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预制检查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4369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预制检查井,包括井体、预留块和护拦杆,所述井体的相对两侧上均开设有侧通圆孔,且井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盖体,并且井体和定位盖体内均预留有井内腔,所述定位盖体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孔,且定位盖体的一侧设置有预留切口,并且预留切口位于侧通圆孔的正上方,所述预留块设置于预留切口内,且预留块上开设有预留孔,并且预留孔的孔边缘处固定安装有不锈钢框体,所述护拦杆固定于不锈钢框体内,且护拦杆与不锈钢框体的边侧垂直连接。该组合式预制检查井,结构简单,采用预制成型,一次性浇筑成型质量高,抗渗透性能强,安装使用时施工简单、节约时间和人力、保护环境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预制检查井
本技术涉及检查井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预制检查井。
技术介绍
检查井是一般设在排水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等,为了便于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或下井操作的检查用的塑料一体注塑而成或者砖砌成的井状构筑物。然而现有的检查井制作复杂,人工砌筑费工费时易渗水,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检查井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预制检查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现有的检查井制作复杂,人工砌筑费工费时易渗水,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预制检查井,包括井体、预留块和护拦杆,所述井体的相对两侧上均开设有侧通圆孔,且井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盖体,并且井体和定位盖体内均预留有井内腔,所述定位盖体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孔,且定位盖体的一侧设置有预留切口,并且预留切口位于侧通圆孔的正上方,所述预留块设置于预留切口内,且预留块上开设有预留孔,并且预留孔的孔边缘处固定安装有不锈钢框体,所述护拦杆固定于不锈钢框体内,且护拦杆与不锈钢框体的边侧垂直连接。优选的,所述井体的长宽尺寸为1020mm×1030mm,且井体的底部厚度为80mm,并且井体和定位盖体为预制的浇筑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定位盖体设置为渐变型的立方体状结构,且定位盖体的渐变尺寸为140mm+60mm,定位盖体的底部长度为1130mm,并且定位盖体和井体及预留块均为钢筋混凝土材质。优选的,所述井内腔和放置孔的侧截面均设置为梯形结构,且井内腔的上底、下底和高度尺寸为870mm、810mm和1080mm,并且放置孔的上底、下底和高度尺寸为990mm、980mm和60mm。优选的,所述预留切口的高度设置为330mm,且预留切口和预留块的尺寸相等,形状相同。优选的,所述侧通圆孔设置于井体边侧的竖向中心轴线上,且侧通圆孔的中心距井体的底部尺寸为370mm,并且侧通圆孔的直径等于3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组合式预制检查井,结构简单,成型质量好,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安装使用时施工简单、节约时间和人力、保护环境卫生,1、对于该检查井,通过支模和混凝土浇筑,使得检查井的生产制作一次成型,成型的质量好,抗渗透性能强,在检查井安装使用时不需要考虑检查井的易渗水影响环境卫生的问题;2、在排水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等地方砌筑检查井时,只需要将检查井安装在合适位置处,连接管道,使用快捷方便,人力资源消耗少,便于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或下井操作的检查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井体背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井体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井体;2、侧通圆孔;3、定位盖体;4、井内腔;5、放置孔;6、预留切口;7、预留块;8、预留孔;9、不锈钢框体;10、护拦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预制检查井,包括井体1、侧通圆孔2、定位盖体3、井内腔4、放置孔5、预留切口6、预留块7、预留孔8、不锈钢框体9和护拦杆10,井体1的相对两侧上均开设有侧通圆孔2,且井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盖体3,并且井体1和定位盖体3内均预留有井内腔4,定位盖体3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