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花生机的换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81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花生机的换挡机构,变速主杆的一端设置一把手;换挡连杆机构活动连接于变速主杆的另一端上,当变速主杆执行换挡时,变速主杆驱动换挡连杆机构发生竖直方向上运动;操纵机构一端通过一换挡转轴与换挡连杆机构活动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一换挡机构,且换挡机构设置于一变速箱上,当换挡连杆机构带动换挡转轴转动时,操纵机构发生水平方向上运动,并驱动换挡机构执行换挡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变速主杆驱动换挡连杆动作,再由换挡连杆带动操纵机构动作,最终实现对换挡机构的换挡,巧妙地利用三级转换,即可实现换挡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能够保证换挡连杆调整至最佳的换挡位置,提高后期挡位位置调整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花生机的换挡机构
本技术涉及花生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花生机的换挡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主流自走式花生捡拾收获机换挡结构大体类似,换挡操纵结构原理是通过行走变速箱伸出的两个换挡杆,通过向花生机右侧(以花生机前进方向为准)引出两根水平的操纵连杆(有部分厂机型是从左侧引出),经过前后方向布置的换挡轴管,将水平连杆的左右换挡方式转换为上下换挡方式,在换挡轴管的前端有两根竖直的连杆,引入至驾驶台下方,通过转轴连杆再引入驾驶室换挡操纵箱内。实际工作过程中,变速箱伸出的两个换挡杆经过四级转换,到达驾驶室换挡操纵箱内的换挡手柄,实现换挡操作。转换机构偏多,相关转换杆件之间的装配间隙被放大,且调整不方便,导致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挡位不清晰或者挂不上挡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花生机的换挡机构,突破常规设置巧妙地利用三级转换,在驾驶室内即可实现换挡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能够保证换挡连杆调整至最佳的换挡位置,提高后期挡位位置调整的便利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花生机的换挡机构结构,包括:变速主杆,所述变速主杆的一端设置一把手,所述把手用于控制选挡位段和/或换挡;换挡连杆机构,所述换挡连杆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变速主杆的另一端上,当所述变速主杆执行换挡时,所述变速主杆驱动所述换挡连杆机构发生竖直方向上运动;操纵机构,所述操纵机构一端通过一换挡转轴与所述换挡连杆机构活动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一换挡机构,且所述换挡机构设置于一变速箱上,当所述换挡连杆机构带动所述换挡转轴转动时,所述操纵机构发生水平方向上运动,并驱动所述换挡机构执行换挡动作。本技术方案中,突破常规的换挡机构的设置,巧妙地通过变速主杆驱动换挡连杆动作,再由换挡连杆带动操纵机构动作,最终实现对换挡机构的换挡,巧妙地利用三级转换,即可实现换挡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能够保证换挡连杆调整至最佳的换挡位置,提高后期挡位位置调整的便利性。优选地,所述换挡连杆机构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换挡连杆和第二换挡连杆,所述第一换挡连杆和所述第二换挡连杆上分别设有一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均用于调整所述换挡连杆机构的长度。本技术方案中,换挡连杆机构由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换挡连杆和第二换挡连杆构成,且分别通过第一换挡连杆和第二换挡连杆上设置的调节螺母,实现对换挡连杆长度的调节,有效地提高了换挡连杆机构的调节范围。优选地,所述第一换挡连杆和所述第二换挡连杆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球铰与所述变速主杆一端进行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换挡连杆和所述第二换挡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二球铰与所述换挡转轴的一端进行转动连接。本技术方案中,将第一换挡连杆和第二换挡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球铰和第二球铰实现与变速主杆和换挡转轴的连接,有效地利用球铰螺纹满足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使得两根竖直的换挡连杆调整范围更大,能够保证换挡连杆调整至最佳的换挡位置,使得挡位位置调整更方便。优选地,所述第二球铰与所述换挡转轴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板进行连接。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支撑板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二球铰与换挡转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提高力的传输效率。优选地,所述操纵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操纵连杆和第二操纵连杆,所述第一操纵连杆和所述第二操纵连杆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三球铰与所述换挡转轴一端进行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三球铰与所述换挡转轴之间通过第二支撑板进行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操纵连杆和所述第二操纵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四球铰与所述换挡机构进行转动连接。本技术方案中,同样的将第一操纵连杆和第二操纵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球铰和第四球铰实现与换挡转轴和换挡机构的连接,有效地利用球铰螺纹满足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有效地提高调整范围,能够保证操纵连杆调整至最佳的换挡位置,更优的是方便调整换挡机构位置。