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上料滑撬滚床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125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上料滑撬滚床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框架、齿形带、自动上料机构和滑撬,所述输送框架的底部间隔均匀安装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底板,所述输送框架的内部间隔均匀安装有多个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滚子轮,所述滚子轮的外侧面安装有包胶轮,所述输送框架的底面中间位置焊接有电机固定板,所述电机固定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端安装有驱动齿轮,朝向所述驱动齿轮一侧的转动轴最外端安装有从动齿轮,相邻两个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齿形带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相邻的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齿形带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快速自动上料,上料速度快,稳定性高,使用方便。

A convey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feeding skid-pry rol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veying device of an automatic feeding skid roller, which comprises a conveying frame, a toothed belt, an automatic feeding mechanism and a skid. The bottom of the conveying frame is evenly spaced with multiple supporting legs, and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legs is equipped with a supporting bottom plate. The inner interval of the conveying frame is evenly arranged with multiple rotating axles,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rotating shaft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 roller wheel is arranged, the outer side of the roller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clad wheel, the bottom middle of the conveying frame is welded with a motor fixing plate, the motor fix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motor, the driving gear is installed at the end of the shaft of the driving motor, and the driven gear is installed at the outermost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facing one side of the driving gear, and the two adjacent driven gears pass through the teeth. The drive gear and the adjacent driven gear are connected by the tooth belt drive.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fast automatic feeding, fast feeding speed, high stability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上料滑撬滚床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滑橇输送系统
,具体为一种可自动上料滑撬滚床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滑橇输送系统在汽车制造行业的焊装、涂装、总装以及它们之间的过廊上都有规模化的应用,特别是2000年以来,大部分涂装地面输送方式采用该输送系统,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对自动化输送机的需求也越来月多,在汽车制造等行业中,常常需要一些地面柔性输送系统以提高制造过程的现代化程度,使用滑橇式输送机进入汽车制造的油漆、总装、焊装等生产过程,能满足汽车行业的某些特殊需要,其特点及优势是板式输送机和积放链输送机无法替代的。但是,现有的滑撬滚床输送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滑撬滚床输送装置无法实现自动上料,上料过程需要通过大型吊装设备配合完成,而吊装过程不稳定,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很容易造成产品的损坏。2、现有的滑撬滚床输送装置上料吊装过程耗费时间长,使用不方便,无法满足汽车车间大规模流程化加工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上料滑撬滚床输送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技术无法实现自动上料,易造成磕碰,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上料滑撬滚床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框架、齿形带、自动上料机构和滑撬,所述输送框架的底部间隔均匀安装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底板,所述输送框架的内部间隔均匀安装有多个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滚子轮,所述滚子轮的外侧面安装有包胶轮,所述输送框架的底面中间位置焊接有电机固定板,所述电机固定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端安装有驱动齿轮,朝向所述驱动齿轮一侧的转动轴最外端安装有从动齿轮,相邻两个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齿形带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相邻的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齿形带传动连接,所述滑撬设置在输送框架上。优选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固定框架、滑轨、滑轮、连接轴、转动电机、轴承、顶板、液压伸缩杆、底板和带式输送机,所述固定框架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内分别对称滑动设置有两个滑轮,相对设置的两对所述滑轮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滑轮的外侧安装有与连接轴连接的转动电机,所述连接轴上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底部焊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四角位置安装有四个液压伸缩杆,四个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底端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带式输送机。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之间安装有减速器。