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紧急逃生功能的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33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紧急逃生功能的电梯轿厢,包括曳引机、钢丝绳、连接板和导轨,所述连接板下端面从上到下通过轮架依次安装有滑轮A和滑轮B,所述滑轮B正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滑轮C和滑轮D,所述滑轮C和滑轮D通过轮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滑轮D正下方的轿厢架上,所述轿厢架左侧通过轮架还安装有换向轮,所述换向轮正下方设置有锥齿轮A,所述锥齿轮A前端安装有轴A,钢索尾端螺栓固定在所述轴A上,所述钢索顶端螺栓固定在所述滑轮B的轮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老式电梯改造,对于突发紧急情况,提供电梯乘客自救的可能性,也能大大缩短救援时间,有效保障了电梯乘客的生命安全。

An Elevator Car with Emergency Escape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vator car with emergency escape function, which comprises a tractor, a wire rope, a connecting plate and a guide rail.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successively installed with pulley A and pulley B from top to bottom through a wheel frame. The pulley B is successively arranged with pulley C and pulley D from top to bottom. The pulley C and pulley D are fixed under the pulley D through the wheel frame. On the carriage frame of the car, the left side of the carriage fram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reversing wheel through the wheel frame, and a bevel gear A is positioned directly below the reversing wheel. The front end of the bevel gear A is equipped with a shaft A, and the end bolt of the steel cable is fixed on the axle A, and the top bolt of the steel cable is fixed on the wheel frame of the pulley B.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transformation of old elevators, providing the possibility of self-rescue for elevator passengers in emergencies, greatly shortening the rescue time and effectively guaranteeing the life safety of elevator passeng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紧急逃生功能的电梯轿厢
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
,具体是一种具有紧急逃生功能的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电梯轿厢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吊顶通常为镜面不锈钢材料。轿厢式电梯空间环境的设计必须以满足乘客对电梯的使用功能需求为核心。随着城市建筑不断地高楼化,电梯已经成为建筑内部不可缺少的配件,于是电梯的安全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乘客被困时能否安全有效地从电梯内撤离逃生的问题。电梯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导致乘客被困在电梯中,通常的自救方法时通过电梯轿厢内对讲或报警等待救援,然而等待救援时间较久,如遇紧急情况,电梯内乘客很难自救;救援过程中,电梯轿厢若卡在电梯井道中,轿厢门和楼层门错位时,乘客也只能单方面被救援,无法提供任何帮助,无形中加大了救援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紧急逃生功能的电梯轿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紧急逃生功能的电梯轿厢,包括曳引机、钢丝绳、连接板和导轨,所述连接板下端面从上到下通过轮架依次安装有滑轮A和滑轮B,所述滑轮B正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滑轮C和滑轮D,所述滑轮C和滑轮D通过轮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滑轮D正下方的轿厢架上,所述轿厢架左侧通过轮架还安装有换向轮,所述换向轮正下方设置有锥齿轮A,所述锥齿轮A前端安装有轴A,钢索尾端螺栓固定在所述轴A上,所述钢索顶端螺栓固定在所述滑轮B的轮架上,所述钢索从头至尾依次绕过所述滑轮C、滑轮B、滑轮D、滑轮A、换向轮和轴A。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轮A和滑轮B半径比为2-4: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轮C和滑轮D半径比为2-4: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锥齿轮A与锥齿轮B啮合,所述锥齿轮B轴心处通过键安装有轴B,所述轴B向右延伸至钢索的空腔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轴B左端通过键安装有直齿轮A,所述直齿轮A与其后方的直齿轮B啮合,所述直齿轮A与所述直齿轮B的齿数比为2-5:1,所述直齿轮B通过键安装在轴C上,所述轴C最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空腔左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轴C最右端焊接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直齿轮B半径比为2-3:1,所述转盘右端面上焊接固定有握把,所述空腔右壁加工