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焊接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048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钢结构焊接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外侧固定连接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外侧啮合连接内齿圈,内齿圈固定连接在加工台底部内壁;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钢结构焊接加工作业中,通过设置第一蜗杆、第二蜗杆、蜗轮、第二齿轮和齿条,在蜗轮蜗杆和齿轮齿条的啮合作用下,带动夹持板靠近,从而夹紧工件,通过设置第一齿轮和内齿圈,在齿轮啮合作用下,带动加工台转动,便于焊接工件,避免使用者变换工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工件,夹持牢固,且便于全方位焊接,无需更换工位,利于推广使用。

A Welding Processing Device for Steel Structur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eel structure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steel structure welding proces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bottom inner wall of which is fixed to connect the first motor,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irst motor is fixed to connect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to connect the first gear,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gear is meshed to connect the inner gear ring, and the inner gear ring is fixed to connect the bottom inner wall of the processing table. It is suitable for welding and processing of steel structure. By setting the first worm, the second worm, the worm wheel, the second gear and rack, under the meshing action of the worm wheel and the rack, the clamping plate is driven close, thus the workpiece is clamped. By setting the first gear and the inner gear ring, under the meshing action of the gear, the turning of the processing table is driven,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welding the workpiece and avoids user transformation. The invention has compact structure, is suitable for workpieces of different thickness, has firm clamping, is convenient for all-round welding, does not need to replace the workstation, and is conducive to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焊接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加工
,具体是一种钢结构焊接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主要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目前,大多钢结构焊接装置较为简单,固定能力较差,焊接时不方便,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132278U)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施工用焊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空腔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一侧设有两个固定架,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另一侧设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内部和两个固定架之间均设有弹性固定机构,所述装置本体靠近活动架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两侧输出轴上均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装置本体远离电机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定位板,定位板靠近活动架的一侧分别连接有螺纹杆和滑动长杆,螺纹杆的一端安装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螺纹杆和滑动长杆之间连接有活动连扳,该装置通过两组活动架将钢结构工件夹持住,进行焊接作业,但是由于活动架夹住工件后位置未固定,当工件重量较大时,工件会发生偏斜,同时带动弹性固定机构移动,且该装置整体为固定结构,进行多面焊接时,操作工需要不停移动,更换工位,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焊接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焊接加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滑动环,滑动环顶部固定连接加工台,加工台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座和第三支撑座,所述底座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外侧固定连接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外侧啮合连接内齿圈,内齿圈固定连接在加工台底部内壁,所述第一支撑座内转动连接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外侧依次固定连接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第二蜗杆与第一蜗杆底部分别啮合连接蜗轮,蜗轮内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左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座内,第二转轴右端固定连接第二齿轮,所述加工台顶部滑动连接两块滑动板,两块所述滑动板靠近一侧顶部均固定连接夹持板,两块所述滑动板顶部均固定连接齿条,齿条啮合连接第二齿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轴顶部转动连接加工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把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转轴右侧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撑座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蜗杆和第一蜗杆的齿面螺旋方向相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