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丛凤文专利>正文

定向波动共振经络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850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定向波动共振经络仪,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内的经络仪本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开口,经络仪本体上设有三个显示器和四个接口,壳体内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与经络仪本体固定连接,且隔板的一侧设有两个卡条,两个卡条均位于经络仪本体的上方,且两个卡条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四个半圆形卡槽,半圆形卡槽与对应的接口相适配,隔板靠近经络仪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简单的转动动作就能快速的对治疗探头的插头进行夹持并固定,有效的避免了插头松动,保证接触良好,有利于治疗工作的进行,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Directional wave resonance meridian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向波动共振经络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定向波动共振经络仪。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大量的医疗设备被研发出来,尤其是基于中医理论的治疗设备,定向波动共振经络仪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主要用于对各种职业病进行治疗,如肌肉劳损、酸胀和疼痛,能够快速的疏通病灶的经脉,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6979733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中医经络定向射频导入理疗仪,所述中医经络定向射频导入理疗仪包括底壳、机身、顶壳、显示屏、两个挂壳、两个支架、若干贴片、多个轮子及控制系统,多个所述轮子连接所述底壳的底面,所述机身设于所述底壳上,所述顶壳设于所述机身上,所述控制系统设有所述机身内,所述显示屏通过挂板设于所述顶壳上,两个所述挂壳分别设于所述顶壳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架分别设于所述顶壳的两侧,所述支架在顶壳的侧面置于所述挂壳上方,若干所述贴片分别设于两个所述挂壳内。节约了操作时间,降低了设备噪音,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现有技术中,定向波动共振经络仪的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其不具有线夹机构,不能很好的固定治疗探头的插头,容易导致插头松动或接触不良,不利于治疗,为此,提出一种定向波动共振经络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定向波动共振经络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定向波动共振经络仪,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内的经络仪本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开口,经络仪本体上设有三个显示器和四个接口,壳体内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与经络仪本体固定连接,且隔板的一侧设有两个卡条,两个卡条均位于经络仪本体的上方,且两个卡条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四个半圆形卡槽,半圆形卡槽与对应的接口相适配,隔板靠近经络仪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一侧延伸至对应的第一滑槽外,且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槽外的一侧与对应的卡条固定连接,第一滑块上开设有螺纹通孔,两个第一滑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第一通孔,两个螺纹通孔内螺纹安装有同一个丝杆,丝杆转动安装在第一通孔内,隔板上开设有腔体,腔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对应的第一滑槽连通,丝杆的底端延伸至腔体内并焊接有蜗轮,腔体远离经络仪本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靠近经络仪本体的一端延伸至腔体内并焊接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优选的,所述壳体上铰接有盖体,且壳体上设有提手,远离隔板的接口为超声波输出接口。优选的,位于上方的第一滑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凹槽,丝杆的顶端延伸至凹槽内,且丝杆转动安装在凹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远离经络仪本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靠近经络仪本体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滑槽内并焊接在对应的第一滑块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内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丝杆上。优选的,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转动安装有环形卡块,环形卡块固定套设在转轴上,转轴远离经络仪本体的一端延伸至第三通孔外并焊接有转动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块、转轴、第三通孔、蜗杆、蜗轮、腔体、丝杆、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螺纹通孔相配合,转动转动块,转动块带动转轴在第三通孔内转动,转轴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在腔体内转动,蜗轮带动丝杆在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内同时转动,丝杆被带动在两个螺纹通孔内转动,通过丝杆、第一滑块、第一滑槽、卡条、半圆形卡槽和接口相配合,丝杆带动两个第一滑块分别在对应的第一滑槽内滑动并相互靠近,两个第一滑块带动两个卡条相互靠近,半圆形卡槽靠近对应的接口,两个对应的半圆形卡槽对治疗探头的插头进行夹持并固定,随后就可以进行治疗了。