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用提取药液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3342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用提取药液过滤器,属于药物过滤工具技术领域。广口筒内壁设有一圈内挡圈,内挡圈上设有过滤网圈,广口筒底部螺纹旋入筒套,筒套内设有圆锥罩,圆锥罩上开设有数个过滤孔,漏斗筒顶部螺纹旋入筒套底部,漏斗筒外壁设有一圈外挡圈,外挡圈下方设有套在漏斗筒上的固定圈,固定圈侧壁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上放置有位于漏斗筒底端下方的储液桶,其中,漏斗筒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铰接有底盖,底盖上开设有圆形镂空区,底盖的圆形镂空区上设有一圈橡胶条,底盖侧壁设有卡块,底盖上的卡块通过与漏斗筒侧壁另一侧的挂钩配合将漏斗筒底端盖住,在漏斗筒底端和底盖顶端间夹有过滤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用提取药液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用提取药液过滤器,属于药物过滤工具

技术介绍
基础实验研究中提取的药液,尤其是中药提取液,经常需要进行过滤,而常用的提取药液过滤的方法是用多次纱布或滤纸过滤,但这种过滤方式的过滤效果较差,无法过滤掉大颗粒的药渣,如果折叠多层后,又经常容易堵塞,耗时费力,且每次过滤都会消耗大量的纱布,十分浪费,对药液也有很大的耗损,整个过程操作复杂,效率低的同时,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用提取药液过滤器,采用多层过滤,分离大小颗粒药物杂质,防止堵塞,缩短过滤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可清洗后反复使用,节约使用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用提取药液过滤器,包括广口筒、内挡圈、过滤网圈、提手、筒套、圆锥罩、漏斗筒、外挡圈、固定圈、立柱、底座、固定座、底盖、挂钩、过滤带和储液桶,广口筒为顶端向外张开的上下无封盖的圆柱筒体,广口筒内壁设有一圈内挡圈,内挡圈上设有过滤网圈,过滤网圈有不锈钢的金属丝编制成,在过滤网圈上设有提手,广口筒底端外壁设有外螺纹,广口筒底部螺纹旋入筒套,筒套内设有圆锥罩,圆锥罩上开设有数个过滤孔,筒套内壁底端设有内螺纹,漏斗筒顶部螺纹旋入筒套底部,漏斗筒外壁设有一圈外挡圈,外挡圈下方设有套在漏斗筒上的固定圈,固定圈侧壁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上放置有位于漏斗筒底端下方的储液桶,其中,漏斗筒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铰接有底盖,底盖上开设有圆形镂空区,底盖的圆形镂空区上设有一圈橡胶条,底盖侧壁设有卡块,底盖上的卡块通过与漏斗筒侧壁另一侧的挂钩配合将漏斗筒底端盖住,在漏斗筒底端和底盖顶端间夹有过滤带,过滤带为带状的高分子纤维过滤棉制成,其带宽大于漏斗筒底端开口直径,使用后将其剪断使用剩余部分即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实验用提取药液过滤器采用多层过滤,分离大小颗粒药物杂质,防止堵塞,缩短过滤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可清洗后反复使用,节约使用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剖视图。