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0828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精准下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转轴、驱动第一转轴相对于第一壳体转动的驱动机构,第一壳体包括下料端,第一转轴上设置有螺纹结构,螺纹结构穿过第一壳体的下料端,下料端内侧面为平滑面。该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螺纹结构和平滑面之间的缝隙来减少单位时间内下料的量,从而实现高精度下料。

Soil discharg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recise cutting, and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soil cutt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first shell,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to drive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o rotate relative to the first shell. The first shell includes a cutting end, and a threaded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threaded structure passes through the cutting end of the first shell,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cutting end is a smooth surface.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vention are: the invention reduces the amount of blanking per unit time through the gap between the threaded structure and the smooth surface, thereby realizing high precision blan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壤下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准下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实验过程中,对于物料的质量精度的要求比较高,现有中存在一些称重装置来确定下到称重装置上,但是怎么去实现高精度的下料成为了难题,因此急需一种装置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高精度下料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土壤下料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转轴、驱动第一转轴相对于第一壳体转动的驱动机构,第一壳体包括下料端,第一转轴上设置有螺纹结构,螺纹结构穿过第一壳体的下料端,下料端内侧面为平滑面。优化的,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开设有转板孔的转动板、将转动板上的土壤刮至转板孔内的刮料部,第一转轴位于螺纹结构的上端部垂直穿过转动板中心,所述刮料部位于转动板的上方且绕第一转轴的中轴线相对于转动板转动。优化的,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转动板、下料板,下料板包括与转动板贴合且相对转动板转动的水平部,第一转轴位于螺纹结构的上端部依次穿过下料板和水平部的中部,转动板上设置有用于输入土壤的转板孔,所述下料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孔,下料孔到第一转轴的中轴线距离与转板孔到第一转轴的中轴线的距离相等,所述转板孔的数量小于下料孔的数量。优化的,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下料板,下料板包括与转动板贴合且相对转动板转动的水平部,第一转轴位于螺纹结构的上端部依次穿过下料板和水平部的中部,转动板上设置有用于输入土壤的转板孔,所述下料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孔,下料孔到第一转轴的中轴线距离与转板孔到第一转轴的中轴线的距离相等,所述转板孔的数量小于下料孔的数量。优化的,所述下料板还包括挂钩部,挂钩部一端与水平部的外边缘连接,另一端挂在第一壳体上端面上,所述下料板上圆周阵列有若干个下料孔。优化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驱动轮、从动轮,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壳体的外边缘,第一电机的执行端驱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同轴设置在第一转轴的上端部。优化的,所述第一转轴与转动板中心固定连接,通过第二轴承与下料板的中心活动连接。优化的,刮料部包括刮料板,刮料板的下底面与转动板的上表面接触,转动板从第一转轴的外圆处到最外边缘的距离等于刮料板下底板的长度。优化的,下料装置还包括若干个第二回收管、固定架,刮料部还包括刮料支撑板,刮料支撑板垂直固定在刮料板上端面上;固定架包括水平支板和垂直固定在水平支板一侧的竖直支板,水平支板的另外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转轴穿过的孔,该孔内同轴设置有用于支撑水平支板端部的第一轴承,竖直支板固定在其他结构上;若干根第二回收管用于接负压件的一端部并列垂直穿过水平支板,另一端穿过刮料支撑板。优化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回收管,第一回收管一端部穿过第一壳体,且端口朝向下料端,另一端部位于第一壳体外且用于接接负压件,若干个第一回收管以第一转轴的中轴线为圆形环形阵列在第一壳体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螺纹结构和平滑面之间的缝隙来减少单位时间内下料的量,从而实现高精度下料。(2)本专利技术设置转动板,并且在转动板上开设转板孔,然后通过刮料部来使土壤进入到螺纹结构处,作为第一部细化,可以控制进入到螺纹结构处的土壤量,防止大批量的土壤堆积使得土壤被挤压,不能很好的进入到螺纹结构中,相对于直接对方,因为转板孔的设置,当控制刮料部的刮料频率时,可以实现第一级的精度下料。(3)转动板和下料板之间的配合可以将转板孔内的土壤分成若干次从下料孔中落到螺纹结构处,这样可以使土壤细化,防止大批量的土壤堆积使得土壤被挤压,细化后的土壤进入到螺纹结构中也可以降低下料端的单位时间内的下料量。