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辊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30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退纸机械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储辊臂,包括撑辊架和卸辊装置,撑辊架上设置有圆弧形的储辊槽,卸辊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撑辊架上的换辊架,换辊架的转轴位于换辊架的非端部位置,换辊架一端与卸辊气缸的输出端铰接,换辊架上设置有换纸部,换纸部随换辊架转动并将原纸轴从储辊槽卸下至撑辊架,换辊架另一端设置有压辊部,随着换辊架的转动,换纸部向远离储辊槽方向转动,且压辊部向靠近储辊槽方向转动并将原纸轴压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退纸架在工作中需要人工卸辊且工作不连续的问题。

A kind of storage roller arm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aper retracting machinery, and puts forward a roll storage arm, which includes a roller support and a roll unloading device. A circular arc roll storage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roll support. The roll unloading device includes a roll changer rotating on the roll support. The roll changer shaft is located at the non-end position of the roll changer, one end of the roll changer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roll unloading cylinder, and a paper changer is arranged on the roll The paper changing part rotates with the roll changing frame and unloads the base paper axle from the roll storage tank to the supporting roller rack. The other end of the roll changing rack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ing roll part. With the roll changing rack rotating, the paper changing part rotates away from the roll storage tank, and the pressing roll part rotates close to the roll storage tank and holds the base paper axle. Through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it solves the need for manual roll unloading and work of the paper unloading rack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Make discontinuous ques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辊臂
本技术属于退纸机械防护
,涉及一种储辊臂。
技术介绍
复卷机在工作时需要输送原纸,该步骤一般通过传动带与原纸外圈接触,由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带动原纸轴转动,实现退纸。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退纸架在工作过程中,原纸轴设置在储辊槽内,一个原纸轴完成退纸操作后,需要停机卸辊,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且人工卸辊造成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储辊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退纸架在工作中需要人工卸辊且工作不连续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储辊臂,包括撑辊架和卸辊装置,所述撑辊架上设置有圆弧形的储辊槽,所述卸辊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撑辊架上的换辊架,所述换辊架的转轴位于所述换辊架的非端部位置,所述换辊架一端与卸辊气缸的输出端铰接,所述换辊架上设置有换纸部,所述换纸部随所述换辊架转动并将原纸轴从所述储辊槽卸下至所述撑辊架。进一步,所述换辊架另一端设置有压辊部,随着换辊架的转动,所述换纸部向远离所述储辊槽方向转动,且所述压辊部向靠近所述储辊槽方向转动并将所述原纸轴压住。进一步,所述储辊槽位于所述撑辊架的一端,所述储辊槽的支撑平面至所述撑辊架另一端高度逐渐降低。进一步,所述撑辊架的另一端设置有挡辊凸起。进一步,所述撑辊架远离所述储辊槽的一端设置有减重孔。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辊部上的压辊垫,所述压辊垫由弹性材质制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原纸轴设置在撑辊架上的储辊槽上,当原纸轴上的原纸放卷完毕后,操作人员通过卸辊气缸带动换辊架转动,随着换辊架的转动,换辊架上的换纸部向靠近储辊槽方向转动,并与原纸轴接触,并将原纸轴从储辊槽顶出至撑辊架上,从而实现原纸轴自动移动至撑辊架上;操作人员将新的原纸轴放入储辊槽内,并通过卸辊气缸转动换辊架,使换辊架上的压辊部向接近储辊槽方向转动,压住新纸轴。作为优选的方式,换辊架一端设置有换纸部,另一端设置有压辊部,当换纸部实现对原纸轴的顶起卸下时,压辊部远离储辊槽;当换纸部远离储辊槽时,压辊部向靠近储辊槽方向转动,并将新的原纸轴沿轨道滚动至储辊槽内。卸辊部和压辊部的结构结合,可以大大方便退纸过程,实现卸辊和压辊的切换,设置科学合理。