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永丹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402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户外移动房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折叠箱,由底板,及设置在底板上的辅助底板,及与底板相配合使用的移动组件,及与底板相配合使用的第一辅助支撑组件、第二辅助支撑组件,及分别与第一辅助组件、第二辅助支撑组件相配合使用的顶板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折叠箱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体设计结构合理、外表美观、大方且使用寿命长、大容积,拆卸、组装及维护便捷,解决了组装后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了使用单位或直接使用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箱
本技术属于户外移动房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折叠箱,其便于拆卸、折叠和移动,能实现智能化的使用需求。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正逐步向集约型、节能减排、低碳的方向发展。移动箱房又叫活动用房,是一种全新概念的环保经济型活动箱房屋,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实现了临时建筑的通用标准化,树立了环保节能、快捷高效的建筑理念,使临时房屋进入了一个系列化开发、集成化生产、配套化供应、可库存和可多次周转使用的定型产品领域。移动箱房被广泛地应用于野外施工、灾后救急等场合,但大多移动箱房都是临时建造在工地上的。一方面由于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域环境条件差,到处是残垣断壁,不适合现场拼装成形的移动箱房,因为它的屋架、支柱、墙体、屋顶及连接件等均为散件,搬动时,运输量大,零部件易丢失,现场组装时工序多、工期长,精度难以控制,质量很难保证,散件易损坏,反复使用率低;另一方面现有的组装后的活动房,其功能单一、无法实现智能化的统一管理,也没有配备用于灭火的消防配件等,组装使用后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这时当前所亟待解决的。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箱。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箱,其设计结构合理、拆卸组装便捷且使用寿命长、大容积,便于进行组装后的因需移动,解决了组装后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了使用单位或直接使用者的安全。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箱,由底板,及设置在底板上的辅助底板,及与底板相配合使用的移动组件,及与底板相配合使用的第一辅助支撑组件、第二辅助支撑组件,及分别与第一辅助组件、第二辅助支撑组件相配合使用的顶板组成;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底板底部四角的第一移动轮定位板、第二移动轮定位板、第三移动轮定位板、第四移动轮定位板,及分别与第一移动轮定位板、第二移动轮定位板、第三移动轮定位板、第四移动轮定位板相配合使用的第一移动轮、第二移动轮、第三移动轮、第四移动轮;所述第一辅助支撑组件,包括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移动轮定位板、第三移动轮定位板且与底板、辅助底板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支撑板,及与第一支撑板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支撑板,其中,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一铰链连接,其中,若干个第一铰链的凸起部位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连接处的腔体内;所述第二辅助支撑组件,包括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二移动轮定位板、第四移动轮定位板且与底板、辅助底板相配合使用的第三支撑板,及与第三支撑板相配合使用的第四支撑板,其中,第三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二铰链连接,其中,若干个第二铰链的凸起部位于第三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连接处的腔体内;所述顶板与第二支撑板第四支撑板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螺杆、第二固定螺杆、第三固定螺杆和第四固定螺杆连接;所述辅助底板、第二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和顶板所构成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隔热保温耐火墙体、第二隔热保温耐火墙体,其中,第一隔热保温耐火墙体上设置有门、第一窗户,第二隔热保温耐火墙体上设置有第二窗户。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折叠箱,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部两端的第一连接耳板、第二连接耳板,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耳板、第二连接耳板内的第一耳板定位孔、第二耳板定位孔,及分别设置在第四支撑板上部两端的第三连接耳板、第四连接耳板,及分别设置在第三连接耳板、第四连接耳板内的第三耳板定位孔、第四耳板定位孔。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折叠箱,还包括设置在辅助底板内的安装槽,及分别设置在安装槽内的温湿度传感器、烟气传感器、定位单元,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板内侧壁上的定位壳,及设置在定位壳内的触摸液晶显示屏、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由单片机、数据收发单元、语音通讯单元和预警单元组成,其中,温湿度传感器、烟气传感器、定位单元、触摸液晶显示屏、数据收发单元、语音通讯单元、预警单元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预警单元为频闪灯或语音喇叭。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折叠箱,还包括设置在顶板中空腔体内的导水圈,及设置在导水圈上且位于顶板顶部的若干个喷淋头,及设置在顶板上的储水箱,及两端分别与储水箱、导水圈连接的输水管,及分别设置在输水管上的输水泵、电磁阀,其中,输水泵、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单元的单片机连接。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折叠箱,还包括设置在储水箱上部内且与储水箱相配合使用的储水箱盖,及设置在储水箱一侧且贯穿储水箱与储水箱盖连接的驱动气缸,其中,驱动气缸与控制单元31的单片机连接。