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紫外线高刚性双层乳液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316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2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紫外线高刚性双层乳液瓶及其制备方法,是针对现有同类产品的中圈结构较难省略,自动化生产不便,较难采用防紫外线高刚性材料生产制备的技术问题而设计。其要点是该双层乳液瓶的外瓶一侧周面端角设有开口孔,开口孔对应处的内瓶端角周面露出外瓶的开口孔;内瓶的瓶口一端肩部设有向外凸起的肩沿边,外瓶的瓶口处内径设有扣位筋,内瓶的肩沿边与外瓶的扣位筋扣合;泵芯组立的内塞盖外径裙边处圈槽与大圈内径凸起的中间圈径扣合,内瓶的瓶口外螺纹与大圈的中间圈径下方内螺纹连接,并相抵锁紧内塞盖裙边与内瓶瓶口之间的垫片,头帽的外径设有氧化铝按帽,大圈的外径设有氧化铝泵套,内瓶和外瓶采用防紫外线高刚性的树脂材料制备。

Anti ultraviolet and high rigidity double layer emulsion bottl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紫外线高刚性双层乳液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乳液瓶,是一种防紫外线高刚性双层乳液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乳液瓶是一种用于放置乳液的容器,主要用于化妆品乳液的盛放。现有一下乳液瓶的,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620206414.4,授权公告日2016.08.17,技术名称“一种新型乳液塑料瓶盖”;该乳液塑料瓶盖通过按压盖包括按压盖本体以及可伸缩喷柱;所述按压盖本体外侧铰接有用于封住可伸缩喷柱的防尘盖,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可伸缩喷柱缩入按压盖本体内并用防尘盖盖住,防尘不易脏,且所述泵体与乳液瓶之间安装有密封圈以及泵体底部内安装有活动开关件可有效的防止运输过程中颠簸易漏。但上述产品和同类产品较难自动化生产,同时现有双层乳液瓶应用于日化包装护肤品中,此类乳液瓶外观面主要分为三层:外罩、中圈、外瓶,中圈结构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使自动化生产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防紫外线高刚性双层乳液瓶及其制备方法,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的中圈结构较难省略,自动化生产较为不便,部件较难采用防紫外线高刚性材料生产制备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紫外线高刚性双层乳液瓶,该双层乳液瓶包括外罩、喷嘴、头帽、大圈、垫片、泵芯组立、内瓶、外瓶和吸管,所述泵芯组立通过大圈固定于内瓶的瓶口,内瓶的瓶口与泵芯组立的连接处设有垫片,泵芯组立的阀杆伸出大圈,阀杆的伸出端设有头帽,头帽一侧的出液口处设有喷嘴,外瓶的喷嘴端外径设有外罩;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外瓶的一侧周面端角设有开口孔,开口孔对应处的内瓶端角周面露出外瓶的开口孔;内瓶的瓶口一端肩部设有向外凸起的肩沿边,外瓶的瓶口处内径设有扣位筋,内瓶的肩沿边与外瓶的扣位筋扣合;泵芯组立的内塞盖外径裙边处圈槽与大圈内径凸起的中间圈径扣合,内瓶的瓶口外螺纹与大圈的中间圈径下方内螺纹连接,并相抵锁紧内塞盖裙边与内瓶瓶口之间的垫片。该双层乳液瓶不同于常规乳液瓶,外观只有外罩和外瓶两层,取消了常规配合的中圈部件,即该双层乳液瓶为内外瓶双层结构,内瓶的肩沿边设计成扣位结构与外瓶的扣位筋扣位相配合,取消了常规配合的中圈部件,在取消中圈部件的情况下,依然能满足配合要求及功能,不仅节省成本,且美观大气。所述外瓶的一侧扣位筋中间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对应内瓶的肩沿边设有凸起的中间筋,内瓶的肩沿边与外瓶的扣位筋扣合的同时,外瓶的导向槽与内瓶的中间筋扣合。从而使外瓶和内瓶定位扣合更准确,进一步简化,便于自动化生产和装配。所述头帽的外径设有氧化铝按帽,大圈的外径设有氧化铝泵套。