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软胶囊用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475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软胶囊用干燥装置,该干燥装置包括加料斗、干燥机构及出料斗,干燥机构包括干燥箱、转筒及转动组件,干燥箱的内设置有若干个吹风机构Ⅰ;转筒内从上而下依次交错设置有引流板Ⅰ和呈一定角度的引流板Ⅱ,引流板Ⅰ设置在转筒内的中部,引流板Ⅰ呈锥形分布,引流板Ⅱ呈环形,引流板Ⅱ的外环壁与转筒的内壁相连,引流板Ⅰ的外缘延伸至引流板Ⅱ的正上方,转筒内部的顶端和转筒内部的底端均设置有吹风机构Ⅱ;转动组件包括电机、传动齿轮及从动齿轮,传动齿轮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套设在转筒的外周壁上且与传动齿轮相齿合,该装置可以对胶囊进行充分干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胶囊的干燥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软胶囊用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胶囊加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生产软胶囊用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软胶囊在压制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温度,其表面具有粘性,需要进行风干定型。因此,软胶囊在压制成形后,要通过输送带输送到料斗,再经料斗送入软胶囊干燥装置内进行定型。传统软胶囊定型干燥装置的风机出风口是正对转笼的底部,对转笼内的软胶囊进行吹风而风干定型。但由于软胶囊具有一定质量,在转笼在转动过程中,软胶囊是积集在转笼底部,要想将风透过软胶囊间的缝隙,其风机均需要有足够大的功率,其干燥效率低。还有的传统软胶囊干燥装置主要是靠加热板,对胶囊进行加热干燥的,因此常由于加热板的温度过高,造成胶囊变形、融化、以及粘连;或者由于受热不均匀造成胶囊外表面的部分硬化,严重影响胶囊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软胶囊用干燥装置,该装置可以对胶囊进行充分干燥,有效避免了加热干燥的各种弊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胶囊的干燥的质量。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产软胶囊用干燥装置,该干燥装置包括加料斗、干燥机构及出料斗,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干燥箱、转筒及转动组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软胶囊用干燥装置,该干燥装置包括加料斗(2)、干燥机构及出料斗(4),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干燥箱(1)、转筒(3)及转动组件,所述转筒(3)设置在所述干燥箱(1)内,所述转筒(3)壁上均匀设置有引流孔(301),所述转筒(3)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转筒(3)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加料斗(2)设置在所述干燥箱(1)的上方,所述加料斗(2)的底端穿过所述干燥箱(1)的顶部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出料斗(4)设置在所述干燥箱(1)的下方,所述出料斗(4)的顶端穿过所述干燥箱(1)的底部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干燥箱(1)的内设置有若干个吹风机构Ⅰ(101);所述转筒(3)内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软胶囊用干燥装置,该干燥装置包括加料斗(2)、干燥机构及出料斗(4),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干燥箱(1)、转筒(3)及转动组件,所述转筒(3)设置在所述干燥箱(1)内,所述转筒(3)壁上均匀设置有引流孔(301),所述转筒(3)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转筒(3)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加料斗(2)设置在所述干燥箱(1)的上方,所述加料斗(2)的底端穿过所述干燥箱(1)的顶部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出料斗(4)设置在所述干燥箱(1)的下方,所述出料斗(4)的顶端穿过所述干燥箱(1)的底部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干燥箱(1)的内设置有若干个吹风机构Ⅰ(101);所述转筒(3)内从上而下交错设置有引流板Ⅰ(302)和呈一定角度的引流板Ⅱ(303),所述引流板Ⅰ(302)设置在所述转筒(3)内的中部,所述引流板Ⅰ(302)呈锥形分布,所述引流板Ⅱ(303)呈环形,所述引流板Ⅱ(303)的外环壁与所述转筒(3)的内壁相连,所述引流板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明建王金岗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维尔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