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96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推车,包括前纵向杆(1)和后纵向杆(2),前纵向杆(1)与后纵向杆(2)相互交叉并在交叉位置转动连接,前纵向杆(1)上部转动连接有后撑杆(3),后纵向杆(2)上部转动连接有前撑杆(4),后撑杆(3)与前撑杆(4)转动连接,前纵向杆(1)下部转动连接有前轮支架(5),前轮支架(5)上连接有前轮(5a),后纵向杆(2)下部转动连接有后轮支架(6),后轮支架(6)上连接有后轮(6a),并且前轮支架(5)与后轮支架(6)之间设有在婴儿推车需要折叠时能使前轮支架(5)向后转动并使后轮支架(6)向前转动而折叠的折叠牵引机构(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折叠后体积小并能提供高景观视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推车。
技术介绍
婴儿推车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产品。折叠后的体积大小和展开时的座位高低是衡量婴儿推车的重要指标。折叠后体积小和展开时座位高是目前众多婴儿推车制造商的追求目标,因为折叠体积小可以便于携带,而座位高则可以为乘坐在婴儿推车内的婴幼儿提供更广阔的视野,研究表明,乘坐在较高座位内的婴幼儿会更加的愉悦,更利于婴幼儿的成长。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婴儿推车在这两方面并不能做得两全其美,亦即目前市场上的折叠后体积小的婴儿推车的座位都比较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婴儿推车折叠起来方便,折叠后体积小,而目前市场上的座位较高的婴儿推车在折叠后的体积又较大,不便于携带。因此,本技术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折叠后体积小并能提供高景观视野的婴儿推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婴儿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纵向杆1和后纵向杆2,所述的前纵向杆1与后纵向杆2相互交叉并在交叉位置转动连接,所述的前纵向杆1上部转动连接有后撑杆3,所述的后纵向杆2上部转动连接有前撑杆4,所述的后撑杆3与前撑杆4转动连接,所述的前纵向杆1下部转动连接有前轮支架5,所述的前轮支架5上连接有前轮5a,所述的后纵向杆2下部转动连接有后轮支架6,所述的后轮支架6上连接有后轮6a,并且所述的前轮支架5与后轮支架6之间设有在婴儿推车需要折叠时能使前轮支架5向后转动并使后轮支架6向前转动而折叠的折叠牵引机构7。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在婴儿推车折叠状态时,所述的前轮5a与后轮6a到达相正对的位置。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牵引机构7包括与后轮支架6转动连接的转动杆72,所述的转动杆72与前轮支架5之间设有与二者转动连接并在转动杆72转动时能拉动前轮支架5向后转动的牵引杆73。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支架5上设有延伸部71,所述的牵引杆73转动连接在延伸部71上。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支架6包括支架杆61和设置支架杆61一侧的固定块62,所述的转动杆72上设有被踩踏时能使转动杆72转动的踩踏部76,所述的固定块62与踩踏部76之间设有第一弹簧74,所述的后轮6a连接在支架杆61上。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杆72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凸出部75,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能相对后轮支架6滑行并在婴儿车展开时能够抵靠凸出部75而阻止转动杆72转动的锁定块91,所述的后轮支架6内设有与锁定块91连接并能拉动锁定块91滑行的拉索92,所述的后轮支架6内还设有能使锁定块91复位的第二弹簧93。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位架10,所述的座位架10包括座位杆101,所述的座位杆101后部与前纵向杆1的上部或后撑杆3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的座位杆101的前部与前撑杆4之间设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连动杆102。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支架5上设有凸出块12,所述的凸出块12与后轮支架6之间设有底部撑杆13,所述的底部撑杆13一端与凸出块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轮支架6转动连接。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撑杆4上端转动连接有手推杆14,所述的拉索92穿过后轮支架6、后纵向杆2和前撑杆4后与手推杆14下部连接,从而使得手推杆14转动时得以拉动拉索92而使锁定块91滑行解锁。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纵向杆1上部或后撑杆3下部转动连接有靠背15,所述的座位杆101前端转动连接有腿部支撑杆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婴儿推车在折叠时,当锁定装置解锁以后通过折叠牵引机构使前轮支架向后转动和使后轮支架向前转动,在此过程中对前撑杆施加一定的向下压力,前纵向杆、后纵向杆、前撑杆和后撑杆均相对转动并在竖直方向上向下运动而靠近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整个折叠操作简单快捷。婴儿推车在展开状态时,前轮支架延伸了前纵向杆的长度,后轮支架延伸了后纵向杆的长度,因此,使得整个婴儿推车较高,使得婴儿推车的座位能够设置在较高的高度,确保婴儿推车具有高景观视野,也使用户在推着婴儿推车行走时与车内的婴幼儿很近,只需稍微弯腰就可以与婴幼儿互动,能很方便地照顾婴幼儿,更人性化;而婴儿推车在折叠时前轮支架向后转动,并且后轮支架向前转动,又使得婴儿推车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2、本技术的婴儿推车在折叠状态时,前轮与后轮到达相正对的位置。