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丛凤文专利>正文

一种活血化瘀透皮蒸骨的配方药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063487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血化瘀透皮蒸骨的配方药,包括基础膏和药面,其配料比例为基础膏∶药面=10∶1,所述基础膏为蜂蜡,药面由风湿药、发散风寒药、利水渗湿药、补阳药、补气药、补血药和活血止痛逐瘀药磨粉得到,所述风湿药由独活、木瓜、威灵仙、姜活、白芷或伸筋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发散风寒药由麻黄、桂枝、肉桂、细辛、防风、高良姜、桑枝、丁香或大茴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配方药由基础膏和药面组成,且基础膏为蜂蜡,药面由风湿药、发散风寒药、利水渗湿药、补阳药、补气药、补血药和活血止痛逐瘀药磨粉得到,可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且能使药效能很快的穿透皮肤并到达病灶,有效提高了其疗效。

A Formula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by Transdermal Steaming Bo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scription medicine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removing blood stasis, transdermal bone steaming, including base ointment and medicinal surface, whose proportions are base ointment: medicinal surface=10:1, and the basic ointment is beeswax. The medicinal surface is obtained from rheumatism medicine, dispersing wind-cold medicine, diuresis and dampness-permeating medicine, yang-tonifying medicine, Qi-Tonifying medicine, blood-tonifying medicine and grinding powder of blood-activating, pain-relieving and stasis-removing medicine. The rheumatism medicine is obtained from Duhuo, papaya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or Herba Longitudinalis is one or more of the constituents of Ephedra, Cinnamon Branch, Cinnamon, Asarum, Fangfeng, Alpinia officinalis, Mulberry Branch, Clove or Fennel. The prescription medicine of the invention is composed of basic ointment and medicinal surface, and the basic ointment is beeswax. The medicinal surface is obtained by rheumatism medicine, dispersing wind-cold medicine, diuresis and dampness medicine, yang-tonifying medicine, Qi-Tonifying medicine, blood-tonifying medicine and Blood-activating and pain-relieving and stasis-removing medicine grinding powder, which can play the effect of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and can make the medicinal efficacy penetrate the skin quickly and reach the focus of the diseas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its curativ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血化瘀透皮蒸骨的配方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膏药
,具体为一种活血化瘀透皮蒸骨的配方药。
技术介绍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病人常为一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当人们在骨折时,身体的其他地方一般都会伴随有淤青,但现有的治疗淤青的药物其效果不理想,从而无法快速对人们进行治疗,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活血化瘀透皮蒸骨的配方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血化瘀透皮蒸骨的配方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血化瘀透皮蒸骨的配方药,包括基础膏和药面,其配料比例为基础膏∶药面=10∶1,所述基础膏为蜂蜡,药面由风湿药、发散风寒药、利水渗湿药、补阳药、补气药、补血药和活血止痛逐瘀药磨粉得到。优选的,所述风湿药由独活、木瓜、威灵仙、姜活、白芷或伸筋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发散风寒药由麻黄、桂枝、肉桂、细辛、防风、高良姜、桑枝、丁香或大茴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利水渗湿药由茯苓、泽泻、车前子、金钱草或冬瓜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补阳药由胡桃、菟丝子、杜仲或巴戰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补气药由白术、黄精、党参或山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补血药由生地、熟地、鸡血藤或当归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活血止痛逐瘀药由川芎、红花、乳香、没药或延胡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优选的,所述风湿药由威灵仙,姜活和白芷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威灵仙15~22份;姜活13~20份;白芷7~15份;发散风寒药由麻黄、桂枝、细辛和防风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麻黄7~12份;桂枝7~12份;细辛2~10份;防风7~15份;利水渗湿药由茯苓,泽泻和车前子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茯苓9~16份;泽泻5~12份;车前子3~9份;补阳药由菟丝子和杜仲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菟丝子7~12份;杜仲10~16份;补气药由白术和党参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白术7~15份;党参1~5份;补血药由鸡血藤和当归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鸡血藤5~12份;当归2~9份;活血止痛逐瘀药由川芎、红花、乳香和没药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川芎9~16份;红花7~15份;乳香5~12份;没药2~10份。优选的,所述配方药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A、将中药磨成面:采用研磨机将风湿药、发散风寒药、利水渗湿药、补阳药、补气药、补血药和活血止痛逐瘀药分别倒入研磨机内进行研磨处理;B、混合加热:将蜂蜡先放入加热容器内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加入中药粉进行混合搅拌处理;C、贴标: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物采用灌浆机装入包装盒内,然后在包装盒的外表面贴设标签。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中药粉研磨后需要对其进行筛选处理,并将筛选不合格的中药粉通过筛网进行筛选,且筛网的目数为200~800目之间。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的加热容器为50升的不锈钢锅,采用外置加热器进行加热,且外置加热器为微波加热器、红外线加热器或燃气灶中的一种,同时控制加热温度在80~90℃之间,加热时间在20~30min之间,搅拌时间控制在7~12min之间。