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折叠箱,还包括设置在辅助底板底部的伸缩式拉板,及设置在伸缩式拉板端部的固定耳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折叠箱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体设计结构合理、外表美观、大方且使用寿命长、大容积,拆卸、组装及维护便捷,解决了组装后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了使用单位或直接使用者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折叠箱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折叠箱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折叠箱的主视或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折叠箱的导水圈、喷淋头、储水箱、输水管、输水泵、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和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折叠箱的伸缩式拉板、固定耳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底板、2-第一移动轮定位板、3-第二移动轮定位板、4-第一移动轮、5-第二移动轮、6-辅助底板、7-第一支撑板、8-第三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10-第四支撑板、11-顶板、12-第一铰链、13-第二铰链、14-第一连接耳板、15-第三连接耳板、16-第一耳板定位孔、17-第三耳板定位孔、18-第一固定螺杆、19-第三固定螺杆、20-门、21-第一窗户、22-第三移动轮定位板、23-第四移动轮定位板、24-第三移动轮、25-第四移动轮、26-第四连接耳板、27-第二连接耳板、28-第四耳板定位孔、29-第二耳板定位孔、30-第二固定螺杆、31-控制单元、31-1-第四固定螺杆、32-第二窗户、33-安装槽、34-温湿度传感器、35-烟气传感器、36-定位单元、37-定位壳、38-触摸液晶显示屏、39-第一隔热保温耐火墙体、40-第二隔热保温耐火墙体、41-导水圈、42-喷淋头、43-储水箱、44-输水管、45-输水泵、46-电磁阀、47-伸缩式拉板、48-固定耳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折叠箱,由底板1,及设置在底板1上的辅助底板6,及与底板1相配合使用的移动组件,及与底板1相配合使用的第一辅助支撑组件、第二辅助支撑组件,及分别与第一辅助组件、第二辅助支撑组件相配合使用的顶板11组成;移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底板1底部四角的第一移动轮定位板2、第二移动轮定位板3、第三移动轮定位板22、第四移动轮定位板23,及分别与第一移动轮定位板2、第二移动轮定位板3、第三移动轮定位板22、第四移动轮定位板2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移动轮4、第二移动轮5、第三移动轮24、第四移动轮25;第一辅助支撑组件,包括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移动轮定位板2、第三移动轮定位板22且与底板1、辅助底板6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支撑板7,及与第一支撑板7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支撑板9,其中,第一支撑板7与第二支撑板9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一铰链12连接,其中,若干个第一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箱,其特征在于:由底板(1),及设置在底板(1)上的辅助底板(6),及与底板(1)相配合使用的移动组件,及与底板(1)相配合使用的第一辅助支撑组件、第二辅助支撑组件,及分别与第一辅助组件、第二辅助支撑组件相配合使用的顶板(11)组成;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底板(1)底部四角的第一移动轮定位板(2)、第二移动轮定位板(3)、第三移动轮定位板(22)、第四移动轮定位板(23),及分别与第一移动轮定位板(2)、第二移动轮定位板(3)、第三移动轮定位板(22)、第四移动轮定位板(2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移动轮(4)、第二移动轮(5)、第三移动轮(24)、第四移动轮(25);所述第一辅助支撑组件,包括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移动轮定位板(2)、第三移动轮定位板(22)且与底板(1)、辅助底板(6)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支撑板(7),及与第一支撑板(7)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支撑板(9),其中,第一支撑板(7)与第二支撑板(9)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一铰链(12)连接,其中,若干个第一铰链(12)的凸起部位于第一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9)连接处的腔体内;所述第二辅助支撑组件,包括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二移动轮定位板(3)、第四移动轮定位板(23)且与底板(1)、辅助底板(6)相配合使用的第三支撑板(8),及与第三支撑板(8)相配合使用的第四支撑板(10),其中,第三支撑板(8)与第四支撑板(10)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二铰链(13)连接,其中,若干个第二铰链(13)的凸起部位于第三支撑板(8)与第四支撑板(10)连接处的腔体内;所述顶板(11)与第二支撑板(9)、第四支撑板(10)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螺杆(18)、第二固定螺杆(30)、第三固定螺杆(19)和第四固定螺杆(31‑1)连接;所述辅助底板(6)、第二支撑板(9)、第四支撑板(10)和顶板(11)所构成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隔热保温耐火墙体(39)、第二隔热保温耐火墙体(40),其中,第一隔热保温耐火墙体(39)上设置有门(20)、第一窗户(21),第二隔热保温耐火墙体(40)上设置有第二窗户(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箱,其特征在于:由底板(1),及设置在底板(1)上的辅助底板(6),及与底板(1)相配合使用的移动组件,及与底板(1)相配合使用的第一辅助支撑组件、第二辅助支撑组件,及分别与第一辅助组件、第二辅助支撑组件相配合使用的顶板(11)组成;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底板(1)底部四角的第一移动轮定位板(2)、第二移动轮定位板(3)、第三移动轮定位板(22)、第四移动轮定位板(23),及分别与第一移动轮定位板(2)、第二移动轮定位板(3)、第三移动轮定位板(22)、第四移动轮定位板(2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移动轮(4)、第二移动轮(5)、第三移动轮(24)、第四移动轮(25);所述第一辅助支撑组件,包括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移动轮定位板(2)、第三移动轮定位板(22)且与底板(1)、辅助底板(6)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支撑板(7),及与第一支撑板(7)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支撑板(9),其中,第一支撑板(7)与第二支撑板(9)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一铰链(12)连接,其中,若干个第一铰链(12)的凸起部位于第一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9)连接处的腔体内;所述第二辅助支撑组件,包括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二移动轮定位板(3)、第四移动轮定位板(23)且与底板(1)、辅助底板(6)相配合使用的第三支撑板(8),及与第三支撑板(8)相配合使用的第四支撑板(10),其中,第三支撑板(8)与第四支撑板(10)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二铰链(13)连接,其中,若干个第二铰链(13)的凸起部位于第三支撑板(8)与第四支撑板(10)连接处的腔体内;所述顶板(11)与第二支撑板(9)、第四支撑板(10)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螺杆(18)、第二固定螺杆(30)、第三固定螺杆(19)和第四固定螺杆(31-1)连接;所述辅助底板(6)、第二支撑板(9)、第四支撑板(10)和顶板(11)所构成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隔热保温耐火墙体(39)、第二隔热保温耐火墙体(40),其中,第一隔热保温耐火墙体(39)上设置有门(20)、第一窗户(21),第二隔热保温耐火墙体(40)上设置有第二窗户(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丹
申请(专利权)人:郭永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