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堰铺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4351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围堰铺地砖,包括砖体、凸檐、第一过筋孔,所述砖体包括两水平部以及位于两水平部之间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与两水平部相垂直,所述第一过筋孔设置于所述水平部的两侧壁,这样通过在砖体水平部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过筋孔,从而在修建围堰时,通过一条钢筋依次纵向穿插若干砖体上的第一过筋孔,以将若干砖体串连成一阵列砖体,再通过起重机或机械手起吊钢筋的两端以将阵列砖体起吊,从而将阵列砖体直接放置到所需围建位置,相比较人工通过一块块砖体单独堆砌围建,本技术方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工艺简便,步骤少,阵列砖体的整体结构上也更加稳定,整体作用力更强,不容易在水力冲击下发生坍塌滑移现象,用户体验感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围堰铺地砖
本技术涉及铺地砖
,特别涉及一种围堰铺地砖。
技术介绍
现如今,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但是,目前围堰基本上都是通过一块块砖体单独堆砌围建,这样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而且工序繁琐,堆砌围建步骤多,同时堆砌出来的围堰整体结构并不稳定,容易在水力冲击下发生坍塌滑移现象,用户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围堰铺地砖,不仅解决现有技术单块砖单独堆砌围建从而浪费大量人力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整体结构上不稳定,从而造成坍塌滑移现象的发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围堰铺地砖,包括砖体、凸檐、第一过筋孔,所述砖体包括两水平部以及位于两水平部之间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与两水平部相垂直,所述凸檐一体成型于水平部背离竖直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过筋孔设置于所述水平部的两侧壁。优选地,所述砖体的竖直部上设置有用于防止砖体铺设发生偏移的定位孔。优选地,所述砖体设置为若干,并通过一条依次纵向穿插若干砖体上第一过筋孔的第一钢筋,以将若干砖体串连固定并形成一阵列砖体。优选地,所述第一钢筋的弯曲部水平固连有第二钢筋。优选地,所述凸檐的两侧壁还设置有第二过筋孔,所述第一钢筋依次纵向穿插阵列砖体上的第二过筋孔。优选地,纵向相邻两砖体之间形成一封闭容土空间。优选地,横向相邻两砖体之间通过其上的凸檐形成一半封闭容土空间。优选地,所述砖体两端部的凸檐之间距离尺寸为800-1000mm。优选地,所述砖体的宽度尺寸为400-600mm。优选地,所述砖体的厚度尺寸为200-40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在砖体水平部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过筋孔,从而在修建围堰时,通过一条钢筋依次纵向穿插若干砖体上的第一过筋孔,以将若干砖体串连成一阵列砖体,再通过起重机或机械手起吊钢筋的两端以将阵列砖体起吊,从而将阵列砖体直接放置到所需围建位置;2、相比较人工通过一块块砖体单独堆砌围建,本技术方案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工艺简便,步骤少,阵列砖体的整体结构上也更加稳定,整体作用力更强,不容易在水力冲击下发生坍塌滑移现象,用户体验感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阵列砖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10、砖体;11、凸檐;12、第一过筋孔;13、水平部;14、竖直部;15、第一钢筋;16、第二钢筋;17、第二过筋孔;18、定位孔;19、封闭容土空间;19A、半封闭容土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一种围堰铺地砖,包括砖体10、凸檐11、第一过筋孔12,所述砖体10包括两水平部13以及位于两水平部13之间的竖直部14,所述竖直部14与两水平部13相垂直,所述凸檐11一体成型于水平部13背离竖直部14的一侧,所述第一过筋孔12设置于所述水平部13的两侧壁,这样通过在砖体10水平部13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过筋孔12,从而在修建围堰时,通过一条钢筋依次纵向穿插若干砖体10上的第一过筋孔12,以将若干砖体10串连成一阵列砖体,再通过起重机或机械手起吊钢筋的两端以将阵列砖体起吊,从而将阵列砖体直接放置到所需围建位置,相比较人工通过一块块砖体单独堆砌围建,本技术方案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工艺简便,步骤少,阵列砖体的整体结构上也更加稳定,整体作用力更强,不容易在水力冲击下发生坍塌滑移现象,用户体验感好。参照图1、图2,砖体10设置为若干,并通过一条依次纵向穿插若干砖体10上第一过筋孔12的第一钢筋15,以将若干砖体10串连固定并形成一阵列砖体,在第一钢筋15的弯曲部水平固连有第二钢筋16,在这里,第二钢筋16主要起的作用是定形作用,同时也使得阵列砖体的横纵向整体结构更加牢固。参照图1、图2,在凸檐11的两侧壁还设置有第二过筋孔17,直接通过第一钢筋15依次纵向穿插若干砖体10上第一过筋孔12和第二过筋孔17,从而可以进一步定形阵列砖体,使得彼此的衔接性更强。参照图2,纵向相邻两砖体10之间形成一封闭容土空间19,横向相邻两砖体10之间通过其上的凸檐11形成一半封闭容土空间19A,这样可以在封闭容土空间19与半封闭容土空间19A内装土预埋阵列砖体,以使得阵列砖体在堆砌围建时更加不容易发生坍塌滑移。优选地,砖体10两端部的凸檐之间距离尺寸为800-1000mm,砖体10的宽度尺寸为400-600mm,砖体10的厚度尺寸为200-400mm,进一步优选地,砖体10两端部的凸檐11外侧边缘之间距离为1000mm,砖体10的宽度尺寸为500mm,砖体10的厚度尺寸为200mm。参照图1、图2,在砖体10的竖直部14上设置有用于防止砖体10铺设发生偏移的定位孔18,可以在定位孔18内插接定位桩,从而在水力冲击比较大的情形下,起一定的防范保护作用。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围堰铺地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包括两水平部以及位于两水平部之间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与两水平部相垂直;凸檐,所述凸檐一体成型于水平部背离竖直部的一侧;第一过筋孔,所述第一过筋孔设置于所述水平部的两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围堰铺地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包括两水平部以及位于两水平部之间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与两水平部相垂直;凸檐,所述凸檐一体成型于水平部背离竖直部的一侧;第一过筋孔,所述第一过筋孔设置于所述水平部的两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堰铺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的竖直部上设置有用于防止砖体铺设发生偏移的定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堰铺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设置为若干,并通过一条依次纵向穿插若干砖体上第一过筋孔的第一钢筋,以将若干砖体串连固定并形成一阵列砖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围堰铺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的弯曲部水平固连有第二钢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标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荣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