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365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包括基准面,用于与组装物的顶面抵靠,并限定组装物的上移;一组伸缩柱,位于所述基准面正下方,它们能够同步升降并且在组装物被基准面限定状态下,每个伸缩柱可对与其接触的组装物的单体的底面的不同位置施加上顶力。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通过一组伸缩柱可以与基准面配合,从而可以根据基准面的形状自动的调整每个单体的顶面的高度,既可以使它们的顶面平齐也可以具有一定的高度差或倾斜,从而便于进行后续的加工,该结构尤其适用于电芯模组与BUSBAR的焊接,一组伸缩柱可以使电芯模组的每个电芯能够与BUSBAR紧密贴合,进而能够有效的避免焊接时出现虚焊的情况,有利于充分保证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度调整装置,尤其是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各种组装物组装时,例如电芯模组加工时,经常需要使组成组装物的各单体的顶面平齐,从而便于后续的加工;而在另一些组装物加工时,经常需要使每个单体的顶面高度具有高度差以适应待组装件的底面形状,从而便于保证待组装件与各单体组装的贴合性,然而,现有的设备往往无法同时满足两种要求,具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包括基准面,用于与组装物的顶面抵靠,并限定组装物的上移;一组伸缩柱,位于所述基准面正下方,它们能够同步升降并且在组装物被基准面限定状态下,每个伸缩柱可对与其接触的组装物的单体的底面的不同位置施加上顶力。优选的,所述的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中,所述基准面由一组末端平齐的定位爪形成。优选的,所述的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中,每个所述定位爪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构件,它们相对的表面为钝角,且它们的间隙呈现为上大下小的形状。优选的,所述的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中,所述定位爪与支架绝缘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中,一组所述伸缩柱垂直设置于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其升降的气缸。优选的,所述的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中,每个所述伸缩柱包括顶杆及套装在顶杆的主圆柱下方的弹簧,所述顶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主圆柱的底面及安装板上的圆槽中。优选的,所述的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中,还包括使所述组装物整体升降的顶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方且连接驱动其升降的顶升装置,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一组供所述伸缩柱穿过的孔。优选的,所述的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中,所述顶升装置为顶升气缸,其活塞杆与所述安装板卡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通过一组伸缩柱可以与基准面配合,从而可以根据基准面的形状自动的调整每个单体的顶面的高度,既可以使它们的顶面平齐也可以具有一定的高度差或倾斜,从而便于进行后续的加工,该结构尤其适用于电芯模组与BUSBAR的焊接,一组伸缩柱可以使电芯模组的每个电芯能够与BUSBAR紧密贴合,进而能够有效的避免焊接时出现虚焊的情况,有利于充分保证焊接质量。本方案采用特制的定位爪,通过使构件之间的间隙呈现为上大下小的形状,从而能够增加后续的操作空间,尤其是进行焊接操作,进而为更加顺利的进行焊接操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采用特殊的绝缘结构,能够有效的实现金属定位爪与支架及其他金属部件的电绝缘,避免因设备漏电导致电芯模组损坏的问题,且便于在保证绝缘的前提小进行小空间的安装。顶板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电芯模组的整体抬升,并为电芯模组提供了充足的支撑,从而能够使电芯模组的每个电芯的底面平齐,进而为后续通过伸缩柱进行单个电芯的调整提供了保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中定位爪、支架及基板的组装状态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定位爪、支架及基板的组装状态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定位爪中单个构件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中绝缘件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中伸缩柱及顶板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揭示的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进行阐述,本实施例中以应用于电芯模组与BUSBAR的焊接为例,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一组定位爪1,一组所述定位爪1的末端平齐,从而形成限定组装物(电芯模组)上移的基准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基准面也可以不是平面而是曲面;一组伸缩柱2,能够同步升降并在组装物上的待组装物(BUSBAR)与定位爪1接触时分别对组装物的每个单体(电芯)的底面的不同位置施加上顶力并与所述定位爪1配合使各电芯的顶面(电极面)与所述BUSBAR紧贴;顶板5,使所述组装物整体升降,所述顶板5连接驱动其升降的顶升装置6,所述顶板5驱动所述组装物1整体上下移动。具体来看,如附图2-附图4所示,每个所述定位爪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构件11,所述构件11包括一体成型的竖板112及异形部113,所述异形部113整体呈现为直角梯形体,其直角侧面与所述竖板112连接,并且其短底面突出于所述竖板112,形成台阶状结构,从而便于在后续安装时进行快速定位,所述异形部113的末端具有缺口114,从而能够有效的与BUSBAR的表面结构相匹配。如附图2、附图4所示,两个构件11相对的表面111为钝角,且两个构件11的间隙呈现为上大下小的形状,它们的间隙形成焊接时的操作空间,由于它们的间隙呈现为上大下小的形状,因此在焊接时,可以减小激光入射角度,从而有利于降低激光焊接难度。如附图2、附图3所示,一组所述定位爪1设置于一支架4上,所述支架4设置于基板8上,所述支架4为一长方体镂空架,其上形成有四个长条孔41,每个定位爪1的两个构件11对称的安装在所述长条孔41的两侧,从而一组所述定位爪1呈四排分布,并且每个构件11与所述支架4绝缘连接。详细绝缘连接方式是通过绝缘件3及螺栓、螺母实现,即如附图2所示,每个所述构件11的竖板112上形成有至少4个具有高度差的沉孔115,每个所述沉孔115中嵌装有一绝缘套(图中未示出),所述支架4上设置有与所述沉孔115匹配的绝缘孔(例如在通孔中设置绝缘套或通孔内壁涂覆绝缘材料);如附图5所示,所述绝缘件3包括一体成型的套筒部31及凹槽部32,所述套筒部31的连接孔311的孔径与所述沉孔115中绝缘套的孔径相同,所述凹槽部32的槽口的宽度大于所述沉孔115的孔径。在将构件11连接到所述支架4上时,可通过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绝缘套、支架4上的绝缘孔及所述绝缘件3上的连接孔311并延伸到所述凹槽部32,然后通过螺母(图中未示出)连接即可,螺母位于所述凹槽部32中可以有效的节约安装空间,从而使得两排定位爪之间的间隙满足焊接点位置的要求。同时构件11形成的台阶状结构,一来便于在后续安装时进行快速定位,二来,在构件11与物体抵靠时,台阶区域能够有效的抵靠在所述支架4上以提供支撑,避免构件11以其与支架连接4的螺栓为支撑,从而避免对绝缘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面,用于与组装物的顶面抵靠,并限定组装物的上移;一组伸缩柱(2),位于所述基准面正下方,它们能够同步升降并且在组装物被基准面限定状态下,每个伸缩柱(2)可对与其接触的组装物的单体的底面的不同位置施加上顶力。

【技术特征摘要】
1.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面,用于与组装物的顶面抵靠,并限定组装物的上移;一组伸缩柱(2),位于所述基准面正下方,它们能够同步升降并且在组装物被基准面限定状态下,每个伸缩柱(2)可对与其接触的组装物的单体的底面的不同位置施加上顶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面由一组末端平齐的定位爪(1)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爪(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构件(11),它们相对的表面(111)为钝角,且它们的间隙呈现为上大下小的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爪(1)与支架(4)绝缘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组装物中单体顶面高度的自适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伟韩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巨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