座固定连接在加工台顶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板与滑动板垂直连接处固定连接斜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块所述夹持板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橡胶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左侧外壁固定连接工具盒,所述底座右侧外壁固定连接焊枪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钢结构焊接加工作业中,通过设置第一蜗杆、第二蜗杆、蜗轮、第二齿轮和齿条,在蜗轮蜗杆和齿轮齿条的啮合作用下,带动夹持板靠近,从而夹紧工件,通过设置第一齿轮和内齿圈,在齿轮啮合作用下,带动加工台转动,便于焊接工件,避免使用者变换工位,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工件,夹持牢固,且便于全方位焊接,无需更换工位,利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钢结构焊接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钢结构焊接加工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一种钢结构焊接加工装置中夹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电机、3-第一转轴、4-第一齿轮、5-内齿圈、6-滑动环、7-工具盒、8-环形滑槽、9-加工台、10-第一支撑座、11-第二支撑座、12-第二转轴、13-蜗轮、14-第一蜗杆、15-第三转轴、16-第二蜗杆、17-把手、18-第三支撑座、19-焊枪架、20-夹持板、21-斜撑、22-第二齿轮、23-齿条、24-滑动板、25-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钢结构焊接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设有环形滑槽8,环形滑槽8内滑动连接滑动环6,滑动环6顶部固定连接加工台9,加工台9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座10和第三支撑座18,所述底座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顶部转动连接加工台9,第一转轴3外侧固定连接第一齿轮4,第一齿轮4外侧啮合连接内齿圈5,内齿圈5固定连接在加工台9底部内壁,所述第一支撑座10内转动连接第三转轴15,第三转轴15右侧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撑座18内,第三转轴15右端固定连接把手17,第三转轴15外侧依次固定连接第一蜗杆14和第二蜗杆16,第二蜗杆16和第一蜗杆14的齿面螺旋方向相反,第二蜗杆16与第一蜗杆14底部分别啮合连接蜗轮13。请参阅图1-3,蜗轮13内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2,第二转轴12左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座11内,第二支撑座11固定连接在加工台9顶部,第二转轴12右端固定连接第二齿轮22,所述加工台9顶部滑动连接两块滑动板24,两块所述滑动板24靠近一侧顶部均固定连接夹持板20,夹持板20与滑动板24垂直连接处固定连接斜撑21,两块所述夹持板20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橡胶垫25,两块所述滑动板24顶部均固定连接齿条23,齿条23啮合连接第二齿轮22。实施例2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底座1左侧外壁固定连接工具盒7,可用于存放工具,取用方便,所述底座1右侧外壁固定连接焊枪架19,焊接过程中或焊接完毕后,可将焊枪放置于焊枪架19内,防止焊枪伤人,同时也避免造成工作台杂乱。本专利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钢结构焊接之前,将工件放置在加工台9上的两块夹持板20之间,使用者转动把手17,带动第三转轴15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转轴15外侧的第一蜗杆14和第二蜗杆16转动,在蜗轮蜗杆啮合作用下,带动第二转轴1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22转动,在齿轮齿条啮合作用下,带动齿条23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板24在加工台9上滑动,由于第一蜗杆14和第二蜗杆26齿面螺旋方向相反,所以使两个蜗轮13旋转方向相反,从而使滑动板24相互靠近,使夹持板20夹紧工件,夹持板20内侧设有橡胶垫25,能够防止刚性接触造成装置损坏,同时也能够增大接触摩擦力,使夹持更加牢固,夹持板20和滑动板24之间设有斜撑,能够增加夹持板20的稳定性,而且由于蜗轮蜗杆自带自锁作用,能够防止工件倾斜撑开夹持板20,工件夹持完成后,使用者便可以进行焊接作业;焊接过程中,需要对工件不同部位进行焊接,驱动第一电机2,带动第一转轴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4转动,在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焊接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设有环形滑槽(8),环形滑槽(8)内滑动连接滑动环(6),滑动环(6)顶部固定连接加工台(9),加工台(9)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座(10)和第三支撑座(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外侧固定连接第一齿轮(4),第一齿轮(4)外侧啮合连接内齿圈(5),内齿圈(5)固定连接在加工台(9)底部内壁,所述第一支撑座(10)内转动连接第三转轴(15),第三转轴(15)外侧依次固定连接第一蜗杆(14)和第二蜗杆(16),第二蜗杆(16)与第一蜗杆(14)底部分别啮合连接蜗轮(13),蜗轮(13)内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2),第二转轴(12)左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座(11)内,第二转轴(12)右端固定连接第二齿轮(22),所述加工台(9)顶部滑动连接两块滑动板(24),两块所述滑动板(24)靠近一侧顶部均固定连接夹持板(20),两块所述滑动板(24)顶部均固定连接齿条(23),齿条(23)啮合连接第二齿轮(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焊接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设有环形滑槽(8),环形滑槽(8)内滑动连接滑动环(6),滑动环(6)顶部固定连接加工台(9),加工台(9)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座(10)和第三支撑座(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外侧固定连接第一齿轮(4),第一齿轮(4)外侧啮合连接内齿圈(5),内齿圈(5)固定连接在加工台(9)底部内壁,所述第一支撑座(10)内转动连接第三转轴(15),第三转轴(15)外侧依次固定连接第一蜗杆(14)和第二蜗杆(16),第二蜗杆(16)与第一蜗杆(14)底部分别啮合连接蜗轮(13),蜗轮(13)内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2),第二转轴(12)左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座(11)内,第二转轴(12)右端固定连接第二齿轮(22),所述加工台(9)顶部滑动连接两块滑动板(24),两块所述滑动板(24)靠近一侧顶部均固定连接夹持板(20),两块所述滑动板(24)顶部均固定连接齿条(23),齿条(23)啮合连接第二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海能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