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a transparent electrode thereof, wherein the transparent electrode comprises a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 and an injection layer. The injection layer is between a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 and a luminescent layer of the light emitting element. The material of the injection layer is metal oxide or alkali metal salt doped with met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元件及其透明电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元件
,具体涉及一种发光元件及其透明电极。
技术介绍
发光元件一般是由电极层、发光层、驱动元件与各种导线(如扫描线、数据线等)所构成,且电极层可为透明电极,以利发光。传统的透明电极设计采用在有机层上使用不同功函数金属掺杂(如Mg:Ag)作为电子注入层,并搭配导电性良好的金属(如Ag)来作为透明电极。目前透明发光元件因为可用于生活中来提升信息传播的方便性,如智慧橱窗、广告展示牌、车载显示器……等应用上,因此已成为各界关注与发展的重点项目。为了追求高透明度,导入高透明电极是必须的,然而传统以金属为主的透明电极会导致透射率(Transmittance)降低,影响面板整体透射率。另一种改良透射率的方式是在传统以金属为主的透明电极中打洞或穿孔,但如此一来会有亮度不均的问题,还会使阻值增加而降低导电性,进而影响元件的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元件的透明电极,能在达到高透射率的同时保持高导电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具有上述透明电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透明发光元件,能同时具有50%以上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元件的透明电极,包括:透明导电层;以及注入层,介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与发光元件的发光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层的材料为掺杂金属的金属氧化物或碱金属盐类。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15 TW 1061316671.一种发光元件的透明电极,包括:透明导电层;以及注入层,介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与发光元件的发光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层的材料为掺杂金属的金属氧化物或碱金属盐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的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LiO2或MoO3,所述碱金属盐类包括LiF、LiBO3、K2SiO3、Cs2CO3或CH3COOM,所述CH3COOM中M为Li、Na、K、Rb或Cs。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的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层中掺杂的所述金属包括Al、Ca、Ag、Cu、Mg或其合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的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包括透明金属氧化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元件的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金属氧化物包括ITO、IZO、AZO、ZnO、FTP或GZO。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的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掺杂的所述金属与所述碱金属盐类的混合重量比例为1:1~1:5之间;掺杂的所述金属与所述金属氧化物的混合重量比例为1:1~1:5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的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层的厚度小于15n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的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层还包括有机材料,与所述碱金属盐类以及掺杂的所述金属混合分布。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元件的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材料包括Liq、HAT-CN、CuPc或F4TCNQ。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元件的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注入层的总重量为100%,所述有机材料的含量小于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奕翔,陈冠廷,蔡玉堂,蔡宇翔,蔡维隆,何育宇,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创智智权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