2、储辊槽的支撑平面至撑辊架另一端的高度逐渐降低的结构设置方式,当卸辊部将原纸轴从储辊槽顶出时,原纸轴由于重力作用,可以自动滚动至撑辊架的另一端,从而吊装新纸轴、移走空纸轴,两次操作可以在一次移动吊车中完成,增加退纸效率。挡辊凸起可以实现对原纸轴的固定作用,将退纸完毕后的原纸轴储存至撑辊架的另一端。3、撑辊架的储存区位于机架外侧,设置有储辊槽的一端设置在机架上,另一端的端点位于机架外,当撑辊架上设置有减重孔时,可以增加整个卸辊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压辊部表面设置的压辊垫可以增加压辊部对原纸轴的压辊效果,使原纸轴稳定的固定在储辊槽,减少对纸轴的损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轨道一和轨道二结构示意图;图中:11-机架,12-支撑架,13-撑辊架,131-滑块,132-连接件,133-支撑件,14-轨道一,15-轨道二,151-导向架,16-驱动装置一,17-驱动装置二,18-退纸机构,181-轮架,182-轮一,183-轮二,184-皮带,185-退纸气缸,186-连接部,187-储辊槽,188-换辊架,189-卸辊气缸,1810-换纸部,1811-压辊部,19-原纸轴,20-挡辊凸起,21-减重孔,22-压辊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一种储辊臂,包括撑辊架13和卸辊装置,撑辊架13上设置有圆弧形的储辊槽187,卸辊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撑辊架13上的换辊架188,换辊架188的转轴位于换辊架188的非端部位置,换辊架188一端与卸辊气缸189的输出端铰接,换辊架188上设置有换纸部1810,换纸部1810随换辊架188转动并将原纸轴19从储辊槽187卸下至撑辊架13。原纸轴19设置在撑辊架13上的储辊槽187上,当原纸轴19上的原纸放卷完毕后,操作人员通过卸辊气缸189带动换辊架188转动,随着换辊架188的转动,换辊架188上的换纸部1810向靠近储辊槽187方向转动,并与原纸轴19接触,并将原纸轴19从储辊槽187顶出至撑辊架13上,从而实现原纸轴19的自动卸纸;操作人员将新的原纸轴放入储辊槽187内,并通过卸辊气缸189转动换辊架188,使换辊架188上的压辊部1811向接近储辊槽187方向转动,压住新纸轴。进一步,换辊架188另一端设置有压辊部1811,随着换辊架188的转动,换纸部1810向远离储辊槽187方向转动,且压辊部1811向靠近储辊槽187方向转动并将原纸轴19压住。作为优选的方式,换辊架188一端设置有换纸部1811,另一端设置有压辊部1811,当换纸部1811实现对原纸轴19的顶起卸下时,压辊部1811远离储辊槽187;当换纸部1810远离储辊槽187时,压辊部1811向靠近储辊槽187方向转动,并将新的原纸轴19压至储辊槽187内,增加复卷过程的稳定性。卸辊部1810和压辊部1811的结构结合,可以大大方便退纸过程,实现卸辊和压辊的切换,设置科学合理。进一步,储辊槽187位于撑辊架13的一端,储辊槽187的支撑平面至撑辊架13另一端高度逐渐降低。储辊槽187的支撑平面至撑辊架13另一端的高度逐渐降低的结构设置方式,当卸辊部1810将原纸轴19从储辊槽187顶出时,原纸轴19由于重力作用,可以自动滚动至撑辊架13的另一端,从而方便用户吊装新纸轴、移走空纸轴,两次操作可以在一次移动吊车中完成,增加退纸效率。进一步,撑辊架13的另一端设置有挡辊凸起20。挡辊凸起20可以实现对原纸轴19的固定作用,将退纸完毕后的原纸轴19储存至撑辊架13的另一端。进一步,撑辊架13远离储辊槽187的一端设置有减重孔21。撑辊架13的储存区位于机架11外侧,设置有储辊槽187的一端设置在机架11上,另一端的端点位于机架11外,当撑辊架13上设置有减重孔21时,可以增加整个卸辊装置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压辊部1811上的压辊垫22,压辊垫22由弹性材质制成。压辊部1811表面设置的压辊垫22可以增加压辊部1811对原纸轴19的压辊效果,使原纸轴19稳定的固定在储辊槽187,减少对纸轴的损伤。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退纸架,包括分别设置在原纸轴19两侧的机架11、支撑架12和撑辊架13,机架11设置有轨道一14,轨道一14上滑动设置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上设置有轨道二15,轨道二15上设置有撑辊架13,轨道一14和轨道二15均平行于水平面,轨道一14与轨道二15垂直。本技术中的退纸架在退纸过程中,原纸轴19放置在撑辊架13上,当退纸架由于误差导致造纸效率降低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原纸轴19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辊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撑辊架(13)和卸辊装置,所述撑辊架(13)上设置有圆弧形的储辊槽(187),所述卸辊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撑辊架(13)上的换辊架(188),所述换辊架(188)的转轴位于所述换辊架(188)的非端部位置,所述换辊架(188)一端与卸辊气缸(189)的输出端铰接,所述换辊架(188)上设置有换纸部(1810),所述换纸部(1810)随所述换辊架(188)转动并将原纸轴(19)从所述储辊槽(187)卸下至所述撑辊架(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辊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撑辊架(13)和卸辊装置,所述撑辊架(13)上设置有圆弧形的储辊槽(187),所述卸辊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撑辊架(13)上的换辊架(188),所述换辊架(188)的转轴位于所述换辊架(188)的非端部位置,所述换辊架(188)一端与卸辊气缸(189)的输出端铰接,所述换辊架(188)上设置有换纸部(1810),所述换纸部(1810)随所述换辊架(188)转动并将原纸轴(19)从所述储辊槽(187)卸下至所述撑辊架(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辊臂,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入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