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煤层综合机械化沿空留巷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1712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煤层综合机械化沿空留巷支护装置,包括采空区和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下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等间距设有多个移动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底座的上端一侧等间距固定有多个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输出轴末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的下端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四角均固定有伸缩杆,四个伸缩杆的末端共同固定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和采煤同时进行,互不影响,装置采用多个油缸同时进行支撑增加了矿洞的稳固,通过混凝土注浆使流下的巷道更加稳固,同时节省了布置支护桩的成本和时间很好的隔绝了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扩散,增加了工作效率,适宜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煤层综合机械化沿空留巷支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开采煤炭
,尤其涉及一种薄煤层综合机械化沿空留巷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无煤柱护巷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上一区段回采完毕,采空区骨落严实,围岩活动相对稳定后,再沿采空区和煤体边缘掘进巷道,称为沿空掘巷。沿空掘巷可以不留煤柱,完全沿采空区掘进,也可以保留3-5m宽的小煤柱。另一种是将已采工作面后方的回采巷道用一定的方法沿采空区保留下来,作为下一工作面的回采巷道,称为沿空留巷。世界一些主要产煤国家为了达到少掘巷道、增加煤炭资源回收率、增加生产的连续性和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目的,而采用往复式“Z”形开采,前进式和后退式的工作面沿空留巷方法以实现无煤柱开采。对沿空留巷的矿压显现、适用条件、合理支护形式及新型支护材料等都进行了研究。在这方面做得较多的是前苏联、德国、英国、波兰等国家。我国目前的煤矿开采均为后退式,即在圈定了一个采区范围后,每个工作面开采之前要先掘进出两条巷道,然后在巷道的最末端布置工作面设备进行回采,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之前掘出的两条巷道也随着采空区顶板的垮落而报废。目前,我国的沿空留巷技术已初步应用,但是多为人工堆砌模型而后灌浆填充,支护均采用单体支柱支护,此处由于处于工作面头尾处,矿压大,易出安全事故。同时由于充填框是人工作业,不能实现充填和采煤同步,制约了工作面的高产高效,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薄煤层综合机械化沿空留巷支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薄煤层综合机械化沿空留巷支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煤层综合机械化沿空留巷支护装置,包括采空区和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下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等间距设有多个移动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底座的上端一侧等间距固定有多个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输出轴末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的下端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四角均固定有伸缩杆,四个伸缩杆的末端共同固定有挡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在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另一侧的一端固定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两个第一滑块的一侧共同固定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两个第二滑块的一侧共同固定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延伸至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壳体内的一端侧壁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第四油缸,所述第四油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在第一壳体内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其中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转动板,两个转动板的相对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缠绕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一端经过支撑杆、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挡板固定在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设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贯穿第二壳体两侧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抵触在采空区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三油缸,所述底座的下端相互平行的设有多个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两个第三油缸,两个第三油缸的输出轴末端共同固定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辊。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另一侧包覆有防粘层。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端设有照明装置。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为塑料膜。优选地,所述保护层通过夹子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本技术中,使用时,将装置移动到煤层需要支护的地方,第二油缸启动顶起第二支撑板支撑煤层,从最内侧利用采空区的和挡板以及上下煤层形成一个注浆区域,第一油缸可以微调注浆区域的厚度,将保护层从转动杆上取出,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一侧绕过,通过夹子夹到第一支撑板上,第四油缸启动,第一壳体通过第一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第一壳体的一侧抵触到踩空区的一侧,第二壳体通过第二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第二壳体的一侧抵触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通过注浆孔将混凝土浆注入,凝固后第一油缸收回,挡板从混凝土墙上取下,第二油缸收回第二支撑板放下,第三油缸启动通过承载杆顶出转动辊,移动装置沿混凝土墙移动,使挡板的一部分在原来混凝土墙一侧,第二油缸启动顶起第二支撑板支撑煤层,启动第一气缸,挡板抵触到原来的混凝土墙上,通过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支护注浆,本使用新型在使用时和采煤同时进行,互不影响,装置采用多个油缸同时进行支撑增加了矿洞的稳固,通过混凝土注浆使流下的巷道更加稳固,同时节省了布置支护桩的成本和时间很好的隔绝了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扩散,增加了工作效率,适宜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薄煤层综合机械化沿空留巷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薄煤层综合机械化沿空留巷支护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薄煤层综合机械化沿空留巷支护装置的A处放大图。