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水稻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5775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病水稻种植方法,涉及一种水稻种植技术领域。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育种‑整地坐床‑播种‑施肥‑灌溉‑收货。本发明专利技术种植的水稻产量高,抗病害能力强,得到的稻谷农药残留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病水稻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种植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病水稻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截止到2000年,全世界至少有114个国家生产水稻,总种植面积已达到15.4亿公顷。其中年种植面积超过100万公顷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尼日利亚、巴西和美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常年稻谷总产量约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2%-35%(印度的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但单产较低,因此总产不如中国)。中国也是亚洲水稻单产最高的国家之一,平均单产仅次于韩国和日本,居第三位。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面积和单产都居世界首位。全国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它具有商品率、经济效率和营养价值及高产稳产等特性,深受农民的青睐。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体质的健康,但是现有的水稻种植方法产量较低,且抗病能力弱,需要使用大量农药,得到的稻谷存在农药残留多的危害,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农业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病水稻种植方法,使其种植的水稻产量高,抗病害能力强,得到的稻谷农药残留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病水稻种植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S10、育种:选择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5%的种子,选晴天晒种1d~2d,每天翻动3次~4次,用密度1.08t/m3~1.1t/m3的黄泥水或盐水选种,用波美比重计测定其比重,捞出秕谷,再用清水冲洗种子,当种子吸水量增大到种子重量25%时,捞出催芽,芽长0.1cm~0.2cm为限,摊开晾芽6h~8h后,即可播种;S20、整地做床:选择旱田、园田或庭院育苗,采用开闭式上通风宽床育苗,床宽1.8m,床长10m~15m,用旋耕机进行旱旋耕,要求达到田面平坦、上糊下松,旋耕后的稻田暴晒3d-7d,然后喷洒植物源农药,采取一次性全层深施,每667m2施硫酸铵30kg~40kg,过磷酸钙25kg~30kg,硫酸钾8kg~10kg;S30、播种:中晚熟品种于3月末至4月上旬播种;中熟品种于4月中旬播种,早熟品中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未经催芽的播期提早3d~4d,采用床面播种,干种每m2用干种175g~200g,用已配制好的营养土和壮秧剂,撒施均匀,在播种前浇透水,播种后进行覆土,覆土厚度0.5cm~1.0cm,用丁扑合剂进行床面封闭,用量22.5m2/袋;S40、施肥:前期追肥,在基肥较充足条件下,采取见蘖追施为好,在插后15d左右,追施促蘖肥;秧苗长势较弱、地力差、气温偏高、品种生育期偏短的地块,插后一周左右及时追施;中后期追肥,对全田生长不整齐及三类苗,应进行补肥;在幼穗分化期,当水稻落黄时,追施保蘖攻穗肥;抽穗前15d~20d,如明显脱肥,应酌情追施少量穗粒肥;S50、灌溉:运用节水灌溉模式,全生育期坚持浅、湿、干交替间歇灌溉;灌水指标要求:每次灌水深度不超过5cm;水层消逝后,土壤水分含量达田间持水量的80%~85%,应进行灌水。