因此,婴儿推车在前撑杆与地面大致平行的折叠状态时,前轮与后轮并不是在竖直方向上的叠加状态,减小了婴儿推车折叠状态的厚度,使得婴儿推车折叠后体积小,更方便携带。3、本技术在折叠时通过踩踏转动杆上的踩踏部而使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时就通过牵引杆拉动前轮支架向后转动,而且在踩踩踏部时就通过第一弹簧顶压后轮支架的固定块而对后轮支架施加向前的力,使得后轮支架向前转动和前轮支架向后转动同时进行,整个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4、本技术的的座位架包括座位杆,座位杆后部与前纵向杆的上部或后撑杆的下部转动连接,座位杆的前部与前撑杆之间设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连动杆。因此,在婴儿推车折叠时,座位杆与连动杆也在各自转动连接的位置出现转动,使得座位架一起折叠,操作方便,折叠顺畅。5、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使座位保持较高的高度,并且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展开状态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一;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二;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折叠状态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部件的立体图;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部件的分解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2展开状态侧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2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立体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3展开状态侧视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3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部件的立体图;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4展开状态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婴儿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包括前纵向杆1和后纵向杆2,所述的前纵向杆1与后纵向杆2相互交叉并在交叉位置绕轴线B转动连接,所述的前纵向杆1上部绕轴线C转动连接有后撑杆3,所述的后纵向杆2上部绕轴线D转动连接有前撑杆4,所述的后撑杆3与前撑杆4绕轴线E转动连接,所述的前纵向杆1下部绕轴线F转动连接有前轮支架5,所述的前轮支架5上连接有前轮5a,所述的后纵向杆2下部绕轴线H转动连接有后轮支架6,所述的后轮支架6上连接有后轮6a,并且所述的前轮支架5与后轮支架6之间设有在婴儿推车需要折叠时能使前轮支架5向后转动并使后轮支架6向前转动而折叠的折叠牵引机构7。如图1至图4所示,婴儿推车在折叠时,当锁定装置解锁以后通过折叠牵引机构7使前轮支架5向后转动和使后轮支架6向前转动,在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纵向杆(1)和后纵向杆(2),所述的前纵向杆(1)与后纵向杆(2)相互交叉并在交叉位置转动连接,所述的前纵向杆(1)上部转动连接有后撑杆(3),所述的后纵向杆(2)上部转动连接有前撑杆(4),所述的后撑杆(3)与前撑杆(4)转动连接,所述的前纵向杆(1)下部转动连接有前轮支架(5),所述的前轮支架(5)上连接有前轮(5a),所述的后纵向杆(2)下部转动连接有后轮支架(6),所述的后轮支架(6)上连接有后轮(6a),并且所述的前轮支架(5)与后轮支架(6)之间设有在婴儿推车需要折叠时能使前轮支架(5)向后转动并使后轮支架(6)向前转动而折叠的折叠牵引机构(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纵向杆(1)和后纵向杆(2),所述的前纵向杆(1)与后纵向杆(2)相互交叉并在交叉位置转动连接,所述的前纵向杆(1)上部转动连接有后撑杆(3),所述的后纵向杆(2)上部转动连接有前撑杆(4),所述的后撑杆(3)与前撑杆(4)转动连接,所述的前纵向杆(1)下部转动连接有前轮支架(5),所述的前轮支架(5)上连接有前轮(5a),所述的后纵向杆(2)下部转动连接有后轮支架(6),所述的后轮支架(6)上连接有后轮(6a),并且所述的前轮支架(5)与后轮支架(6)之间设有在婴儿推车需要折叠时能使前轮支架(5)向后转动并使后轮支架(6)向前转动而折叠的折叠牵引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在婴儿推车折叠状态时,所述的前轮(5a)与后轮(6a)到达相正对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牵引机构(7)包括与后轮支架(6)转动连接的转动杆(72),所述的转动杆(72)与前轮支架(5)之间设有与二者转动连接并在转动杆(72)转动时能拉动前轮支架(5)向后转动的牵引杆(7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支架(5)上设有延伸部(71),所述的牵引杆(73)转动连接在延伸部(71)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支架(6)包括支架杆(61)和设置支架杆(61)一侧的固定块(62),所述的转动杆(72)上设有被踩踏时能使转动杆(72)转动的踩踏部(76),所述的固定块(62)与踩踏部(76)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启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智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