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质单杠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236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质单杠梯,它主要由侧板、梯蹬、加强板、铆钉等构成。其特征在于侧板、梯蹬均采用竹片粘合成材,侧板与梯蹬采用铆钉铰接,可叠合成单杠。不仅可供消防登高使用,而且可作跨沟越增之桥和临时担架、杠子使用。其性能优于木材和铝合金梯子,它的问世开辟了一条以竹代木新路。(*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防器材,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竹质单杠梯。长期以来,国内外从事消防梯生产,均采用铝合金、木材、玻璃钢材料。用铝合金生产消防梯,成本高,弹性差,易变形,传热快,易导电,因而并不理想。用木材,取材难(一般而言,有节疤的都不能用),材料利用率低,加上木材材料周期长,从长远的观点看,难以满足生产需要,且木材的强度相对较低。用玻璃钢价格昂贵。由于毛竹成材周期短,易取材,弹性好,不易变形,不导电,弥补了木材和铝合金之不足,因此,以竹代木、铝合金生产消防梯是可行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优良,使用安全可靠的竹质单杠梯。本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竹质单杠梯由侧板、梯蹬,加强板、铆钉等组成(附图说明图1)。其特征是侧板横截面为凹形(图4),由主板,盖板,三角板粘合构成,主板、盖板视原材料竹片厚度由2片以上竹片用胶粘合成材。梯蹬也由竹片粘合成材。加强板起加固侧板两端及缩合时美观的作用。铆钉起铰接梯蹬与侧板之用,使梯蹬相对侧板转动。单杠梯在未展开前,叠合成单杠(图2),梯蹬收入侧板凹形腔内不露。上下推拉左右侧板即可展开成梯或叠合成杠。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如下优点1、由于采用竹集成材结构,在强度、弹性方面优于木质结构;而在残余变形,重量方面小于铝合金等金属结构,且不传热,不导电。2、功能多样,使用方便,叠合成杠,可当杠用;展开成梯,即可作登高梯用,平放时可做跨沟越墙桥和临时担架用。3、取材容易,造价较低。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叠合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标号1、基脚箍2、加强板3、侧板4、铆钉5、垫圈6、梯蹬7、保护皮8、基脚板9、木螺钉10、盖板11、主板12、三角板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2、图3,竹质单杠梯由侧板(3)、梯蹬(6),加强板(2)、铆钉(4)等组成。梯蹬(6)被铆钉(4)铰接在侧板(3)上。加强板(2)联接在侧板(3)上的端头。梯蹬(6)视原材料竹片厚度由4-8片粘合成材。侧板(3)横截面为凹形,由主板(11)、盖板(10)、三角板(12)粘合成形。主板(11)、盖板(10)视原材料竹片厚度由2-5片粘合成材。三角板(12)取杂木,厚度为侧板凹腔厚。基脚箍(1)被木螺钉(9)紧固在侧板与加强板端头,起加固保护作用。保护皮(7)箍紧在梯蹬(6)的两端部,起加固保护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竹质单杠梯由侧板(3)、梯蹬(6)、加强板(2)、铆钉(4)组成,其特征在于a、侧板(3)横截面为凹形,由主板(11)、盖板(10)、三角板(12)粘合构成,主板(11)、盖板(10)为竹片粘合构成,三角板(12)为杂木;b、梯蹬(6)为竹集成板材;c、侧板(3)与梯蹬(6)由铆钉(4)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质单杠梯,其特征在于侧板的主板(11)、盖板(10)视原材料竹片厚度由2-5片竹片粘合而成,梯蹬(6)视原材料竹片厚度由4-8片竹片粘合而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竹质单杠梯,它主要由侧板、梯蹬、加强板、铆钉等构成。其特征在于侧板、梯蹬均采用竹片粘合成材,侧板与梯蹬采用铆钉铰接,可叠合成单杠。不仅可供消防登高使用,而且可作跨沟越墙之桥和临时担架、杠子使用。其性能优于木材和铝合金梯子,它的问世开辟了一条以竹代木新路。文档编号E06C1/00GK2123597SQ9122592公开日1992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汪栋森, 李贵生, 雷荣生 申请人:黄山市屯溪消防器材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质单杠梯由侧板(3),梯蹬(6)、加强板(2)、铆钉(4)组成,其特征在于:a、侧板(3)横截面为凹形,由主板(11)、盖板(10)、三角板(12)粘合构成,主板(11)、盖板(10)为竹片粘合构成,三角板(12)为杂木;b、梯蹬(6)为竹集成板材;c、侧板(3)与梯蹬(6)由铆钉(4)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栋森李贵生雷荣生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屯溪消防器材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