优选地,所述换挡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换挡杆和水平设置的第二换挡杆;当所述操纵机构水平运动时,所述第一换挡杆在竖直面上进行摆动,所述第二换挡杆在水平面上进行摆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的换挡机构由设置的第一换挡杆和第二换挡杆构成,且两个换挡杆的摆动位置不同,从而实现换挡的功能。优选地,所述变速主杆的运动轨迹为一H型。本技术方案中,将变速主杆的运动轨迹设置为一H型,这样不仅能够操作方便,更优的是避免操作人员操作时发生误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花生机的换挡机构结构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本技术中,突破常规的换挡机构的设置,巧妙地通过变速主杆驱动换挡连杆动作,再由换挡连杆带动操纵机构动作,最终实现对换挡机构的换挡,巧妙地利用三级转换,即可实现换挡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能够保证换挡连杆调整至最佳的换挡位置,提高后期挡位位置调整的便利性。2、本技术中,换挡连杆机构由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换挡连杆和第二换挡连杆构成,且分别通过第一换挡连杆和第二换挡连杆上设置的调节螺母,实现对换挡连杆长度的调节,有效地提高了换挡连杆机构的调节范围。3、本技术中,不管是换挡连杆机构,还是操纵机构两端均通过球铰的方式与相关部件进行连接,目的是利用球铰螺纹满足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有效地提高调整范围,能够保证操纵连杆调整至最佳的换挡位置,更优的是方便调整换挡机构位置。4、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更优的是方便后期的维护。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用于花生机的换挡机构结构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花生机的换挡机构结构在集草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放大图。变速主杆1;换挡连杆机构2;第一换挡连杆21;第二换挡连杆22;调节螺母23;第二球铰24;换挡转轴25;第一支撑板26;操纵机构3;第一操纵连杆31;第二操纵连杆32;第三球铰33;第二支撑板34;第四球铰35;第一换挡杆41;第二换挡杆42;变速箱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但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其中,带箭头的线表示花生机的运动方向。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参看图1-2所示,一种用于花生机的换挡机构结构,包括变速主杆1,且变速主杆1的一端上设置一把手,而把手主要是用于控制选挡位段和/或换挡;换挡连杆机构2,其中,换挡连杆机构2活动连接于变速主杆1的另一端上,这样当变速主杆1执行换挡时,变速主杆1驱动换挡连杆机构2发生竖直方向上运动;操纵机构3,其中,操纵机构3一端通过一换挡转轴25与换挡连杆机构2活动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一换挡机构,而换挡机构直接设置于一变速箱5上,这样当换挡连杆机构2带动换挡转轴25转动时,在操纵机构3发生水平方向上运动的情况下,并驱动换挡机构执行换挡动作。在本实施例一中,参看图1-2所示,其中设置的换挡连杆机构2包括了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换挡连杆21和第二换挡连杆22,且第一换挡连杆21和第二换挡连杆22上分别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花生机的换挡机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主杆,所述变速主杆的一端设置一把手,所述把手用于控制选挡位段和/或换挡;换挡连杆机构,所述换挡连杆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变速主杆的另一端上,当所述变速主杆执行换挡时,所述变速主杆驱动所述换挡连杆机构发生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操纵机构,所述操纵机构一端通过一换挡转轴与所述换挡连杆机构活动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一换挡机构,且所述换挡机构设置于一变速箱上,当所述换挡连杆机构带动所述换挡转轴转动时,所述操纵机构发生水平方向上运动,并驱动所述换挡机构执行换挡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花生机的换挡机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主杆,所述变速主杆的一端设置一把手,所述把手用于控制选挡位段和/或换挡;换挡连杆机构,所述换挡连杆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变速主杆的另一端上,当所述变速主杆执行换挡时,所述变速主杆驱动所述换挡连杆机构发生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操纵机构,所述操纵机构一端通过一换挡转轴与所述换挡连杆机构活动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一换挡机构,且所述换挡机构设置于一变速箱上,当所述换挡连杆机构带动所述换挡转轴转动时,所述操纵机构发生水平方向上运动,并驱动所述换挡机构执行换挡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花生机的换挡机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连杆机构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换挡连杆和第二换挡连杆,所述第一换挡连杆和所述第二换挡连杆上分别设有一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均用于调整所述换挡连杆机构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花生机的换挡机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挡连杆和所述第二换挡连杆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球铰与所述变速主杆一端进行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花生机的换挡机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挡连杆和所述第二换挡连杆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军徐孝明李斌曾维杰周宗胜王伟波姚树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常发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