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用组合式锚杆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4473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用组合式锚杆构造,包括注浆管、设置在注浆管外的锚杆以及用于防止浆液回流的封堵组件,锚杆为至少两个,各锚杆沿圆周方向设置于注浆管外表面,各锚杆通过固定装置与注浆管固定连接,封堵组件包括设置在锚杆上的封堵件和沿轴向可滑动地设置在锚杆上的封孔套,锚杆上设置有用于对封孔套和锚杆进行定位的锁紧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隧道用组合式锚杆构造,安装简单,制造成本低,通过对多根锚杆进行同步加固,使多根锚杆均匀受力,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封堵组件能有效封堵锚孔,防止水泥浆外流,提高注浆效果,达到良好的围岩支护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用组合式锚杆构造
本技术涉及支护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用组合式锚杆构造。
技术介绍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国内主要采用由普通单根杆体锚杆或中空注浆锚杆对隧道深部围岩进行预加固,中空注浆锚杆的锚杆体采用中空设计,杆体中孔作为钻进高压风水通道和注浆通道,与实心杆体相比,中空杆体设计可获得更好的刚度和抗剪强度。通过中空锚杆体的压力注浆,可达到固结破碎岩体,改良岩体,隔断地下水及杆体防腐,从而达到良好的支护目的。使用中空注浆锚杆对围岩进行预加固时,通常采用单根锚杆,围岩变形具有连续、长时、非线性特点,经多次震动影响后,会演变为大松动圈隧道,使用单根锚杆虽然能达到一定的支护效果,但强度不够,经多次震动影响后,容易演变为大松动圈隧道,在对中空锚杆进行压力注浆时,需要封堵锚孔以防止水泥浆外流,现有的锚杆通常采用止浆塞封堵水泥浆,但是由于止浆塞结构的缺陷,封堵效果不佳,导致注浆效果差,达不到围岩预加固效果。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支护强度更高,封堵效果更好的设备,从而达到对围岩进行预加固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升支护强度和泥浆封堵效果的隧道用组合式锚杆构造。本技术的一种隧道用组合式锚杆构造,包括注浆管、设置在注浆管外的锚杆以及用于防止浆液回流的封堵组件,所述锚杆为至少两个,各锚杆沿圆周方向设置于注浆管外表面,各锚杆通过固定装置与注浆管固定连接,所述封堵组件包括设置在锚杆上用于对相邻两个锚杆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的封堵件和沿轴向可滑动地设置在锚杆上用于对封堵件与锚孔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的封孔套,所述锚杆上设置有用于对封孔套和锚杆进行定位的锁紧组件。进一步,所述锚杆包括用于插入锚孔的插入段和位于锚孔外的外露段,所述封堵件和固定装置设置在插入段上,所述锁紧组件设置在外露段上。进一步,所述插入段包括密封段、自由段和锚固段,所述锚固段位于插入段的插入端,所述自由段位于密封段和锚固段之间,所述封堵件包括套设于密封段上的套管和设置于套管一端用于对相邻两个锚杆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的封堵部。进一步,所述封堵部上沿轴向分别设有供锚杆穿过的封堵孔Ⅰ(11)和供注浆管穿过的封堵孔Ⅱ(12),所述封堵孔Ⅰ(11)的数量与锚杆的数量一一对应。进一步,所述封孔套外套于锚杆外,所述封孔套为T形结构,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与竖直段的连接处具有宽度逐渐增大的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的宽度自水平段向竖直段逐渐增大。进一步,所述水平段和竖直段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水平段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套管的外径,竖直段的外径大于锚孔的孔径。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自由段上的第一加强环和设置于锚固段上的第二加强环,所述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分别与锚杆卡接固定。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加强管,所述加强管一端固定于封堵部端面,另一端穿设固定于第一加强环上设有的通孔内。进一步,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用于对封孔套定位的安装板和用于对锚杆定位的锁块,所述安装板通过锁紧件与封孔套的竖直段连接,所述锁块与安装板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封孔套的水平段、弧形段、竖直段一体注塑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隧道用组合式锚杆构造,安装简单,制造成本低,通过对多根锚杆进行同步加固,使多根锚杆均匀受力,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封堵组件能有效封堵锚孔,防止水泥浆外流,提高注浆效果,达到良好的围岩支护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封孔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封堵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隧道用组合式锚杆构造,包括注浆管8、设置在注浆管8外的锚杆1以及封堵组件2,封堵组件2用于防止浆液回流,所述锚杆1为至少两个,各锚杆1沿圆周方向设置于注浆管8外表面,各锚杆1通过固定装置3与注浆管8固定连接,所述封堵组件2包括封堵件5和封孔套4,封堵件5设置在锚杆上用于对相邻两个锚杆1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封孔套4沿轴向可滑动地设置在锚杆上,封孔套4用于对封堵件5与锚孔9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所述锚杆上设置有用于对封孔套4和锚杆1进行定位的锁紧组件10。