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毂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395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清洗装置,属于汽车清洗辅助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升降机构和设置在升降机构上的夹抱机构和清洗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底座、顶座、剪式升降架和联动组件,顶座和底座内部沿底板宽度方向均设置有两道平行的导轮槽;夹抱机构包括设置在顶座上横截面为矩形的夹抱座和设置在夹抱座上的第一夹抱臂和第二夹抱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快捷的清洗轮毂,提高了清洗工作效率,保证了轮毂的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轮毂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清洗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轮毂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通工具也发生了变化,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进入了千家万户。人们在购买了汽车后,对于汽车的清洗保养也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一些爱清洁干净的汽车使用者,更是对汽车的各个部分的清洁要求较高。人们在清洗汽车时一般采用水枪喷洗的方式进行,其流程是:先用喷枪对汽车冲洗一遍,然后再抹上清洁泡沫,然后再使用喷枪冲洗干净,最后擦干即可。但是对于汽车轮毂清洗时,基本是对于轮毂的外表面进行清洗,清洗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快捷的清洗轮毂,提高了清洗工作效率,保证了轮毂的清洁的汽车轮毂清洗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汽车轮毂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台和设置在所述底台上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喷水管、毛刷,用于清理车身,所述底台上设置有轮毂清洗装置,所述轮毂清洗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的夹抱机构和清洗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顶座、剪式升降架和联动组件,所述顶座和所述底座内部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均设置有两道平行的导轮槽;所述夹抱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座上的夹抱座和设置在所述夹抱座上的第一夹抱臂和第二夹抱臂。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夹抱座包括顶板、底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底板底面设置有L形支撑板A,所述顶板向外延伸设置有L形支撑板B,所述前侧板外侧宽度方向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夹抱臂和所述第二夹抱臂设置在所述L形支撑板A与所述前侧板之间;所述第一夹抱臂包括L形支撑臂A和设置在所述L形支撑臂A上的悬挑支撑臂A,所述L形支撑臂A由竖直支撑臂A和水平支撑臂A组成,所述水平支撑臂A远离所述竖直支撑臂A一端设置有齿条A,所述竖直支撑臂A外侧设置有所述悬挑支撑臂A;所述第二夹抱臂包括L形支撑臂B和设置在所述L形支撑臂B上的悬挑支撑臂B,所述L形支撑臂B由竖直支撑臂B和水平支撑臂B组成,所述水平支撑臂B远离所述竖直支撑臂B一端设置有齿条B;所述竖直支撑臂B外侧设置有所述悬挑支撑臂B。所述L形支撑臂A和所述L形支撑臂B内侧设置有与所述滑轨配合使用的滑轨滑块,所述竖直支撑臂A和所述竖直支撑臂B通过所述滑轨滑块固定在两侧所述滑轨上,所述水平支撑臂A通过所述滑轨滑块设置在上侧所述滑轨上,所述水平支撑臂B通过所述滑轨滑块设置在下侧所述滑轨上,所述前侧板上所述齿条A和所述齿条B之间设置有与所述齿条A和所述齿条B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前侧板上,所述前侧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夹抱臂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之间设置有电缸(所述电缸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在赘述),所述水平支撑臂A上设置有连接片,所述电缸的电推杆端头设置有推头,所述推头穿过所述开口连接在所述连接片上。所述电缸带动所述第一夹抱臂左右移动,通过所述齿条A、所述齿条B和所述齿轮的配合,所述第二夹抱臂与所述第一夹抱臂为相向运动。所述剪式升降架包括设置在所述顶座和所述底座之间的剪叉组件,所述顶座和所述底座之间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剪叉组件,所述剪叉组件包括呈X状铰接的内支撑杆和外支撑杆。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丝杆和滑块,所述丝杆一端穿过所述底座的外壁通过转轴固定在所述底座内部,所述丝杆另一端位于所述底座外侧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丝杆外围设置有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侧面、另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导轮槽内,所述顶座内部对应位置设置有所述滑块、所述固定杆、所述滚轮和穿过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顶座两端的滑杆,所述外支撑杆下端和所述内支撑杆上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内支撑杆的下端和所述外支撑杆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座和顶座内部,所述升降机构的所述底座底部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作用在于方便移动清洗装置。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固定圆盘、圆盘刷和行星齿轮组件,所述固定圆盘上设置有突出的圆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设置在所述L形支撑板A和所述L形支撑板B上,所述圆盘刷设置在所述固定圆盘中,所述圆盘刷四周所述固定圆盘上设置有环形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上设置有若干喷水孔,所述喷水孔喷水方向朝向所述圆盘刷的刷毛根部。