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的灌浆量为500~1000g,包装盒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且在混合物的温度降到60℃后进行灌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配方药由基础膏和药面组成,且基础膏为蜂蜡,药面由风湿药、发散风寒药、利水渗湿药、补阳药、补气药、补血药和活血止痛逐瘀药磨粉得到,可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且能使药效能很快的穿透皮肤并到达病灶,有效提高了其疗效。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活血化瘀透皮蒸骨的配方药,包括基础膏和药面,其配料比例为基础膏∶药面=10∶1,基础膏为蜂蜡,药面由风湿药、发散风寒药、利水渗湿药、补阳药、补气药、补血药和活血止痛逐瘀药磨粉得到,可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且能使药效能很快的穿透皮肤并到达病灶,有效提高了其疗效。风湿药由独活、木瓜、威灵仙、姜活、白芷或伸筋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发散风寒药由麻黄、桂枝、肉桂、细辛、防风、高良姜、桑枝、丁香或大茴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利水渗湿药由茯苓、泽泻、车前子、金钱草或冬瓜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补阳药由胡桃、菟丝子、杜仲或巴戰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补气药由白术、黄精、党参或山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补血药由生地、熟地、鸡血藤或当归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活血止痛逐瘀药由川芎、红花、乳香、没药或延胡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风湿药由威灵仙,姜活和白芷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威灵仙16~18份;姜活15~17份;白芷10~12份;发散风寒药由麻黄、桂枝、细辛和防风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麻黄8~10份;桂枝7~9份;细辛5~7份;防风8~10份;利水渗湿药由茯苓,泽泻和车前子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茯苓12~14份;泽泻7~9份;车前子5~7份;补阳药由菟丝子和杜仲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菟丝子8~10份;杜仲12~14份;补气药由白术和党参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白术9~11份;党参2~4份;补血药由鸡血藤和当归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鸡血藤7~9份;当归5~7份;活血止痛逐瘀药由川芎、红花、乳香和没药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川芎11~13份;红花9~11份;乳香7~9份;没药5~7份。配方药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A、将中药磨成面:采用研磨机将风湿药、发散风寒药、利水渗湿药、补阳药、补气药、补血药和活血止痛逐瘀药分别倒入研磨机内进行研磨处理;B、混合加热:将蜂蜡先放入加热容器内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加入中药粉进行混合搅拌处理;C、贴标: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物采用灌浆机装入包装盒内,然后在包装盒的外表面贴设标签。步骤A中,中药粉研磨后需要对其进行筛选处理,并将筛选不合格的中药粉通过筛网进行筛选,且筛网的目数为200目。步骤B中的加热容器为50升的不锈钢锅,采用外置加热器进行加热,且外置加热器为微波加热器、红外线加热器或燃气灶中的一种,同时控制加热温度为80℃,加热时间为30min,搅拌时间控制为7min。步骤C中的灌浆量为500~1000g,包装盒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且在混合物的温度降到60℃后进行灌装。实施例二:一种活血化瘀透皮蒸骨的配方药,包括基础膏和药面,其配料比例为基础膏∶药面=10∶1,基础膏为蜂蜡,药面由风湿药、发散风寒药、利水渗湿药、补阳药、补气药、补血药和活血止痛逐瘀药磨粉得到,可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且能使药效能很快的穿透皮肤并到达病灶,有效提高了其疗效。风湿药由独活、木瓜、威灵仙、姜活、白芷或伸筋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发散风寒药由麻黄、桂枝、肉桂、细辛、防风、高良姜、桑枝、丁香或大茴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利水渗湿药由茯苓、泽泻、车前子、金钱草或冬瓜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补阳药由胡桃、菟丝子、杜仲或巴戰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补气药由白术、黄精、党参或山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补血药由生地、熟地、鸡血藤或当归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活血止痛逐瘀药由川芎、红花、乳香、没药或延胡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风湿药由威灵仙,姜活和白芷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威灵仙17份;姜活16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血化瘀透皮蒸骨的配方药,包括基础膏和药面,其配料比例为基础膏∶药面=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膏为蜂蜡,药面由风湿药、发散风寒药、利水渗湿药、补阳药、补气药、补血药和活血止痛逐瘀药磨粉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血化瘀透皮蒸骨的配方药,包括基础膏和药面,其配料比例为基础膏∶药面=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膏为蜂蜡,药面由风湿药、发散风寒药、利水渗湿药、补阳药、补气药、补血药和活血止痛逐瘀药磨粉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血化瘀透皮蒸骨的配方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湿药由独活、木瓜、威灵仙、姜活、白芷或伸筋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发散风寒药由麻黄、桂枝、肉桂、细辛、防风、高良姜、桑枝、丁香或大茴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利水渗湿药由茯苓、泽泻、车前子、金钱草或冬瓜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补阳药由胡桃、菟丝子、杜仲或巴戰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补气药由白术、黄精、党参或山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补血药由生地、熟地、鸡血藤或当归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活血止痛逐瘀药由川芎、红花、乳香、没药或延胡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血化瘀透皮蒸骨的配方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湿药由威灵仙,姜活和白芷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威灵仙15~22份;姜活13~20份;白芷7~15份;发散风寒药由麻黄、桂枝、细辛和防风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麻黄7~12份;桂枝7~12份;细辛2~10份;防风7~15份;利水渗湿药由茯苓,泽泻和车前子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茯苓9~16份;泽泻5~12份;车前子3~9份;补阳药由菟丝子和杜仲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菟丝子7~12份;杜仲10~16份;补气药由白术和党参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白术7~15份;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凤文丛胜婧
申请(专利权)人:丛凤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