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百叶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69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段式百叶帘,其包括上梁、下梁、设置于所述上梁和下梁之间的叶片组,其中,所述叶片组包括:上段叶片组,靠近所述上梁设置;下段叶片组,靠近所述下梁设置;以及中段遮光部,设置于所述上段叶片组和下段叶片组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段式百叶帘的中段为连续且不透明部分,具有上下段透光、中部视线区域遮光的特点,满足隐私又需要光线的需求,并具有收叠、部分收叠的特性,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式百叶帘
本技术涉及一种百叶帘,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中间段不透光的百叶帘。
技术介绍
百叶帘一般采用铝合金、木竹烤漆为主加工制作而成,具有耐用常新、易清洗、不老化、不褪色、遮阳、隔热、透气防火等特点。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百叶帘10由叶片组11、上梁12、下梁13、梯带组14、挂绳以及梯带转向器组组成,梯带转向器组置于上梁12中。梯带组14由竖向梯绳14a和横向梯绳14b构成,横向梯绳14b缠绕在叶片组11的每一叶片上,竖向梯绳14a挂接在梯带转向器组上并置于叶片组11的两侧,且竖向梯绳14a连接在叶片组11的每一叶片上所缠绕的横向梯绳14b上。百叶帘10完全打开(即图1所示的叶片组11的各叶片呈水平状态)时,竖向梯绳14a垂直于水平面且横向梯绳14b平行于水平面,即横向梯绳14b与竖向梯绳14a相垂直。通过梯带转向器组拉动竖向梯绳14a时,其中一侧的竖向梯绳14a上升而另一侧的竖向梯绳14a下降,带动横向梯绳14b的一端升高且另一端降低,被横向梯绳14b缠绕的各叶片同时转动一角度,从而使叶片组11两边的光线受到遮挡。由于叶片组11的所有叶片都和水平面呈相同的角度,故百叶帘要不处于透光的打开状态,要不处于关闭的私密状态,而不能在同一时间满足透光和私密性两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百叶帘全透或全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同时满足透光和私密要求的百叶帘,增加了用户多样性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分段式百叶帘,包括上梁、下梁、设置于所述上梁和下梁之间的叶片组,其中,所述叶片组包括:上段叶片组,靠近所述上梁设置;下段叶片组,靠近所述下梁设置;以及中段遮光部,设置于所述上段叶片组和下段叶片组之间。上述的分段式百叶帘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段遮光部为百褶叶片制成。上述的分段式百叶帘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百褶叶片的截面为菱形或六边形。上述的分段式百叶帘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段遮光部为非透明板材制成。上述的分段式百叶帘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段叶片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叶片,所述下段叶片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叶片。上述的分段式百叶帘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段叶片组的各叶片与所述下段叶片组的各叶片相互平行。上述的分段式百叶帘的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梯带升降器和连接在所述梯带升降器上的百叶升降绳,所述梯带升降器设置于所述上梁内,所述百叶升降绳依次穿过所述上段叶片组的各叶片、中段遮光部以及下段叶片组的各叶片,并连接在所述下梁上。上述的分段式百叶帘的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梯带转向器、竖向梯绳以及横向梯绳,所述横向梯绳缠绕在所述上段叶片组以及下段叶片组的各叶片上,所述竖向梯绳连接所述梯带转向器以及横向梯绳。上述的分段式百叶帘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竖向梯绳挂接在所述梯带转向器上并从所述梯带转向器的两端向下延伸,并分别连接在所述上段叶片组以及下段叶片组两侧的横向梯绳上。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本技术的分段式百叶帘的中段为连续且不透明部分,具有上下段透光、中部视线区域遮光的特点,满足隐私又需要光线的需求,并具有收叠、部分收叠的特性,适用范围广。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百叶帘所有叶片全部开启模式;图2为本技术的分段式百叶帘的一实施例的全部开启模式(中间段为菱形百褶叶且不透明);图3为图2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分段式百叶帘的另一实施例的全部开启模式(中间段为六边形百褶叶且不透明);图5为图4的侧视图;图6为图4的实施例的叶片组全部收叠效果图;图7为本技术的分段式百叶帘的再一实施例的全部开启模式(上下段叶片组打开,中段为不透明叶板);图8为图7的侧视图;图9为图7的实施例的叶片全部关闭模式(上下段叶片组关闭,中段为不透明叶板);图10为本技术的分段式百叶帘的上梁的内部结构图。