图中:1采空区、2浇筑区、3防粘层、4挡板、5伸缩杆、6第一支撑板、7第一油缸、8第二支撑板、9转动板、10注浆孔、11夹子、12转动杆、13第二油缸、14支撑杆、15空腔、16承载杆、17底座、18第三油缸、19转动辊、20保护层、21第四油缸、22第一壳体、23滑槽、24第一滑块、25第二壳体、26第二滑块、27照明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薄煤层综合机械化沿空留巷支护装置,包括采空区1和第一支撑板6,第一支撑板6的一侧下端固定有底座17,底座17用于支撑装置,底座17的下端等间距设有多个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用于转移装置,第一支撑板6的一侧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8,底座17的上端一侧等间距固定有多个第二油缸13,第二油缸13的输出轴末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8的下端一侧,第二油缸13启动顶起第二支撑板8支撑煤层,第一支撑板6的另一侧四角均固定有伸缩杆5,四个伸缩杆5的末端共同固定有挡板4,伸缩杆5使挡板4只能沿着第一油缸7的方向运动,第一支撑板6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一油缸7,第一油缸7的活塞杆末端固定在挡板4的一侧,第一油缸7可以微调注浆区域的厚度,第一支撑板6另一侧的一端固定有两个支撑杆14,支撑杆14的一侧设有滑槽23,滑槽2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滑块24和第二滑块26,两个第一滑块24的一侧共同固定有第一壳体22,第一壳体22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两个第二滑块26的一侧共同固定有第二壳体25,第二壳体25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壳体22的一侧延伸至第二开口内,第二壳体25内的一端侧壁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第四油缸21,第四油缸21的活塞杆末端固定在第一壳体22内的一端侧壁上,第四油缸21启动,第一壳体22通过第一滑块24在滑槽23上移动,第一壳体22的一侧抵触到踩空区1的一侧,第二壳体25通过第二滑块26在滑槽23上移动,第二壳体25的一侧抵触到第一支撑板6的一侧,第一支撑板6的其中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转动板9,两个转动板9的相对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转动杆12上缠绕有保护层20,保护层20防止混凝土粘连,保护层20的一端经过支撑杆14、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25和挡板4固定在第一支撑板6的另一侧,第二壳体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煤层综合机械化沿空留巷支护装置,包括采空区(1)和第一支撑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一侧下端固定有底座(17),所述底座(17)的下端等间距设有多个移动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一侧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8),所述底座(17)的上端一侧等间距固定有多个第二油缸(13),所述第二油缸(13)的输出轴末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8)的下端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另一侧四角均固定有伸缩杆(5),四个伸缩杆(5)的末端共同固定有挡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一油缸(7),所述第一油缸(7)的活塞杆末端固定在挡板(4)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6)另一侧的一端固定有两个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一侧设有滑槽(23),所述滑槽(2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滑块(24)和第二滑块(26),两个第一滑块(24)的一侧共同固定有第一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2)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两个第二滑块(26)的一侧共同固定有第二壳体(25),所述第二壳体(25)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壳体(22)的一侧延伸至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壳体(25)内的一端侧壁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第四油缸(21),所述第四油缸(21)的活塞杆末端固定在第一壳体(22)内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其中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转动板(9),两个转动板(9)的相对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上缠绕有保护层(20),所述保护层(20)的一端经过支撑杆(14)、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25)和挡板(4)固定在第一支撑板(6)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壳体(25)的一侧设有注浆孔(10),所述注浆孔(10)贯穿第二壳体(25)两侧的保护层(20),所述保护层(20)的抵触在采空区(1)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煤层综合机械化沿空留巷支护装置,包括采空区(1)和第一支撑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一侧下端固定有底座(17),所述底座(17)的下端等间距设有多个移动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一侧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8),所述底座(17)的上端一侧等间距固定有多个第二油缸(13),所述第二油缸(13)的输出轴末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8)的下端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另一侧四角均固定有伸缩杆(5),四个伸缩杆(5)的末端共同固定有挡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一油缸(7),所述第一油缸(7)的活塞杆末端固定在挡板(4)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6)另一侧的一端固定有两个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一侧设有滑槽(23),所述滑槽(2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滑块(24)和第二滑块(26),两个第一滑块(24)的一侧共同固定有第一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2)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两个第二滑块(26)的一侧共同固定有第二壳体(25),所述第二壳体(25)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壳体(22)的一侧延伸至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壳体(25)内的一端侧壁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第四油缸(21),所述第四油缸(21)的活塞杆末端固定在第一壳体(22)内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其中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转动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姜庆波
申请(专利权)人: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