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位置在所述转盘的正右方,所述开口右侧设置有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电梯发生故障,若电梯轿厢若卡在电梯井道中且轿厢门和楼层门错位,电梯内乘客通过电梯轿厢内对讲或报警呼救,情况紧急救援人员无法迅速赶到时,救援人员可以指导电梯内乘客打开所述盖板,转动所述转盘上的握把,这时便会带动所述直齿轮B、直齿轮A、锥齿轮B、锥齿轮A依次转动,最后所述轴A转动,使盘在所述轴A上的所述钢索放卷或收卷,拉动所述上方的滑轮组运动,使轿厢门和楼层门对齐,实现自救,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老式电梯改造,对于突发紧急情况,提供电梯乘客自救的可能性,也能大大缩短救援时间,有效保障了电梯乘客的生命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具有紧急逃生功能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有紧急逃生功能的电梯轿厢中轿厢的左视图。图3为具有紧急逃生功能的电梯轿厢中轿厢的局部透视图。图中:1-曳引机,2-钢丝绳,3-连接板,4-导轨,5-滑轮A,6-滑轮B,7-滑轮C,8-滑轮D,9-轿厢架,10-换向轮,11-锥齿轮A,12-轴A,13-钢索,14-锥齿轮B,15-轴B,16-轿厢,17-空腔,18-直齿轮A,19-直齿轮B,20-轴C,21-转盘,22-握把,23-开口,24-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紧急逃生功能的电梯轿厢,包括曳引机1、钢丝绳2、连接板3和导轨4,所述连接板3下端面从上到下通过轮架依次安装有滑轮A5和滑轮B6,所述滑轮A5和滑轮B6半径比为2-4:1,所述滑轮B6正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滑轮C7和滑轮D8,所述滑轮C7和滑轮D8半径比为2-4:1,所述滑轮C7和滑轮D8通过轮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滑轮D8正下方的轿厢架9上,所述轿厢架9左侧通过轮架还安装有换向轮10,所述换向轮10正下方设置有锥齿轮A11,所述锥齿轮A11前端安装有轴A12,钢索13尾端螺栓固定在所述轴A12上,所述钢索13顶端螺栓固定在所述滑轮B6的轮架上,所述钢索13从头至尾依次绕过所述滑轮C7、滑轮B6、滑轮D8、滑轮A5、换向轮10和轴A12,所述锥齿轮A11与锥齿轮B14啮合,所述锥齿轮A11与所述锥齿轮B14的齿数比为3-5:1,所述锥齿轮B14轴心处通过键安装有轴B15,所述轴B15向右延伸至钢索13的空腔17内,所述轴B15左端通过键安装有直齿轮A18,所述直齿轮A18与其后方的直齿轮B19啮合,所述直齿轮A18与所述直齿轮B19的齿数比为2-5:1,所述直齿轮B19通过键安装在轴C20上,所述轴C20最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空腔17左壁,所述轴C20最右端焊接固定有转盘21,所述转盘21与所述直齿轮B19半径比为2-3:1,所述转盘21右端面上焊接固定有握把22,所述空腔17右壁加工有开口23,所述开口23的位置在所述转盘21的正右方,所述开口23右侧设置有盖板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电梯发生故障,若电梯轿厢若卡在电梯井道中且轿厢门和楼层门错位,电梯内乘客通过电梯轿厢内对讲或报警呼救,情况紧急救援人员无法迅速赶到时,救援人员可以指导电梯内乘客打开所述盖板24,转动所述转盘21上的握把22,这时便会带动所述直齿轮B19、直齿轮A18、锥齿轮B14、锥齿轮A11依次转动,最后所述轴A12转动,使盘在所述轴A12上的所述钢索13放卷或收卷,拉动所述9上方的滑轮组运动,使轿厢门和楼层门对齐,实现自救,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老式电梯改造,对于突发紧急情况,提供电梯乘客自救的可能性,也能大大缩短救援时间,有效保障了电梯乘客的生命安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紧急逃生功能的电梯轿厢,包括曳引机(1)、钢丝绳(2)、连接板(3)和导轨(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下端面从上到下通过轮架依次安装有滑轮A(5)和滑轮B(6),所述滑轮B(6)正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滑轮C(7)和滑轮D(8),所述滑轮C(7)和滑轮D(8)通过轮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滑轮D(8)正下方的轿厢架(9)上,所述轿厢架(9)左侧通过轮架还安装有换向轮(10),所述换向轮(10)正下方设置有锥齿轮A(11),所述锥齿轮A(11)前端安装有轴A(12),钢索(13)尾端螺栓固定在所述轴A(12)上,所述钢索(13)顶端螺栓固定在所述滑轮B(6)的轮架上,所述钢索(13)从头至尾依次绕过所述滑轮C(7)、滑轮B(6)、滑轮D(8)、滑轮A(5)、换向轮(10)和轴A(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紧急逃生功能的电梯轿厢,包括曳引机(1)、钢丝绳(2)、连接板(3)和导轨(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下端面从上到下通过轮架依次安装有滑轮A(5)和滑轮B(6),所述滑轮B(6)正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滑轮C(7)和滑轮D(8),所述滑轮C(7)和滑轮D(8)通过轮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滑轮D(8)正下方的轿厢架(9)上,所述轿厢架(9)左侧通过轮架还安装有换向轮(10),所述换向轮(10)正下方设置有锥齿轮A(11),所述锥齿轮A(11)前端安装有轴A(12),钢索(13)尾端螺栓固定在所述轴A(12)上,所述钢索(13)顶端螺栓固定在所述滑轮B(6)的轮架上,所述钢索(13)从头至尾依次绕过所述滑轮C(7)、滑轮B(6)、滑轮D(8)、滑轮A(5)、换向轮(10)和轴A(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紧急逃生功能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A(5)和滑轮B(6)半径比为2-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紧急逃生功能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C(7)和滑轮D(8)半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召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迅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