从第一次灌水到下次灌水,由浅到湿,由湿到干,后水不见前水,循环交替,间歇供水;盐碱地区,水稻封行前,应以浅为主,中后期浅湿结合;当一次降雨量达到20mm时,减少一次灌水;S60、收货:在黄熟期,稻谷色变黄,籽粒充实饱满坚硬,其中80%以上的米粒已达到玻璃质,含水量为17%~20%,茎秆水分含量为60%~70%时,为适宜收获期;收获前7d~10d进行田间排水,不宜过早断水,以免使水稻枯熟,影响产量和品质;可采取机械及人工收割两种方法;人工收割时,稻捆不宜过大,割后及时晾晒,使稻谷干燥,为脱谷做好准备。优选的,在S40中,前期促蘖肥,每667m2追硫酸铵8kg~10kg或尿素4kg~5kg;中期保蘖攻穗肥,每667m2追硫酸铵8kg~10kg或尿素4kg~5kg;后期出穗前15d~20d明显脱肥时,每667m2追硫酸铵4kg~5kg或尿素2kg~2.5k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中,在播种前,旋耕后的稻田暴晒3d-7d,然后喷洒植物源农药,采取一次性全层深施,每667m2施硫酸铵30kg~40kg,过磷酸钙25kg~30kg,硫酸钾8kg~10kg;然后在前期促蘖肥,每667m2追硫酸铵8kg~10kg或尿素4kg~5kg;中期保蘖攻穗肥,每667m2追硫酸铵8kg~10kg或尿素4kg~5kg,后期出穗前15d~20d明显脱肥时,每667m2追硫酸铵4kg~5kg或尿素2kg~2.5kg,这样长出的水稻产量高,抗病害能力强,得到的稻谷农药残留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病水稻种植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S10、育种:选择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90%,含水量15%的种子,选晴天晒种1d~2d,每天翻动3次~4次,用密度1.08t/m3的黄泥水或盐水选种,用波美比重计测定其比重,捞出秕谷,再用清水冲洗种子,当种子吸水量增大到种子重量25%时,捞出催芽,芽长0.1cm,摊开晾芽6h后,即可播种;S20、整地做床:选择旱田、园田或庭院育苗,采用开闭式上通风宽床育苗,床宽1.8m,床长10m~15m,用旋耕机进行旱旋耕,要求达到田面平坦、上糊下松,旋耕后的稻田暴晒3d,然后喷洒植物源农药,采取一次性全层深施,每667m2施硫酸铵30kg,过磷酸钙25kg,硫酸钾8kg;S30、播种:中晚熟品种于3月末至4月上旬播种;中熟品种于4月中旬播种,早熟品中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未经催芽的播期提早3d~4d,采用床面播种,干种每m2用干种175g,用已配制好的营养土和壮秧剂,撒施均匀,在播种前浇透水,播种后进行覆土,覆土厚度0.5cm~1.0cm,用丁扑合剂进行床面封闭,用量22.5m2/袋;S40、施肥:前期追肥,在基肥较充足条件下,采取见蘖追施为好,在插后15d左右,追施促蘖肥;秧苗长势较弱、地力差、气温偏高、品种生育期偏短的地块,插后一周左右及时追施;中后期追肥,对全田生长不整齐及三类苗,应进行补肥;在幼穗分化期,当水稻落黄时,追施保蘖攻穗肥;抽穗前15d,如明显脱肥,应酌情追施少量穗粒肥;S50、灌溉:运用节水灌溉模式,全生育期坚持浅、湿、干交替间歇灌溉;灌水指标要求:每次灌水深度不超过5cm;水层消逝后,土壤水分含量达田间持水量的80%~85%,应进行灌水。从第一次灌水到下次灌水,由浅到湿,由湿到干,后水不见前水,循环交替,间歇供水;盐碱地区,水稻封行前,应以浅为主,中后期浅湿结合;当一次降雨量达到20mm时,减少一次灌水;S60、收货:在黄熟期,稻谷色变黄,籽粒充实饱满坚硬,其中80%以上的米粒已达到玻璃质,含水量为17%~20%,茎秆水分含量为60%~70%时,为适宜收获期;收获前7d进行田间排水,不宜过早断水,以免使水稻枯熟,影响产量和品质;可采取机械及人工收割两种方法;人工收割时,稻捆不宜过大,割后及时晾晒,使稻谷干燥,为脱谷做好准备。