孔5,且定位盖体3的一侧设置有预留切口6,并且预留切口6位于侧通圆孔2的正上方,预留块7设置于预留切口6内,且预留块7上开设有预留孔8,并且预留孔8的孔边缘处固定安装有不锈钢框体9,护拦杆10固定于不锈钢框体9内,且护拦杆10与不锈钢框体9的边侧垂直连接;井体1的长宽尺寸为1020mm×1030mm,且井体1的底部厚度为80mm,并且井体1和定位盖体3为预制的浇筑一体化结构,通过设置预制的井体1和定位盖体3,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人工砌筑费工费时易渗水的问题;定位盖体3设置为渐变型的立方体状结构,且定位盖体3的渐变尺寸为140mm+60mm,定位盖体3的底部长度为1130mm,并且定位盖体3和井体1及预留块7均为钢筋混凝土材质,设置渐变型的定位盖体3,方便检查井整体的移动和放置安装,一次浇筑成型质量高,检查井的渗透系数小;井内腔4和放置孔5的侧截面均设置为梯形结构,且井内腔4的上底、下底和高度尺寸为870mm、810mm和1080mm,并且放置孔5的上底、下底和高度尺寸为990mm、980mm和60mm,通过设置梯形结构的井内腔4和放置孔5,方便井盖的安装固定,同时检查井的使用效果高,功能突出;预留切口6的高度设置为330mm,且预留切口6和预留块7的尺寸相等,形状相同,通过设置预留切口6和预留块7,方便预留块7的安装固定,方便预留块7的拆卸更换使用;侧通圆孔2设置于井体1边侧的竖向中心轴线上,且侧通圆孔2的中心距井体1的底部尺寸为370mm,并且侧通圆孔2的直径等于300mm,通过设置预留的侧通圆孔2,使得检查井的成型质量效果好,功能性突出。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组合式预制检查井时,首先根据图1,将预制的检查井设置于排水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等地方,然后在定位盖体3的放置孔5内设置井盖,保护外来人员人身安全,避免掉落,将预制的预留块7设置于定位盖体3边侧的预留切口6内,通过预留块7上的预留孔8进行水源收集,不锈钢框体9和护拦杆10共同作用,减少外界的大量脏污进入井体1内,影响检查井的正常使用功能;根据图1-3,为制造预制检查井,安装检查井的结构尺寸支模,预留正常尺寸的放置孔5和预留切口6及井内腔4,在支好的模具内刷隔离剂,将绑好的钢筋网片放入模具内,支好垫块,检查保护层是否正确,然后在模具内倒入搅拌好的砼,砼采用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合,也可以采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合而成,砼倒入支好的模具后,利用振捣器振捣,使得模具的混凝土分布更加的均匀,然后在混凝土固化成型后,对其进行表面抹光,无抹子痕迹处理,保证检查井的成型质量,使其在进行使用时施工简单、节约时间和人力,更能因检查井的良好防渗透性保护环境。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预制检查井,包括井体(1)、预留块(7)和护拦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的相对两侧上均开设有侧通圆孔(2),且井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盖体(3),并且井体(1)和定位盖体(3)内均预留有井内腔(4),所述定位盖体(3)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孔(5),且定位盖体(3)的一侧设置有预留切口(6),并且预留切口(6)位于侧通圆孔(2)的正上方,所述预留块(7)设置于预留切口(6)内,且预留块(7)上开设有预留孔(8),并且预留孔(8)的孔边缘处固定安装有不锈钢框体(9),所述护拦杆(10)固定于不锈钢框体(9)内,且护拦杆(10)与不锈钢框体(9)的边侧垂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预制检查井,包括井体(1)、预留块(7)和护拦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的相对两侧上均开设有侧通圆孔(2),且井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盖体(3),并且井体(1)和定位盖体(3)内均预留有井内腔(4),所述定位盖体(3)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孔(5),且定位盖体(3)的一侧设置有预留切口(6),并且预留切口(6)位于侧通圆孔(2)的正上方,所述预留块(7)设置于预留切口(6)内,且预留块(7)上开设有预留孔(8),并且预留孔(8)的孔边缘处固定安装有不锈钢框体(9),所述护拦杆(10)固定于不锈钢框体(9)内,且护拦杆(10)与不锈钢框体(9)的边侧垂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预制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的长宽尺寸为1020mm×1030mm,且井体(1)的底部厚度为80mm,并且井体(1)和定位盖体(3)为预制的浇筑一体化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预制检查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繁彬吴海军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政道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