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异重流体的超重力流场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5321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重流体的超重力流场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模拟实验腔内初始时刻充满较重流体,通过第一流体注入装置向实验腔内注入染色较轻流体,并利用流场‑浓度场监测系统进行实时观测和数据传输;经过混合的染色流体最终停留在实验腔顶部。单次实验之后,向实验腔底部逐渐注入较重流体,直至实验腔顶部的混合染色流体全部经溢流管流入溢流箱,此时模拟实验腔内的流体回归到初始状态,并可以进行下一次实验。该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利用超重力环境进行异重流体对流的相似模拟实验,大幅度提高模拟实验的相似性,并且可以在一次离心旋转周期内进行多参数组合实验,实验速度快,成本低,监测密度高、精度高、范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重流体的超重力流场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流场模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重流体的超重力流场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大尺度的异重流体对流现象,当前多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模拟和预测。由于异重流体的对流多同时涉及粘性力和重力,故需要同时满足雷诺相似准则和弗洛德相似准则,而实验室内尺度的模拟实验,受1g重力不可变的限制,多不具备较好的相似性,无法直接用于指导现场流体规律。近年来,超重力离心机的应用,使得重力在试验中成为一个可调节的变量,基于超重力离心机的土工实验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亦有少量涉及流体的实验(包括渗流实验、土石坝管泳溃坝实验、近海结构稳定实验),但其中流体的角色多作为一种边界条件,研究人员更关注在水的作用下,土、石、结构的变形应力特性,所设计的土工试验思路多为水作用于土。对于流体本身的流动规律则基本上没有相关研究。实际上,纯流体的流动规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本专利技术即是结合超重力离心机的重力可变的特性,提供一种可以大幅度提高流体缩尺实验相似性的实验思路和装置,为人类更好的认识大尺度流体规律提供研究方法和思路。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重流体的超重力流场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中枢、离心机、第一流体注入装置、第二流体注入装置、模拟实验腔、溢流箱和流场‑浓度场监测系统等;所述第一流体的密度小于第二流体;所述第一流体注入装置、第二流体注入装置、模拟实验腔、溢流箱和流场‑浓度场监测系统均置于离心机上;所述第一流体注入装置、第二流体注入装置、溢流箱均通过各自的管路与模拟实验腔连通;所述控制中枢控制第一流体注入装置、第二流体注入装置的注入行为,包括开闭时间及注入流量;所述流场‑浓度场监测系统用于实时采集模拟实验腔中流场变化图像,并传输给控制中枢分析流场和浓度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重流体的超重力流场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中枢、离心机、第一流体注入装置、第二流体注入装置、模拟实验腔、溢流箱和流场-浓度场监测系统等;所述第一流体的密度小于第二流体;所述第一流体注入装置、第二流体注入装置、模拟实验腔、溢流箱和流场-浓度场监测系统均置于离心机上;所述第一流体注入装置、第二流体注入装置、溢流箱均通过各自的管路与模拟实验腔连通;所述控制中枢控制第一流体注入装置、第二流体注入装置的注入行为,包括开闭时间及注入流量;所述流场-浓度场监测系统用于实时采集模拟实验腔中流场变化图像,并传输给控制中枢分析流场和浓度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重流体的超重力流场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采用臂式土工离心机,离心机的对侧吊篮上设置配重块,配重块采用铁块或者铅块,用于维持离心机两侧的质量平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重流体的超重力流场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注入装置、第二流体注入装置、模拟实验腔、溢流箱和流场-浓度场监测系统均置于底板上,底板安装在离心机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重流体的超重力流场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实验腔上设置第一流体注入管、第二流体注入管和溢流管;所述第一流体注入管为可更换的不锈钢射流管,与第一流体注入装置连接,用于向模拟实验腔内注入第一流体,通过更换射流管,调整射流实验的射流管口尺寸参数;所述第二流体注入管置于模拟实验腔的底部,与第二流体注入装置连接,用于向模拟实验腔内注入第二流体;所述溢流管置于模拟实验腔的顶部附近,与溢流箱连接,用于排出模拟实验腔内高于溢流管的流体,以保证模拟实验腔的液面稳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异重流体的超重力流场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注入装置包括第一流体储存箱、步进电机、螺旋推杆、活塞筒、固定支架、三通转接头、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步进电机和活塞筒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步进电机与活塞筒通过螺旋推杆相连,所述螺旋推杆的行进方向平行于离心机产生的超重力方向,以利用离心机运转产生的超重力场降低螺旋推杆的推力需求,所述活塞筒与三通转接头的第一接头通过管路连通,三通转接头的第二接头通过管路连通第一流体储存箱,在管路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一流体可以从第一流体储存箱流向活塞筒,三通转接头的第三接头通过管路连通模拟实验腔,在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一流体可以从活塞筒流向模拟实验腔;所述步进电机通过离心机的导电滑环与控制中枢相连,接收来自控制中枢的转速、转数及转动方向指令,以精准控制螺旋推杆的行进速度和距离,可以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龙徐文杰詹良通陈云敏李珂胡英涛唐耀李俊超郑建靖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