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路沿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57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路沿石,于前侧面上具有一矩形的沉槽一,于沉槽一底部的侧壁上具有一圈向外扩张的沉槽二,所述沉槽一的底部嵌有保温板,于保温板的表面固定有蓄能发光层,所述沉槽二内嵌有气凝胶保温毡条,能够包覆于蓄能发光层的四周。于沉槽一前侧的开口上固定有透明的玻璃板,用于将沉槽一的内腔封闭,所述玻璃板的外端面与基材齐平,内端面与蓄能发光层之间具有间隙。在本路沿石的前表面上设有蓄能发光层,能够在夜间发光,使路沿石围成的分界线清晰,将蓄能发光层封闭设置,可避免与空气中的污染物及雨水接触,且保温结构的设置可阻断蓄能发光层与外界环境的热传导,从而有效延长蓄能发光层的使用寿命。从而有效延长蓄能发光层的使用寿命。从而有效延长蓄能发光层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路沿石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发光路沿石。

技术介绍

[0002]路沿石是指用石料或者混凝土浇注成型的条块状物体用在路面边缘的界石。路沿石是在路面上区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地、隔离带和道路其他部分的界线,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安全和保证路面边缘整齐的作用。
[0003]路沿石的颜色单调不能发光,不能起到标识作用,尤其是在夜晚和阴雨天气中更不能起到亮化指示作用,故无法适应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
[0004]现有的蓄能发光材料在白天能够吸收太阳光的能量,能将吸收的能量储存,夜晚在黑的地带中能将能量转化为光辐射,自身发光,提示人员提前了解路面情况,起到警示的作用,保证了行人行走和行车的安全形,并可以节省路灯的照明,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5]但是,蓄能发光涂料用于户外环境时,要长期经历酷暑和严寒季节、昼夜交替,由此产生的温度变化会使涂层料不断地进行热胀冷缩,引起涂层内应力的变化,使得涂层与基板的附着力降低,甚至发生开裂等破坏现象。而且,蓄能发光材料本身易水解,涂料中含有的水和涂层使用过程中接触的水均会导致蓄能发光材料的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发光起到警示作用、且能够延长蓄能发光材料使用寿命的发光路沿石。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发光路沿石,包括由混凝土制得的基材,其特征在于:
[0009]于基材的前侧面上具有一矩形的沉槽一,于沉槽一底部的侧壁上具有一圈向外扩张的沉槽二,所述沉槽一的底部嵌有保温板,于保温板的表面固定有蓄能发光层,所述沉槽二内嵌有气凝胶保温毡条,能够包覆于蓄能发光层的四周;
[0010]于沉槽一前侧的开口上固定有透明的玻璃板,用于将沉槽一的内腔封闭,所述玻璃板的外端面与基材齐平,内端面与蓄能发光层之间具有间隙。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玻璃板的上下两端面呈阶梯面,形成有位于内侧的插板,所述基材上具有使玻璃板由侧方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与玻璃板的截面形状相匹配。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插槽插口的一端沉于基材内形成沉槽三,插入玻璃板后于沉槽三涂抹胶层以封闭插槽的插口。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基材的前侧面上还固定有反光条。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反光条环向缠绕于基材上。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基材的顶面为向前侧面倾斜的坡面。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在本路沿石的前表面上设有蓄能发光层,能够在夜间发光,使路沿石围成的分界线清晰,为夜间行走和行车提供指示,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性。
[0018]为了延长蓄能发光层的使用寿命:
[0019]一方面,将蓄能发光层通过玻璃板封闭的设于基材内,避免了蓄能发光层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可避免与空气中的污染物及雨水接触,气凝胶毡整体憎水,可有效防止水分进入沉槽内;
[0020]另一方面,蓄能发光层喷涂或涂抹在保温板上,在蓄能发光层的四周围绕有气凝胶保温毡条,且玻璃板与蓄能发光层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可有效阻断蓄能发光层与基材间、蓄能发光层与玻璃板间的热传导,降低了外界温度对蓄能发光层的影响,保证了蓄能发光层内部应力的稳定性,避免开裂、脱落。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中发光路沿石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中发光路沿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中发光路沿石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如图1~图3所示,本公开的发光路沿石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由混凝土制得的基材10。为使路沿石能够在晚上发光,起到指示作用,因此在基材10的上设有一条在晚上能够发光的发光带。
[0028]具体的,在基材10的前侧面上具有一矩形的沉槽一11,于沉槽一11底部的侧壁上具有一圈向外扩张的沉槽二12,所述沉槽一11的底部嵌有保温板1,于保温板1的表面通过喷涂或涂抹的方式固定有蓄能发光层2,所述沉槽二12内嵌有气凝胶保温毡条3,能够包覆于蓄能发光层2的四周。
[0029]在沉槽一11前侧的开口上固定有高透光材料制得的板,如透明的玻璃板4,玻璃板4优选为白玻璃,用于将沉槽一11的内腔封闭,所述玻璃板4的外端面与基材10齐平,不凸出不凹陷,不会残留污垢且利于雨水对玻璃板4的外端面进行冲刷,玻璃板4的内端面与蓄能发光层2之间具有间隙。
[0030]在本路沿石的前表面上设有蓄能发光层2,能够在夜间发光,使路沿石围成的分界线清晰,为夜间行走和行车提供指示,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性。
[0031]为了延长蓄能发光层2的使用寿命,一方面,将蓄能发光层2通过玻璃板4封闭的设
于基材10内,避免了蓄能发光层2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可避免与空气中的污染物及雨水接触,气凝胶毡整体憎水,可有效防止水分进入沉槽内;另一方面,蓄能发光层2喷涂或涂抹在保温板1上,在蓄能发光层2的四周围绕有气凝胶保温毡条3,且玻璃板4与蓄能发光层2之间具有间隙,根据固体导热系数大于气体,从而可有效阻断蓄能发光层2与基材10间、蓄能发光层2与玻璃板4间的热传导,降低了外界温度对蓄能发光层2的影响,保证了蓄能发光层2内部应力的稳定性,避免开裂、脱落。
[0032]关于玻璃板4与基材10的具体固定方式,可以使玻璃板4的上下两端面呈阶梯面,形成有位于内侧的插板,所述基材10上具有使玻璃板4由侧方插入的插槽13,所述插槽13与玻璃板4的截面形状相匹配。通过阶梯结构的形式,一方便可对玻璃板4进行前后限位,另一方面使玻璃板4上下端面与基材10之间为非平面接触,可避免雨水从玻璃板4的上下端面处渗出沉槽一11内。
[0033]另外,插槽13插口的一端沉于基材10内形成沉槽三14,插入玻璃板4后于沉槽三14涂抹胶层,如玻璃胶,以封闭插槽13的插口,进一步保证玻璃板4安装的稳定性和沉槽内腔的密闭性。
[0034]在基材10的前侧面上还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有反光条5,起到反光的作用。反光条5具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光路沿石,包括由混凝土制得的基材(10),其特征在于:于基材(10)的前侧面上具有一矩形的沉槽一(11),于沉槽一(11)底部的侧壁上具有一圈向外扩张的沉槽二(12),所述沉槽一(11)的底部嵌有保温板(1),于保温板(1)的表面固定有蓄能发光层(2),所述沉槽二(12)内嵌有气凝胶保温毡条(3),能够包覆于蓄能发光层(2)的四周;于沉槽一(11)前侧的开口上固定有透明的玻璃板(4),用于将沉槽一(11)的内腔封闭,所述玻璃板(4)的外端面与基材(10)齐平,内端面与蓄能发光层(2)之间具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路沿石,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波王志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政道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