图中标号:1、广口筒,2、内挡圈,3、过滤网圈,4、提手,5、筒套,6、圆锥罩,7、过滤孔,8、漏斗筒,9、外挡圈,10、固定圈,11、立柱,12、底座,13、固定座,14、底盖,15、挂钩,16、过滤带,17、储液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实验用提取药液过滤器,包括广口筒1、内挡圈2、过滤网圈3、提手4、筒套5、圆锥罩6、漏斗筒8、外挡圈9、固定圈10、立柱11、底座12、固定座13、底盖14、挂钩15、过滤带16和储液桶17,广口筒1为顶端向外张开的上下无封盖的圆柱筒体,广口筒1内壁设有一圈内挡圈2,内挡圈2上设有过滤网圈3,过滤网圈3有不锈钢的金属丝编制成,在过滤网圈3上设有提手4,广口筒1底端外壁设有外螺纹,广口筒1底部螺纹旋入筒套5,筒套5内设有圆锥罩6,圆锥罩6上开设有数个过滤孔7,筒套5内壁底端设有内螺纹,漏斗筒8顶部螺纹旋入筒套5底部,漏斗筒8外壁设有一圈外挡圈9,外挡圈9下方设有套在漏斗筒8上的固定圈10,固定圈10侧壁固定连接有立柱11,立柱11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2,底座12上放置有位于漏斗筒8底端下方的储液桶17,其中,漏斗筒8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3,固定座13上铰接有底盖14,底盖14上开设有圆形镂空区,底盖14的圆形镂空区上设有一圈橡胶条,底盖14侧壁设有卡块,底盖14上的卡块通过与漏斗筒8侧壁另一侧的挂钩15配合将漏斗筒8底端盖住,在漏斗筒8底端和底盖14顶端间夹有过滤带16,过滤带16为带状的高分子纤维过滤棉制成,其带宽大于漏斗筒8底端开口直径,使用后将其剪断使用剩余部分即可。将需要提取的药液倒入广口筒1内,药液通过过滤网圈3进行第一次过滤,将大颗粒杂质分离,药液进入圆锥罩6,中颗粒药液被阻挡在圆锥罩6外,沿圆锥罩6外壁滑落至圆锥罩6根部,防止堵塞,药液可从圆锥罩6顶部过滤孔7留向下方,进入漏斗筒8内后,在底端过滤带16的过滤下,流入储液桶17,过滤完成,再次使用时,打开挂钩15翻开底盖14,拿出过滤带16,将使用过的位置剪断或撕掉,在安装后进行使用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用提取药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广口筒(1)、内挡圈(2)、过滤网圈(3)、提手(4)、筒套(5)、圆锥罩(6)、漏斗筒(8)、外挡圈(9)、固定圈(10)、立柱(11)、底座(12)、固定座(13)、底盖(14)、挂钩(15)、过滤带(16)和储液桶(17),广口筒(1)为顶端向外张开的上下无封盖的圆柱筒体,广口筒(1)内壁设有一圈内挡圈(2),内挡圈(2)上设有过滤网圈(3),过滤网圈(3)有不锈钢的金属丝编制成,在过滤网圈(3)上设有提手(4),广口筒(1)底端外壁设有外螺纹,广口筒(1)底部螺纹旋入筒套(5),筒套(5)内设有圆锥罩(6),圆锥罩(6)上开设有数个过滤孔(7),筒套(5)内壁底端设有内螺纹,漏斗筒(8)顶部螺纹旋入筒套(5)底部,漏斗筒(8)外壁设有一圈外挡圈(9),外挡圈(9)下方设有套在漏斗筒(8)上的固定圈(10),固定圈(10)侧壁固定连接有立柱(11),立柱(11)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2),底座(12)上放置有位于漏斗筒(8)底端下方的储液桶(17),其中,漏斗筒(8)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3),固定座(13)上铰接有底盖(14),底盖(14)上开设有圆形镂空区,底盖(14)的圆形镂空区上设有一圈橡胶条,底盖(14)侧壁设有卡块,底盖(14)上的卡块通过与漏斗筒(8)侧壁另一侧的挂钩(15)配合将漏斗筒(8)底端盖住,在漏斗筒(8)底端和底盖(14)顶端间夹有过滤带(16),过滤带(16)为带状的高分子纤维过滤棉制成,其带宽大于漏斗筒(8)底端开口直径,使用后将其剪断使用剩余部分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用提取药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广口筒(1)、内挡圈(2)、过滤网圈(3)、提手(4)、筒套(5)、圆锥罩(6)、漏斗筒(8)、外挡圈(9)、固定圈(10)、立柱(11)、底座(12)、固定座(13)、底盖(14)、挂钩(15)、过滤带(16)和储液桶(17),广口筒(1)为顶端向外张开的上下无封盖的圆柱筒体,广口筒(1)内壁设有一圈内挡圈(2),内挡圈(2)上设有过滤网圈(3),过滤网圈(3)有不锈钢的金属丝编制成,在过滤网圈(3)上设有提手(4),广口筒(1)底端外壁设有外螺纹,广口筒(1)底部螺纹旋入筒套(5),筒套(5)内设有圆锥罩(6),圆锥罩(6)上开设有数个过滤孔(7),筒套(5)内壁底端设有内螺纹,漏斗筒(8)顶部螺纹旋入筒套(5)底部,漏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博李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