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528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坡道梯,特别是一种用于各式小车、摩托车快速装卸的多重折叠式坡道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坡道梯所存在的承载能力小、存放空间大和收藏搬运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强,存放空间小,收藏搬运方便,装卸车省力和使用性能好的用于各式小车、摩托车快速装卸的多重折叠式坡道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对下梯、一对中梯和一对上梯,其中,一侧中梯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铰链与同侧的下梯一端和同侧的上梯一端铰链连接在一起,中梯的长度等于或大于下梯与上梯的长度之和,二个中梯的内侧之间通过合页铰链铰链连接在一起;在上梯的前端设有靠板,在中梯外侧上设有提手,在下梯和上梯的内侧设有支承脚。使用时,将该坡道梯展开即可。(*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作为快速装卸各类小车用的坡道梯,特别是一种用于各式小车、摩托车快速装卸的多重折叠式坡道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各式小车、摩托车快速装卸的各种坡道梯其结构是采用不能进行纵向折叠的平面结构形式,在使用中,现有的坡道梯存在着承载能力小、存放空间大、收藏搬运不方便和使用性能差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坡道梯所存在的上述承载能力小、存放空间大、收藏搬运不方便和使用性能差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强,存放空间小,收藏搬运方便,装卸车省力和使用性能好的用于各式小车、摩托车快速装卸的多重折叠式坡道梯。本技术多重折叠式坡道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包括一对下梯、一对中梯和一对上梯,其中,一侧中梯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铰链与同侧的下梯一端和同侧的上梯一端铰链连接在一起,销轴铰链内设有铰链定位锁,在销轴铰链的展开与折合两个位置上起定位作用,即在坡道梯处于展开与折合两个位置时,不会自由打开或折合。在坡道梯两边上设挡边,在坡道梯的顶面上设有防滑纹。中梯的长度等于或大于下梯与上梯的长度之和,其中下梯、中梯和上梯之间的最佳长度比为1.32∶2∶0.68,二个中梯的内侧之间通过合页铰链铰链连接在一起;在上梯的前端设有靠板,上梯的前端与靠板之间固定在一起,靠板与上梯的前端成一定角度可使得坡道梯架设牢靠,同时使得坡道梯与汽车平稳过度;为了便于搬运,在中梯外侧上设有提手,在下梯和上梯的内侧设有支承脚,支承脚可采用固定式或滚轮式,其中,固定式可使坡道梯平稳地放在地上同时避免地面磨损梯子表面,滚轮式则可用较小的力使坡道梯在地面上滚动行走;为了防止处于折叠状态的坡道梯不会被打开,在坡道梯上设有锁扣。使用时,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展开后形成三段不同坡度角的坡道梯,由于坡道梯中的下梯比上梯长,使得坡道梯的中梯的坡度比传统直梯的坡度明显减小,从而使本技术在装卸车时更省力。另外,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展开后所形成的拱形结构,使坡道梯具有更强的承载能力。本技术多重折叠式坡道梯与现有的用于各类小车快速装卸的坡道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本技术多重折叠式坡道梯既可横向折合,又可纵向折合,坡道梯折叠后体积小,收藏、搬运方便;2、本技术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展开后成拱形结构,大大提高了坡道梯的承载能力;3、本技术多重折叠式坡道梯纵向被分成三段不同的坡度角,使得坡道梯在装卸车时更省力。本技术多重折叠式坡道梯特别适合作为用于各式小车、摩托车快速装卸的坡道梯。附图说明图1为多重折叠式坡道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重折叠式坡道梯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至附图3,一种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包括一对下梯1、一对中梯2和一对上梯4,下梯1由下梯横梁11和下梯纵梁12组成,下梯横梁11与下梯纵梁12之间通过铆钉固定在一起,中梯2由中梯横梁9和中梯纵梁10组成,中梯横梁9与中梯纵梁10之间通过铆钉固定在一起,上梯4由上梯横梁6和上梯纵梁7组成,上梯横梁6与上梯纵梁7之间通过铆钉固定在一起,在坡道梯两边的纵梁上设挡边,在坡道梯的顶面上设有防滑纹;其中,一侧中梯2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铰链8与同侧的下梯1一端和同侧的上梯4一端铰链连接在一起,销轴铰链8内设有铰链定位锁,在销轴铰链8的展开与折合两个位置上起定位作用,即在坡道梯处于展开与折合两个位置时,不会自由打开或折合;下梯1、中梯2和上梯4之间的长度比为1.32∶2∶0.68,二个中梯2的内侧之间通过合页铰链3铰链连接在一起;在上梯4的前端设有靠板5,上梯4的前端与靠板5之间通过铆钉固定在一起,靠板5与上梯4的前端成一定角度可使得坡道梯架设牢靠,同时使得坡道梯与汽车平稳过度;为了便于搬运,在中梯2外侧上设有提手14;在下梯1和上梯4的内侧设有固定式支承脚13;为了防止处于折叠状态的坡道梯不会被打开,在坡道梯上设有锁扣。