附图标记现有技术中:10:百叶帘11:叶片组12:上梁13:下梁14:梯带组14a:竖向梯绳14b:横向梯绳本技术中:100、200、300:百叶帘110、210、310:上梁120、220、320:下梁130、230、330:叶片组131、231、331:上段叶片组132、232、332:下段叶片组133、233、333:中段遮光部141、241、341:梯带升降器142、242、342:百叶升降绳351:梯带转向器352:竖向梯绳353:横向梯绳191、391:拉绳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技术的分段式百叶帘在现有百叶帘的基础上,改变中间段叶片组的形态,达到中间段隐私遮光,上下段开放透光的目的,使透光性与私密性相互结合,满足了用户多样性的需求。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分段式百叶帘100包括上梁110、下梁120以及叶片组130,其中,叶片组130设置于上梁110和下梁120之间。叶片组130包括上段叶片组131、下段叶片组132以及中段遮光部133,具体来说,中段遮光部133位于分段式百叶帘100的中部,也就是位于上段叶片组131和下段叶片组132之间,上段叶片组131靠近上梁110设置,下段叶片组132靠近下梁120设置。上段叶片组131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叶片,下段叶片组132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叶片。进一步地,上段叶片组131的各叶片与下段叶片组132的各叶片相互平行。位于中间段的中段遮光部133为一不透明段,上段叶片组131以及下段叶片组132用于满足透光性需求,中间段的中段遮光部133用于满足私密性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和需求控制上段叶片组131以及下段叶片组132的开启、关闭,也可以控制上段叶片组131以及下段叶片组132展开、收叠,或者是控制上段叶片组131、中段遮光部133以及下段叶片组132展开、收叠。也就是说,中段遮光部133具有不透光的特点的同时,可以随同上段叶片组131以及下段叶片组132一起收叠、展开,也可以一直为展开状态,而上段叶片组131以及下段叶片组132根据需要进行收叠。中段遮光部可以是一不透明的百褶叶片,百褶叶片例如为高强度纸或者软金属材质。高强度纸弹性以及柔韧好,软金属柔韧性好且可以无限制弯折,可以满足百叶帘中段视线区域内私密性的目的。本实施例中,中段遮光部133选择截面形态为菱形的百褶叶片,截面为菱形的百褶叶片具有可折叠性好的特性,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收叠。更具体地,分段式百叶帘100还包括梯带升降器141和百叶升降绳142,梯带升降器141设置于上梁110内,百叶升降绳142连接在梯带升降器141上,另,百叶升降绳142依次穿过上段叶片组131的各叶片、中段遮光部133以及下段叶片组132的各叶片,并最终连接在下梁120上。更具体地,百叶升降绳142与梯带升降器141相连接,两端分依次穿过上段叶片组131、中段遮光部133以及下段叶片组132,并百叶升降绳142的两端最终固定在下梁120上以形成一“n”字型。当拉动外置的拉绳开关191控制梯带升降器141开始工作,首先梯带升降器141拉动百叶升降绳1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段式百叶帘,包括上梁、下梁、设置于所述上梁和下梁之间的叶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包括:上段叶片组,靠近所述上梁设置;下段叶片组,靠近所述下梁设置;以及中段遮光部,设置于所述上段叶片组和下段叶片组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式百叶帘,包括上梁、下梁、设置于所述上梁和下梁之间的叶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包括:上段叶片组,靠近所述上梁设置;下段叶片组,靠近所述下梁设置;以及中段遮光部,设置于所述上段叶片组和下段叶片组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百叶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遮光部为百褶叶片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式百叶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百褶叶片的截面为菱形或六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百叶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遮光部为非透明板材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分段式百叶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叶片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叶片,所述下段叶片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叶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段式百叶帘,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群宋瑞丽张翠翠田宏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