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上设置有多个电控按钮,所述PLC控制器与液压伸缩杆和带式输送机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和转动电机均为伺服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和转动电机分别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输送框架的内侧面上还安装有定位传感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上料滑撬滚床输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自动上料机构,使用时,先将待加工汽车部件放置到带式输送机上,然后按动PLC控制器上的控制按钮,液压伸缩杆带动底板和底板上的待加工汽车部件垂直向上提升,提升至带式输送机与输送框架上的滑撬高度一致时,停止提升,然后开启带式输送机时待加工汽车部件向前移动至滑撬上,通过工人简单固定后,开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转轴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通过齿形带带动与其直联的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之间也通过齿形带连接,带动输送框架两端的滚子轮和包胶轮同步转动,从而通过滚子轮可带动滑撬及待加工汽车零件沿输送框架输送方向前行,本技术可实现快速自动上料,上料速度快,稳定性高,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俯视图。图中:1、输送框架;2、滚子轮;3、转动轴;4、包胶轮;5、电机固定板;6、驱动电机;7、减速器;8、驱动齿轮;9、从动齿轮;10、齿形带;11、支撑腿;12、支撑底板;13、自动上料机构;14、固定框架;15、滑轨;16、滑轮;17、连接轴;18、转动电机;19、轴承;20、顶板;21、液压伸缩杆;22、底板;23、带式输送机;24、PLC控制器;25、滑撬;26、定位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上料滑撬滚床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框架1、齿形带10、自动上料机构13和滑撬25,输送框架1的底部间隔均匀安装有多个支撑腿11,支撑腿1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底板12,输送框架1的内部间隔均匀安装有多个转动轴3,转动轴3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滚子轮2,滚子轮2的外侧面安装有包胶轮4,输送框架1的底面中间位置焊接有电机固定板5,电机固定板5上设置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转轴端安装有驱动齿轮8,朝向驱动齿轮8一侧的转动轴3最外端安装有从动齿轮9,相邻两个从动齿轮9之间通过齿形带10传动连接,驱动齿轮8与相邻的从动齿轮9之间通过齿形带10传动连接,滑撬25设置在输送框架1上,自动上料机构13包括固定框架14、滑轨15、滑轮16、连接轴17、转动电机18、轴承19、顶板20、液压伸缩杆21、底板22和带式输送机23,固定框架14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滑轨15,两个滑轨15内分别对称滑动设置有两个滑轮16,相对设置的两对滑轮16之间通过连接轴17连接,滑轮16的外侧安装有与连接轴17连接的转动电机18,连接轴17上安装有轴承19,轴承19的底部焊接有顶板20,顶板20的底面四角位置安装有四个液压伸缩杆21,四个液压伸缩杆21的底端安装有底板22,底板22上设置有带式输送机23,驱动电机6和驱动齿轮8之间安装有减速器7,驱动电机6和转动电机18均为伺服电机,驱动电机6和转动电机18分别与PLC控制器24电性连接,PLC控制器24型号为S7-400,输送框架1的内侧面上还安装有定位传感器26。使用时,先将待加工汽车部件放置到带式输送机23上,然后按动PLC控制器24上的控制按钮,液压伸缩杆21带动底板22和底板22上的待加工汽车部件垂直向上提升,提升至带式输送机23与输送框架1上的滑撬25高度一致时,停止提升,然后开启带式输送机23时待加工汽车部件向前移动至滑撬25上,通过固定后,开启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转轴带动驱动齿轮8转动,驱动齿轮8通过齿形带10带动与其直联的从动齿轮9转动,从动齿轮9之间也通过齿形带10连接,带动输送框架1两端的滚子轮2和包胶轮4同步转动,从而通过滚子轮2可带动滑撬25及待加工汽车零件沿输送框架1输送方向前行。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自动上料机构13,解决了现有的技术无法实现自动上料,易造成磕碰,工作效率低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上料滑撬滚床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框架(1)、齿形带(10)、自动上料机构(13)和滑撬(2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框架(1)的底部间隔均匀安装有多个支撑腿(11),所述支撑腿(1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底板(12),所述输送框架(1)的内部间隔均匀安装有多个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滚子轮(2),所述滚子轮(2)的外侧面安装有包胶轮(4),所述输送框架(1)的底面中间位置焊接有电机固定板(5),所述电机固定板(5)上设置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转轴端安装有驱动齿轮(8),朝向所述驱动齿轮(8)一侧的转动轴(3)最外端安装有从动齿轮(9),相邻两个从动齿轮(9)之间通过齿形带(10)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8)与相邻的从动齿轮(9)之间通过齿形带(10)传动连接,所述滑撬(25)设置在输送框架(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上料滑撬滚床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框架(1)、齿形带(10)、自动上料机构(13)和滑撬(2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框架(1)的底部间隔均匀安装有多个支撑腿(11),所述支撑腿(1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底板(12),所述输送框架(1)的内部间隔均匀安装有多个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滚子轮(2),所述滚子轮(2)的外侧面安装有包胶轮(4),所述输送框架(1)的底面中间位置焊接有电机固定板(5),所述电机固定板(5)上设置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转轴端安装有驱动齿轮(8),朝向所述驱动齿轮(8)一侧的转动轴(3)最外端安装有从动齿轮(9),相邻两个从动齿轮(9)之间通过齿形带(10)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8)与相邻的从动齿轮(9)之间通过齿形带(10)传动连接,所述滑撬(25)设置在输送框架(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上料滑撬滚床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机构(13)包括固定框架(14)、滑轨(15)、滑轮(16)、连接轴(17)、转动电机(18)、轴承(19)、顶板(20)、液压伸缩杆(21)、底板(22)和带式输送机(23),所述固定框架(14)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滑轨(15),两个所述滑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明卢普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亦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