本实施例中,所述锚杆1包括用于插入锚孔9的插入段6和位于锚孔9外的外露段7,所述插入段6包括密封段6a、自由段6b和锚固段6c,所述锚固段6c位于插入段6的插入端,所述自由段6b位于密封段6a和锚固段6c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堵件5包括套设于密封段6a上的套管5a和设置于套管5a一端用于对相邻两个锚杆1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的封堵部5b,套管5a可防止锚杆1在张拉时过度变形,封堵部5b可对锚杆1之间的缝隙进行有效封堵,防止泥浆流出。所述封堵部5b上沿轴向分别设有供锚杆1穿过的封堵孔Ⅰ(11)和供注浆管8穿过的封堵孔Ⅱ(12),封堵孔Ⅰ(11)沿圆周方向分布在封堵孔Ⅱ(12)周围,所述封堵孔Ⅰ(11)的数量与锚杆1的数量一一对应,封堵孔Ⅰ(11)与封堵孔Ⅱ(12)连通,封堵部5b不仅对锚杆之间的缝隙封堵彻底,而且使锚杆1结构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孔套4外套于锚杆1外,所述封孔套4为T形结构,包括水平段4a和竖直段4c,所述水平段4a与竖直段4c的连接处具有宽度逐渐增大的弧形段4b,所述弧形段4b的宽度自水平段4a向竖直段4c逐渐增大。所述水平段4a和竖直段4c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水平段4a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套管5a的外径,竖直段4c的外径大于锚孔9的孔径。水平段4a用于引导锚杆1,弧形段4b用于封堵锚孔9,竖直段4c用于固定水平段4a和弧形段4b,封孔套4的结构与锚杆1和锚孔9的形状大小相适应,保证了封孔套4能与锚杆1和锚孔9紧密配合,使封堵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孔套4的水平段4a、弧形段4b、竖直段4c一体注塑成型,结构稳定且成产成本低。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设置于自由段6b上的第一加强环3a和设置于锚固段6c上的第二加强环3d,所述第一加强环3a和第二加强环3d分别与锚杆1卡接固定,通过加强环3d可使多根锚杆1紧密连接,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强度更高。所述固定装置3还包括加强管3b,所述加强管3b一端固定于封堵部5b端面,另一端穿设固定于第一加强环3a上设有的通孔内。第一加强环3a用于紧固自由段6b以及固定加强管3b,第二加强环3d用于紧固锚固段6c,加强管3b加强自由段6b的强度,防止锚杆1过度变形,影响封堵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组件10设置在外露段7上,将锚杆1插入锚孔9后,通过锁紧组件10可将整个插入段6固定在锚孔9内,操作简单,结构稳定可靠,锁紧组件10包括安装板10a和锁块10b,所述安装板10a通过膨胀螺丝与封孔套4的竖直段4c连接,对封孔套4进行定位,所述锁块10b与安装板10a固定连接,同时对安装板10a和锚杆1进行定位。本技术使用时,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进行打孔,锚孔9施工完成后,将安装有固定装置3和封堵件5的锚杆1插入锚孔9至锚孔9底部,将封孔套4套在锚杆1上,并推向锚孔9,直至封孔套4将锚孔9完全封堵,然后将安装板10a迅速穿过锚杆1并贴紧围岩,安装膨胀螺丝,将安装板10a与竖直段4c固定连接,将注浆设备与注浆管8连通,开始注浆,待浆液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用组合式锚杆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浆管(8)、设置在注浆管(8)外的锚杆(1)以及用于防止浆液回流的封堵组件(2),所述锚杆(1)为至少两个,各锚杆(1)沿圆周方向设置于注浆管(8)外表面,各锚杆(1)通过固定装置(3)与注浆管(8)固定连接,所述封堵组件(2)包括设置在锚杆上用于对相邻两个锚杆(1)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的封堵件(5)和沿轴向可滑动地设置在锚杆上用于对封堵件(5)与锚孔(9)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的封孔套(4),所述锚杆上设置有用于对封孔套(4)和锚杆(1)进行定位的锁紧组件(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用组合式锚杆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浆管(8)、设置在注浆管(8)外的锚杆(1)以及用于防止浆液回流的封堵组件(2),所述锚杆(1)为至少两个,各锚杆(1)沿圆周方向设置于注浆管(8)外表面,各锚杆(1)通过固定装置(3)与注浆管(8)固定连接,所述封堵组件(2)包括设置在锚杆上用于对相邻两个锚杆(1)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的封堵件(5)和沿轴向可滑动地设置在锚杆上用于对封堵件(5)与锚孔(9)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的封孔套(4),所述锚杆上设置有用于对封孔套(4)和锚杆(1)进行定位的锁紧组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用组合式锚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包括用于插入锚孔(9)的插入段(6)和位于锚孔(9)外的外露段(7),所述封堵件(5)和固定装置(3)设置在插入段(6)上,所述锁紧组件(10)设置在外露段(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用组合式锚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段(6)包括密封段(6a)、自由段(6b)和锚固段(6c),所述锚固段(6c)位于插入段(6)的插入端,所述自由段(6b)位于密封段(6a)和锚固段(6c)之间,所述封堵件(5)包括套设于密封段(6a)上的套管(5a)和设置于套管(5a)一端用于对相邻两个锚杆(1)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的封堵部(5b)。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用组合式锚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5b)上沿轴向分别设有供锚杆(1)穿过的封堵孔Ⅰ(11)和供注浆管(8)穿过的封堵孔Ⅱ(12),所述封堵孔Ⅰ(11)的数量与锚杆(1)的数量一一对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羿士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