权利要求1.一种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其特征在于该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包括一对下梯(1)、一对中梯(2)和一对上梯(4),其中,一侧中梯(2)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铰链(8)与同侧的下梯(1)一端和同侧的上梯(4)一端铰链连接在一起,二个中梯(2)的内侧之间通过合页铰链(3)铰链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其特征在于在上梯(4)的前端设有成一定角度的靠板(5),上梯(4)的前端与靠板(5)之间通过铆钉固定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其特征在于在中梯(2)外侧上设有提手(14)。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其特征在于在下梯(1)和上梯(4)的内侧设有支承脚(13)。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其特征在于在该坡道梯上设有锁扣。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其特征在于下梯(1)由下梯横梁(11)和下梯纵梁(12)组成,下梯横梁(11)与下梯纵梁(12)之间通过铆钉固定在一起,中梯(2)由中梯横梁(9)和中梯纵梁(10)组成,中梯横梁(9)与中梯纵梁(10)之间通过铆钉固定在一起,上梯(4)由上梯横梁(6)和上梯纵梁(7)组成,上梯横梁(6)与上梯纵梁(7)之间通过铆钉固定在一起。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其特征在于在销轴铰链(8)内设有铰链定位锁。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其特征在于中梯(2)的长度等于或大于下梯(1)与上梯(4)的长度之和。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其特征在于在该坡道梯两边的纵梁上设挡边,在该坡道梯的顶面上设有防滑纹。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其特征在于下梯(1)、中梯(2)和上梯(4)之间的最佳长度比为1.32∶2∶0.6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坡道梯,特别是一种用于各式小车、摩托车快速装卸的多重折叠式坡道梯。本技术针对现有的坡道梯所存在的承载能力小、存放空间大和收藏搬运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强,存放空间小,收藏搬运方便,装卸车省力和使用性能好的用于各式小车、摩托车快速装卸的多重折叠式坡道梯。本技术包括一对下梯、一对中梯和一对上梯,其中,一侧中梯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铰链与同侧的下梯一端和同侧的上梯一端铰链连接在一起,中梯的长度等于或大于下梯与上梯的长度之和,二个中梯的内侧之间通过合页铰链铰链连接在一起;在上梯的前端设有靠板,在中梯外侧上设有提手,在下梯和上梯的内侧设有支承脚。使用时,将该坡道梯展开即可。文档编号E06C1/00GK2767631SQ20042001340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彭忠诚, 俞芷琳, 张云飞 申请人:金华市润华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其特征在于该多重折叠式坡道梯包括一对下梯(1)、一对中梯(2)和一对上梯(4),其中,一侧中梯(2)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铰链(8)与同侧的下梯(1)一端和同侧的上梯(4)一端铰链连接在一起,二个中梯(2)的内侧之间通过合页铰链(3)铰链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忠诚俞芷琳张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润华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