(4)通过三级细化工序,实现最优效果,其中第一级细化是控制刮料部向转板孔内刮土壤的频率来细化,第二级是转板孔内的土壤依次经过若干个下料孔来实现细化,第三级是通过螺纹结构和滑面的配合,实现三级细化,从而降低单位时间内下土壤的量,提高下料精度。(5)挂钩部的设置可以将下料板架在第一壳体上,这样方便下料板从第一壳体内取出,清理第一壳体位于下料板下方的腔体。(6)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轴转动,即可实现一个驱动机构同事驱动三个工序同时工作。(7)刮料部使土壤周期性刮入到转板孔内,并且不需要驱动机构来驱动刮料部转动。(8)第一回收管和第二回收管的设置可以通过负压来回收第一壳体内的剩余土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下料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下料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图2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2C-C方向的剖视图。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11-第一壳体101-转动板1011-转板孔102-下料板1021-下料孔1022-水平部1023-挂钩部121-第一电机122-驱动轮123-皮带13-第一回收管141-固定架142-第二回收管143-刮料板144-从动轮145-第一转轴1451-螺纹结构146-第一轴承147-第二轴承15-刮料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1、转动板101、驱动转动板101与第一壳体11相对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转动板101上开设有转板孔1011,下料装置还包括将转动板101上的土壤刮至转板孔1011内的刮料部,第一壳体11的下端部为下料端。转板孔1011可以为圆孔,也可以是细长条孔。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21、驱动轮122、从动轮144、第一转轴145。第一转轴145垂直穿过且固定在转动板101的中部,第一电机121固定在第一壳体11的外边缘,第一电机121的执行端驱动驱动轮122转动,驱动轮122带动从动轮144转动,从动轮144同轴设置在第一转轴145的上端部,使得第一转轴145绕中轴线转动。在该实施例中,驱动轮122通过皮带123带动从动轮144转动,还可以通过将主动轮和从动轮144替换成齿轮,通过链条传动。刮料部包括刮料板143,刮料板143的下底面与转动板101的上表面接触,转动板101从第一转轴145的外圆处到最外边缘的距离等于刮料板143下底板的长度,这样转动板101上所有的土壤均随刮料板143转动,刮料板143将转动板101上方的土壤周期性刮入到转板孔1011内。土壤在转动板101转动时,土壤均靠在刮料板143一侧面。转动板101转动,当刮料板143的下端面第一次经过转板孔1011后,土壤进入到转板孔1011,实现土壤减速下落。当下料装置使用完毕后,需要对下料装置进行清洁,为了清洁,下料装置还包括若干个第二回收管142、固定架141。固定架141包括水平支板和垂直固定在水平支板一侧的竖直支板,水平支板的另外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转轴145穿过的孔,该孔内同轴设置有用于支撑水平支板端部的第一轴承146,竖直支板固定在其他结构上,保证水平支板保持水平状。在该实施例中,刮料部还包括刮料支撑板15,刮料支撑板15垂直固定在刮料板143上端面上形成7字型结构。若干根第二回收管142一端部并列垂直穿过水平支板,另一端穿过刮料支撑板15,第二回收管142和固定架141配合可以作为支撑刮料支撑板15的支撑结构,并且固定架141和刮料支撑板15还可以用于固定第二回收管142的两端。当需要对转动板101上的土壤进行回收时,由于转动板101上的土壤在转动后都位于刮料支撑板15的下方,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转轴(145)、驱动第一转轴(145)相对于第一壳体(11)转动的驱动机构,第一壳体(11)包括下料端,第一转轴(145)上设置有螺纹结构(1451),螺纹结构(1451)穿过第一壳体(11)的下料端,下料端内侧面为平滑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转轴(145)、驱动第一转轴(145)相对于第一壳体(11)转动的驱动机构,第一壳体(11)包括下料端,第一转轴(145)上设置有螺纹结构(1451),螺纹结构(1451)穿过第一壳体(11)的下料端,下料端内侧面为平滑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开设有转板孔(1011)的转动板(101)、将转动板(101)上的土壤刮至转板孔(1011)内的刮料部,第一转轴(145)位于螺纹结构(1451)的上端部垂直穿过转动板(101)中心,所述刮料部位于转动板(101)的上方且绕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相对于转动板(101)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转动板(101)、下料板(102),下料板(102)包括与转动板(101)贴合且相对转动板(101)转动的水平部(1022),第一转轴(145)位于螺纹结构(1451)的上端部依次穿过下料板(102)和水平部(1022)的中部,转动板(101)上设置有用于输入土壤的转板孔(1011),所述下料板(102)上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孔(1021),下料孔(1021)到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距离与转板孔(1011)到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的距离相等,所述转板孔(1011)的数量小于下料孔(1021)的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下料板(102),下料板(102)包括与转动板(101)贴合且相对转动板(101)转动的水平部(1022),第一转轴(145)位于螺纹结构(1451)的上端部依次穿过下料板(102)和水平部(1022)的中部,转动板(101)上设置有用于输入土壤的转板孔(1011),所述下料板(102)上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孔(1021),下料孔(1021)到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距离与转板孔(1011)到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的距离相等,所述转板孔(1011)的数量小于下料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吴进钱朱利凯王儒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