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寒高产水稻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5781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寒高产水稻的栽培方法,涉及一种水稻种植栽培技术领域。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育种‑育苗及苗床地选择‑播种‑苗期管理‑插秧‑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增强水稻冷害能力,实现水稻生产的稳产、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寒高产水稻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种植栽培
,特别是涉及一种耐寒高产水稻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截止到2000年,全世界至少有114个国家生产水稻,总种植面积已达到15.4亿公顷。其中年种植面积超过100万公顷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尼日利亚、巴西和美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常年稻谷总产量约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2%-35%(印度的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但单产较低,因此总产不如中国)。中国也是亚洲水稻单产最高的国家之一,平均单产仅次于韩国和日本,居第三位。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面积和单产都居世界首位。全国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它具有商品率、经济效率和营养价值及高产稳产等特性,深受农民的青睐。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体质的健康,特别是东北区域,地广人多,属于寒稻作区,水稻生产除不同程度地遭受延迟性冷害影响外,还经常遭受障碍性冷害的影响,极大的影响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寒高产水稻的栽培方法,使其能够增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寒高产水稻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育种:以携带反温敏不育基因的雁农S作为供体亲本,同时以综合性状优良的寒地粳稻R1作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育种,培育得到保留R1基本特性的反温敏不育系R1S;以R1S作为母本,同时以综合性状优良的寒地粳稻R2为父本,大量侧配杂交组合,得到R1S/R2;以同生态区域区试品种为对照,评价R1S/R2的综合性状,筛选后得到寒地杂交粳稻;S20、育苗及苗床地选择S201、育苗形式采用上通风开闭式园田营养土旱育苗;S202、苗地选择及做床要选择靠近水源、土质肥沃、地势高燥、向阳背风、无盐碱、无病虫杂草的田块做苗床地,要求苗床长10‑15cm、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寒高产水稻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育种:以携带反温敏不育基因的雁农S作为供体亲本,同时以综合性状优良的寒地粳稻R1作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育种,培育得到保留R1基本特性的反温敏不育系R1S;以R1S作为母本,同时以综合性状优良的寒地粳稻R2为父本,大量侧配杂交组合,得到R1S/R2;以同生态区域区试品种为对照,评价R1S/R2的综合性状,筛选后得到寒地杂交粳稻;S20、育苗及苗床地选择S201、育苗形式采用上通风开闭式园田营养土旱育苗;S202、苗地选择及做床要选择靠近水源、土质肥沃、地势高燥、向阳背风、无盐碱、无病虫杂草的田块做苗床地,要求苗床长10-15cm、宽1.8m、高0.1m,步道宽0.4m,一般每亩本田需秧田面积10m2;S203、营养土配制及施用育苗前要准备足够的富含有机质且偏酸的营养土,要求床土的PH值为4.5-5.5、有机质在4%以上、速N150-200mg.kg-1、速P20-40mg.kg-1、速K150-200mg.kg-1、土壤容重1.1左右,一般15m2苗床需营养土500kg左右,营养土成分及配比:①无盐碱无草籽的园田土或旱田土,占营养土的50%,②优质腐熟的过圈粪,占营养土的40%,③优质草炭占营养土的10%,④水稻壮秧剂占营养土的0.5%,分别将四种成分过筛后,按比例混合均匀即可;苗床平整后,置床铺编织袋,在编织袋上没平方米均匀铺施营养土30-40kg,约3cm厚,然后灌水,使水上到床面,这次水一定要浇匀浇透,否则会造成出苗不齐;S30、播种S301、播期中晚熟品种于3月末至4月上旬播种;中熟品种于4月中旬播种,早熟品种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未经催芽的播期提早3d~4d;S302、播种量床面播种,人工手插秧,干种每m2用干种175g~200g;盘育秧,人工手插秧,每盘干种60g~80g,机插秧每盘100g~120g;抛秧每盘70g~80g;S303、播种方法营养土旱育苗,床面要施足底肥,用已配制好的营养土和壮秧剂,撒施均匀,在播种前浇透水,播种后进行覆土;壮秧剂不得含矮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盘育秧每盘备好3.5kg~4kg营养土与壮秧剂混匀,每m2摆秧盘6盘;进行播种,采取二次播种法,撒播均匀;覆土厚度0.5cm~1.0cm;用丁扑合剂进行床面封闭,用量22.5m2/袋;然后插架盖膜;S40、苗期管理前期以保温、保湿为重点,出苗见青头时,如床土缺水,应浇一次青头水,白芽期切不可灌水;整个秧田期坚持“三控”:控温,保持25℃~30℃,中期以后防止高温引起徒长和灼伤;控水,保持床内适宜水分,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5%~95%,至少不低于65%;控氮,不宜多施氮肥,要施足磷、钾、硅肥;中后期如秧苗叶色淡黄,每m2补施硫酸铵30g~50g,及时通风炼苗,移栽前5d~7d,要控制灌水,进行蹲苗,促使根系新壮;S50、插秧S501、插秧方法:可用人工和机械插秧,无论采取哪种方法,以南-北或者西南-东北行向最理想,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可提高水温和土壤温度,从而提高稻田生态系统整体抵御寒害的能力;S502、插秧密度:平原区一般为大行距50cm,小行距30cm,株距20cm,平原区的沙薄地、冷浆地和半山区一般为大行距50cm,小行距20cm,株距20cm或大行距40cm,小行距30cm,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忠言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北星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