所述行星齿轮组件包括中心齿轮、行星齿轮和环齿轮,所述夹抱座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圆台固定部位于所述圆台固定部内设置有所述中心齿轮,所述电机外围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电机护罩,所述圆盘刷上设置有若干圆形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贯穿所述圆盘刷的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圆盘刷背面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中心齿轮啮合的所述行星齿轮,所述转轴位与所述凹槽内一端设置有辅助圆盘刷,所述圆台固定部中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的环齿轮,所述电机带动所述所述中心齿轮转动,所述中心齿轮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在所述环齿轮的作用下,所述行星齿轮转动并带动所述圆盘刷和所述辅助圆盘刷转动。所述顶座侧面设置有分别控制所述电机和所述电缸的控制开关(所述电机和所述电缸与所述控制开关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在赘述)。车辆清洗时,将车辆停放在所述底台上,利用所述龙门架上的喷水管、毛刷对车身进行清洗,然后清洗轮毂,先将清洗装置移动到需要清洗的轮毂旁,根据轮毂高度调节清洗装置高度,打开所述控制开关,用所述夹抱机构将轮胎夹紧,将所述环形喷水管通水,打开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圆盘刷和所述辅助圆盘刷转动,清洗所述轮毂,清洗完后,还原所述夹抱装置,将所述清洗装置移动到下一个需要清洗的轮毂旁边进行清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快捷的清洗轮毂,提高了清洗工作效率,保证了轮毂的清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省略电机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省略顶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部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机构顶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夹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夹抱臂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夹抱臂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夹抱机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B部局部放大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夹抱机构俯视图省略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清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清洗机构省略圆盘刷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清洗机构省略固定圆盘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升降机构;101、底座;102、顶座;103、外支撑杆;104、内支撑杆;105、转动把手;106、丝杆;107、固定杆;108、滑块;109、导轮槽;110、滚轮;111、滑杆;2、夹抱机构;201、夹抱座;202、电机护罩;203、第一夹抱臂;204、第二夹抱臂;205、L形支撑板A;206、L形支撑板B;207、竖直支撑臂B;208、水平支撑臂B;209、齿条B;210、滑轨滑块;211、竖直支撑臂A;212、水平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轮毂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台和设置在所述底台上的龙门架,所述底台上设置有轮毂清洗装置,所述轮毂清洗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的夹抱机构和清洗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顶座、剪式升降架和联动组件,所述顶座和所述底座内部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均设置有两道平行的导轮槽;所述夹抱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座上的夹抱座和设置在所述夹抱座上的第一夹抱臂和第二夹抱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轮毂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台和设置在所述底台上的龙门架,所述底台上设置有轮毂清洗装置,所述轮毂清洗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的夹抱机构和清洗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顶座、剪式升降架和联动组件,所述顶座和所述底座内部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均设置有两道平行的导轮槽;所述夹抱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座上的夹抱座和设置在所述夹抱座上的第一夹抱臂和第二夹抱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抱座包括顶板、底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底板底面设置有L形支撑板A,所述顶板向外延伸设置有L形支撑板B,所述前侧板外侧宽度方向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夹抱臂和所述第二夹抱臂设置在所述L形支撑板A与所述前侧板之间;所述第一夹抱臂包括L形支撑臂A和设置在所述L形支撑臂A上的悬挑支撑臂A,所述L形支撑臂A由竖直支撑臂A和水平支撑臂A组成,所述水平支撑臂A远离所述竖直支撑臂A一端设置有齿条A,所述竖直支撑臂A外侧设置有所述悬挑支撑臂A;所述第二夹抱臂包括L形支撑臂B和设置在所述L形支撑臂B上的悬挑支撑臂B,所述L形支撑臂B由竖直支撑臂B和水平支撑臂B组成,所述水平支撑臂B远离所述竖直支撑臂B一端设置有齿条B;所述竖直支撑臂B外侧设置有所述悬挑支撑臂B。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轮毂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支撑臂A和所述L形支撑臂B内侧设置有与所述滑轨配合使用的滑轨滑块,所述竖直支撑臂A和所述竖直支撑臂B通过所述滑轨滑块固定在两侧所述滑轨上,所述水平支撑臂A通过所述滑轨滑块设置在上侧所述滑轨上,所述水平支撑臂B通过所述滑轨滑块设置在下侧所述滑轨上,所述前侧板上所述齿条A和所述齿条B之间设置有与所述齿条A和所述齿条B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前侧板上,所述前侧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夹抱臂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之间设置有电缸,所述水平支撑臂A上设置有连接片,所述电缸的电推杆端头设置有推头,所述推头穿过所述开口连接在所述连接片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亮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睿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