天然饵料,投放量为泥鳅体重的8%。所述池塘淤泥、西瓜皮、柚子皮、山楂叶、玉米秸秆的质量比为5:3:2:1:1。所述步骤(1)西瓜皮、柚子皮、山楂叶和玉米秸秆混合后,采用碳化处理。所述所述碳化处理温度400℃,时间25min。所述发酵剂为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菌按照等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鳅苗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鳅和菱角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选择:选择面积为2.5‑3.5亩,池底淤泥厚度为5‑10cm厚的池塘;(2)淤泥发酵:将西瓜皮、柚子皮、山楂叶和玉米秸秆混合,粉碎,加入池塘淤泥和池塘淤泥质量1‑3%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倒入发酵池,加入其质量0.3‑0.6%的发酵剂,常温发酵3‑5d,得发酵淤泥;(3)池塘回填:将发酵淤泥回填池塘底部,厚度为5‑10cm,表面再按照每亩20‑25kg量均匀撒入石膏粉,静置5‑8d;(4)栽培菱角:调整池塘水深为0.8‑1.2m,按照每亩3‑5kg均匀撒入菱角种子,培养40‑50d;(5)投放鳅苗:向池中投放鳅苗,按照每亩投放1‑1.5万尾;(6)种养管理:每年追肥一次,按照每亩撒入复合肥5‑10kg;定期投放天然饵料,投放量为泥鳅体重的5‑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鳅和菱角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选择:选择面积为2.5-3.5亩,池底淤泥厚度为5-10cm厚的池塘;(2)淤泥发酵:将西瓜皮、柚子皮、山楂叶和玉米秸秆混合,粉碎,加入池塘淤泥和池塘淤泥质量1-3%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倒入发酵池,加入其质量0.3-0.6%的发酵剂,常温发酵3-5d,得发酵淤泥;(3)池塘回填:将发酵淤泥回填池塘底部,厚度为5-10cm,表面再按照每亩20-25kg量均匀撒入石膏粉,静置5-8d;(4)栽培菱角:调整池塘水深为0.8-1.2m,按照每亩3-5kg均匀撒入菱角种子,培养40-50d;(5)投放鳅苗:向池中投放鳅苗,按照每亩投放1-1.5万尾;(6)种养管理:每年追肥一次,按照每亩撒入复合肥5-10kg;定期投放天然饵料,投放量为泥鳅体重的5-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泥鳅和菱角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珍吴兰英
申请(专利权)人:铜仁市万山区恒利达种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