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简单的转动动作就能快速的对治疗探头的插头进行夹持并固定,有效的避免了插头松动,保证接触良好,有利于治疗工作的进行,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经络仪本体;3、显示器;4、接口;5、隔板;6、卡条;7、半圆形卡槽;8、第一滑块;9、第一滑槽;10、螺纹通孔;11、第一通孔;12、丝杆;13、腔体;14、第二通孔;15、蜗轮;16、第三通孔;17、转轴;18、蜗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定向波动共振经络仪,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的经络仪本体2,壳体1的顶部设有开口,经络仪本体2上设有三个显示器3和四个接口4,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隔板5,隔板5与经络仪本体2固定连接,且隔板5的一侧设有两个卡条6,两个卡条6均位于经络仪本体2的上方,且两个卡条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四个半圆形卡槽7,半圆形卡槽7与对应的接口4相适配,隔板5靠近经络仪本体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9,第一滑槽9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8,第一滑块8的一侧延伸至对应的第一滑槽9外,且第一滑块8位于第一滑槽9外的一侧与对应的卡条6固定连接,第一滑块8上开设有螺纹通孔10,两个第一滑槽9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第一通孔11,两个螺纹通孔10内螺纹安装有同一个丝杆12,丝杆12转动安装在第一通孔11内,隔板5上开设有腔体13,腔体1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与对应的第一滑槽9连通,丝杆12的底端延伸至腔体13内并焊接有蜗轮15,腔体13远离经络仪本体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6,第三通孔16内转动安装有转轴17,转轴17靠近经络仪本体2的一端延伸至腔体13内并焊接有蜗杆18,蜗杆18与蜗轮15啮合;壳体1上铰接有盖体,且壳体1上设有提手,远离隔板5的接口4为超声波输出接口,位于上方的第一滑槽9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凹槽,丝杆12的顶端延伸至凹槽内,且丝杆12转动安装在凹槽内,第一滑槽9远离经络仪本体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靠近经络仪本体2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滑槽9内并焊接在对应的第一滑块8上,第一通孔11内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丝杆12上,第三通孔16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转动安装有环形卡块,环形卡块固定套设在转轴17上,转轴17远离经络仪本体2的一端延伸至第三通孔16外并焊接有转动块,通过转动块、转轴17、第三通孔16、蜗杆18、蜗轮15、腔体13、丝杆12、第二通孔14、第一通孔11和螺纹通孔10相配合,转动转动块,转动块带动转轴17在第三通孔16内转动,转轴17带动蜗杆18转动,蜗杆18带动蜗轮15在腔体13内转动,蜗轮15带动丝杆12在第二通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定向波动共振经络仪,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的经络仪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开口,经络仪本体(2)上设有三个显示器(3)和四个接口(4),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隔板(5),隔板(5)与经络仪本体(2)固定连接,且隔板(5)的一侧设有两个卡条(6),两个卡条(6)均位于经络仪本体(2)的上方,且两个卡条(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四个半圆形卡槽(7),半圆形卡槽(7)与对应的接口(4)相适配,隔板(5)靠近经络仪本体(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9),第一滑槽(9)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8),第一滑块(8)的一侧延伸至对应的第一滑槽(9)外,且第一滑块(8)位于第一滑槽(9)外的一侧与对应的卡条(6)固定连接,第一滑块(8)上开设有螺纹通孔(10),两个第一滑槽(9)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第一通孔(11),两个螺纹通孔(10)内螺纹安装有同一个丝杆(12),丝杆(12)转动安装在第一通孔(11)内,隔板(5)上开设有腔体(13),腔体(1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与对应的第一滑槽(9)连通,丝杆(12)的底端延伸至腔体(13)内并焊接有蜗轮(15),腔体(13)远离经络仪本体(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6),第三通孔(16)内转动安装有转轴(17),转轴(17)靠近经络仪本体(2)的一端延伸至腔体(13)内并焊接有蜗杆(18),蜗杆(18)与蜗轮(15)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定向波动共振经络仪,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的经络仪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开口,经络仪本体(2)上设有三个显示器(3)和四个接口(4),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隔板(5),隔板(5)与经络仪本体(2)固定连接,且隔板(5)的一侧设有两个卡条(6),两个卡条(6)均位于经络仪本体(2)的上方,且两个卡条(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四个半圆形卡槽(7),半圆形卡槽(7)与对应的接口(4)相适配,隔板(5)靠近经络仪本体(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9),第一滑槽(9)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8),第一滑块(8)的一侧延伸至对应的第一滑槽(9)外,且第一滑块(8)位于第一滑槽(9)外的一侧与对应的卡条(6)固定连接,第一滑块(8)上开设有螺纹通孔(10),两个第一滑槽(9)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第一通孔(11),两个螺纹通孔(10)内螺纹安装有同一个丝杆(12),丝杆(12)转动安装在第一通孔(11)内,隔板(5)上开设有腔体(13),腔体(1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与对应的第一滑槽(9)连通,丝杆(12)的底端延伸至腔体(13)内并焊接有蜗轮(15),腔体(13)远离经络仪本体(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凤文丛胜婧
申请(专利权)人:丛凤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