上述结构使头帽、大圈的外形更美观大气,配合更紧密。所述泵芯组立的内塞盖内圈径伸入泵体内,并扣合于泵体,泵体内的阀针套入活塞,阀针伸出泵体、内塞盖后,与套入内塞盖的阀杆扣合,活塞位于内塞盖的内圈径与阀针的针头之间,内塞盖的顶部圈台与阀杆的顶部圈径之间设有弹簧,内塞盖的顶部圈台与阀杆套合处设有凸起的密封圈径,头帽顶部内径的进液口与阀杆的顶部内径孔扣合,头帽进液口外径的外圈径套入大圈中间圈径上方的腔室内,泵体内的吸管套合处设有弹套。上述为泵芯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便于泵芯组立与该双层乳液瓶之间的自动化装配生产。所述内瓶和外瓶采用防紫外线高刚性的树脂材料制备,所述树脂材料的原材组分配比为:改性聚乙烯80-90份,光稳定剂0.15-0.3份,抗氧化剂0.05-0.15份,抗静电剂0.05-0.15份,流变改性剂0.05-0.1份;所述改性聚乙烯以乙烯为原料、1-丁烯、氧化石墨烯、纳米空心氧化铝为共聚单体、氢气为链转移剂、采用SLC-S催化剂,氯化二乙基铝和三正己基铝作为助催化剂,通过气相工艺聚合而成;其中,1-丁烯与乙烯的摩尔比为0.30-0.33,氧化石墨烯与1-丁烯的摩尔比为0.1,纳米空心氧化铝与1-丁烯的摩尔比为0.1,反应温度为86-100℃、反应压力为1.9-2.5MPa;所述氢气与乙烯的摩尔比为0.26-0.6;SLC-S催化剂与制备得到的改性聚乙烯的质量比为0.00016;氯化二乙基铝与SLC-S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3;三正己基铝与SLC-S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2。所述光稳定剂包括光屏蔽剂、紫外线吸收剂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光屏蔽剂为氧化钛、酞菁蓝或者酞菁绿中的一种,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或取代丙烯腈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所述抗氧化剂为酚类、亚磷酸酯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混合。所述抗静电剂为HDC-102抗静电剂或HBS-510抗静电剂。所述流变改性剂为自脂肪酸酰胺,所述脂肪酸酰胺选自硬脂酸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二硬脂酰乙二胺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各部件装配紧密、稳定,密封性、稳定性好,自动化生产装配效率高,制备材料性能好,生产方法可行;其适合作为防紫外线高刚性双层乳液瓶使用,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框定部分进行了放大。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外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框定部分进行了放大。附图序号及名称:1、外罩,2、氧化铝按帽,3、喷嘴,4、头帽,5、氧化铝泵套,6、大圈,7、垫片,8、泵芯组立,9、内瓶,901、肩沿边,10、外瓶,1001、扣位筋,11、吸管。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结构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3所示,该双层乳液瓶包括外罩1、喷嘴3、头帽4、大圈6、垫片7、泵芯组立8、内瓶9、外瓶10和吸管11,头帽4的外径设有氧化铝按帽2,大圈6的外径设有氧化铝泵套5。泵芯组立通过大圈固定于内瓶的瓶口,内瓶的瓶口与泵芯组立的连接处设有垫片,泵芯组立的阀杆伸出大圈,阀杆的伸出端设有头帽,头帽一侧的出液口处设有喷嘴,外瓶的喷嘴端外径设有外罩。外瓶的一侧周面端角设有开口孔,开口孔对应处的内瓶端角周面露出外瓶的开口孔;内瓶的瓶口一端肩部设有向外凸起的肩沿边901,外瓶的瓶口处内径设有扣位筋1001,内瓶的肩沿边与外瓶的扣位筋扣合。同时,外瓶的一侧扣位筋中间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对应内瓶的肩沿边设有凸起的中间筋,外瓶的导向槽与内瓶的中间筋扣合。泵芯组立的内塞盖外径裙边处圈槽与大圈内径凸起的中间圈径扣合,内瓶的瓶口外螺纹与大圈的中间圈径下方内螺纹连接,并相抵锁紧内塞盖裙边与内瓶瓶口之间的垫片。