在S40中,前期促蘖肥,每667m2追硫酸铵8kg;中期保蘖攻穗肥,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病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育种:选择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5%的种子,选晴天晒种1d~2d,每天翻动3次~4次,用密度1.08t/m3~1.1t/m3的黄泥水或盐水选种,用波美比重计测定其比重,捞出秕谷,再用清水冲洗种子,当种子吸水量增大到种子重量25%时,捞出催芽,芽长0.1cm~0.2cm为限,摊开晾芽6h~8h后,即可播种;S20、整地做床:选择旱田、园田或庭院育苗,采用开闭式上通风宽床育苗,床宽1.8m,床长10m~15m,用旋耕机进行旱旋耕,要求达到田面平坦、上糊下松,旋耕后的稻田暴晒3d‑7d,然后喷洒植物源农药,采取一次性全层深施,每667m2施硫酸铵30kg~40kg,过磷酸钙25kg~30kg,硫酸钾8kg~10kg;S30、播种:中晚熟品种于3月末至4月上旬播种;中熟品种于4月中旬播种,早熟品中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未经催芽的播期提早3d~4d,采用床面播种,干种每m2用干种175g~200g,用已配制好的营养土和壮秧剂,撒施均匀,在播种前浇透水,播种后进行覆土,覆土厚度0.5cm~1.0cm,用丁扑合剂进行床面封闭,用量22.5m2/袋;S40、施肥:前期追肥,在基肥较充足条件下,采取见蘖追施为好,在插后15d左右,追施促蘖肥;秧苗长势较弱、地力差、气温偏高、品种生育期偏短的地块,插后一周左右及时追施;中后期追肥,对全田生长不整齐及三类苗,应进行补肥;在幼穗分化期,当水稻落黄时,追施保蘖攻穗肥;抽穗前15d~20d,如明显脱肥,应酌情追施少量穗粒肥;S50、灌溉:运用节水灌溉模式,全生育期坚持浅、湿、干交替间歇灌溉;灌水指标要求:每次灌水深度不超过5cm;水层消逝后,土壤水分含量达田间持水量的80%~85%,应进行灌水。从第一次灌水到下次灌水,由浅到湿,由湿到干,后水不见前水,循环交替,间歇供水;盐碱地区,水稻封行前,应以浅为主,中后期浅湿结合;当一次降雨量达到20mm时,减少一次灌水;S60、收货:在黄熟期,稻谷色变黄,籽粒充实饱满坚硬,其中80%以上的米粒已达到玻璃质,含水量为17%~20%,茎秆水分含量为60%~70%时,为适宜收获期;收获前7d~10d进行田间排水,不宜过早断水,以免使水稻枯熟,影响产量和品质;可采取机械及人工收割两种方法;人工收割时,稻捆不宜过大,割后及时晾晒,使稻谷干燥,为脱谷做好准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病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育种:选择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5%的种子,选晴天晒种1d~2d,每天翻动3次~4次,用密度1.08t/m3~1.1t/m3的黄泥水或盐水选种,用波美比重计测定其比重,捞出秕谷,再用清水冲洗种子,当种子吸水量增大到种子重量25%时,捞出催芽,芽长0.1cm~0.2cm为限,摊开晾芽6h~8h后,即可播种;S20、整地做床:选择旱田、园田或庭院育苗,采用开闭式上通风宽床育苗,床宽1.8m,床长10m~15m,用旋耕机进行旱旋耕,要求达到田面平坦、上糊下松,旋耕后的稻田暴晒3d-7d,然后喷洒植物源农药,采取一次性全层深施,每667m2施硫酸铵30kg~40kg,过磷酸钙25kg~30kg,硫酸钾8kg~10kg;S30、播种:中晚熟品种于3月末至4月上旬播种;中熟品种于4月中旬播种,早熟品中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未经催芽的播期提早3d~4d,采用床面播种,干种每m2用干种175g~200g,用已配制好的营养土和壮秧剂,撒施均匀,在播种前浇透水,播种后进行覆土,覆土厚度0.5cm~1.0cm,用丁扑合剂进行床面封闭,用量22.5m2/袋;S40、施肥:前期追肥,在基肥较充足条件下,采取见蘖追施为好,在插后15d左右,追施促蘖肥;秧苗长势较弱、地力差、气温偏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忠言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北星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