泵芯组立的内塞盖内圈径伸入泵体内,并扣合于泵体,泵体内的阀针套入活塞,阀针伸出泵体、内塞盖后,与套入内塞盖的阀杆扣合,活塞位于内塞盖的内圈径与阀针的针头之间,内塞盖的顶部圈台与阀杆的顶部圈径之间设有弹簧,内塞盖的顶部圈台与阀杆套合处设有凸起的密封圈径,头帽顶部内径的进液口与阀杆的顶部内径孔扣合,头帽进液口外径的外圈径套入大圈中间圈径上方的腔室内,泵体内的吸管套合处设有弹套。使用时,打开外罩,按压头帽,内瓶中的乳液即可从头帽的喷嘴流出。上述该双层乳液瓶为内外瓶双层结构,内瓶肩部设计成扣位结构与外瓶口部扣位相配合,取消了常规配合的中圈部件,在取消中圈部件的情况下,依然能满足配合要求及功能。上述自动化装配生产的过程中,氧化铝按帽与头帽,氧化铝泵套与大圈,外瓶与内瓶之间通过自动化机械设备自动扣合,最后将泵芯组立通过自动化机械设备套入大圈,大圈的内螺纹中旋入带外螺纹的内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紫外线高刚性双层乳液瓶,该双层乳液瓶包括外罩(1)、喷嘴(3)、头帽(4)、大圈(6)、垫片(7)、泵芯组立(8)、内瓶(9)、外瓶(10)和吸管(11),所述泵芯组立通过大圈固定于内瓶的瓶口,内瓶的瓶口与泵芯组立的连接处设有垫片,泵芯组立的阀杆伸出大圈,阀杆的伸出端设有头帽,头帽一侧的出液口处设有喷嘴,外瓶的喷嘴端外径设有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瓶(10)的一侧周面端角设有开口孔,开口孔对应处的内瓶(9)端角周面露出外瓶的开口孔;内瓶的瓶口一端肩部设有向外凸起的肩沿边(901),外瓶的瓶口处内径设有扣位筋(1001),内瓶的肩沿边与外瓶的扣位筋扣合;泵芯组立(8)的内塞盖外径裙边处圈槽与大圈(6)内径凸起的中间圈径扣合,内瓶的瓶口外螺纹与大圈的中间圈径下方内螺纹连接,并相抵锁紧内塞盖裙边与内瓶瓶口之间的垫片(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紫外线高刚性双层乳液瓶,该双层乳液瓶包括外罩(1)、喷嘴(3)、头帽(4)、大圈(6)、垫片(7)、泵芯组立(8)、内瓶(9)、外瓶(10)和吸管(11),所述泵芯组立通过大圈固定于内瓶的瓶口,内瓶的瓶口与泵芯组立的连接处设有垫片,泵芯组立的阀杆伸出大圈,阀杆的伸出端设有头帽,头帽一侧的出液口处设有喷嘴,外瓶的喷嘴端外径设有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瓶(10)的一侧周面端角设有开口孔,开口孔对应处的内瓶(9)端角周面露出外瓶的开口孔;内瓶的瓶口一端肩部设有向外凸起的肩沿边(901),外瓶的瓶口处内径设有扣位筋(1001),内瓶的肩沿边与外瓶的扣位筋扣合;泵芯组立(8)的内塞盖外径裙边处圈槽与大圈(6)内径凸起的中间圈径扣合,内瓶的瓶口外螺纹与大圈的中间圈径下方内螺纹连接,并相抵锁紧内塞盖裙边与内瓶瓶口之间的垫片(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高刚性双层乳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瓶(10)的一侧扣位筋(1001)中间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对应内瓶(9)的肩沿边(901)设有凸起的中间筋,内瓶的肩沿边与外瓶的扣位筋扣合的同时,外瓶的导向槽与内瓶的中间筋扣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高刚性双层乳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帽(4)的外径设有氧化铝按帽(2),大圈(6)的外径设有氧化铝泵套(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高刚性双层乳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芯组立(8)的内塞盖内圈径伸入泵体内,并扣合于泵体,泵体内的阀针套入活塞,阀针伸出泵体、内塞盖后,与套入内塞盖的阀杆扣合,活塞位于内塞盖的内圈径与阀针的针头之间,内塞盖的顶部圈台与阀杆的顶部圈径之间设有弹簧,内塞盖的顶部圈台与阀杆套合处设有凸起的密封圈径,头帽(4)顶部内径的进液口与阀杆的顶部内径孔扣合,头帽进液口外径的外圈径套入大圈中间圈径上方的腔室内,泵体内的吸管(11)套合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庄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