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液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027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乳化液回收系统,以对机台应用后的乳化液进行回收,包括下沉设置的基坑,所述基坑的底面积大于所述机台的底面积;所述基坑底部设有下沉设置的排液槽,所述排液槽分设有排液端及若干集液端;所述集液端设置于所述基坑内且与所述基坑的侧壁相接,所述排液端延伸至所述基坑外且连接有回收部;该乳化液回收系统,因地制宜地通过对场地加工即可完成乳化液废液的回收应用,具有低成本的有益效果,便于大规模普及应用。

Emulsion recovery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mulsified liquid recovery system for recovering emulsified liquid after application of the machine, including a foundation pit with a sinking foundation pit whose bottom area is larger than the bottom area of the machine platform; a sinking drainage trough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oundation pit, and the drainage trough is divided into a drainage end and a number of liquid collecting ends; and the liquid collecting end is arranged in the foundation pit and said foundation pit. The side walls of the pit are connected, and the drainage end extends to the outside of the pit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covery part. The emulsion recovery system can complete the recove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mulsion waste liquid through site processing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which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low cost and is convenient for large-scal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乳化液回收系统
本技术属于废液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乳化液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乳化液是一种高性能的半合成金属加工液,特别适用于铝金属及其合金的加工。乳化液具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的作用,因此,乳化液被广泛适用于机械加工行业。乳化液在多次反复使用后,会含有大量杂质,不能直接再次进行利用;且由于乳化液中的有机油会分散在水中,动植物易吸收;乳化液中的表面活性剂本身对生物也有害,还可使一些不溶于水的有毒物质被溶解;乳化液中的防锈剂中一般含有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很容易转化成致癌的亚硝酸胺;因此乳化液不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将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乳化液回收系统,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乳化液回收系统。乳化液回收系统,以对机台应用后的乳化液进行回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沉设置的基坑,所述基坑的底面积大于所述机台的底面积;所述基坑底部设有下沉设置的排液槽,所述排液槽分设有排液端及若干集液端;所述集液端设置于所述基坑内且与所述基坑的侧壁相接,所述排液端延伸至所述基坑外且连接有回收部。其工作原理如下:按需要地,于厂房或日常工作场地等通过下挖设置有下沉的基坑,所述机台放置于所述基坑内;则机台应用后的乳化液残液及废液能集中流入至所述基坑内,不外流扩散污染工作环境;所预设的基坑的底面积大于所述机台的底面积,通过基坑底部排液槽的应用,所述排液槽的各集液端与所述基坑内的侧壁相接,使得无论基坑内机台的位置偏移变化,都不会因机台阻挡而使所述集液端收集乳化液废液受到影响;各集液端多方收集下落至基坑中的乳化液,由排液槽有组织地经排液端输出至回收部,完成对乳化液废液的回收。进一步地,所述排液槽于所述基坑底面中整体设置呈“一”字形或“十”字形或“T”形或“L”形;使各集液端的端口按需分布于所述基坑内的各处,满足乳化液回收系统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地,所述回收部包括连接于所述排液端的回收过滤池;所述回收过滤池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与所述排液端相接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区域相接的第一过滤口,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与第三区域相接的第二过滤口;所述第一过滤口及第二过滤口均设置有过滤组件;相应地,所述过滤回收池通过分设有三个区域,结合各区域间应用有过滤组件的过滤口进行对乳化液废液的过滤,满足乳化液废液回收的进一步需要。进一步地,所述回收过滤池为下沉设置,所述回收过滤池底部位置低于所述排液端位置;则该乳化液废液留经至所述排液端时,因所述回收过滤池底部位置低于所述排液端位置而使该回收过滤池底部于所述排液端形成高差,乳化液废液在重力的作用下经所述排液槽顺利流至回收过滤池,完成乳化液废液的收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口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过滤口;通过相应的高差位置限定;使得于排液槽排出的乳化液废液能因重力的作用下顺利完成各区域的逐层过滤,满足乳化液废液回收的更进一步需要。进一步地,所述回收部包括液泵,所述液泵延伸有回液管,所述回液管与所述机台连接;通过回收部处理后的乳化液,在满足再利用标准的前提下,经液泵工作抽回至机台部分循环利用,满足乳化液再利用的需要。进一步地,所述基坑及排液槽均以混凝土浇筑所制;使得基坑及排液槽的质量强度满足所述乳化液回收系统日常应用所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因地制宜地对场地进行简单加工即可完成乳化液废液的回收,应用成本低,便于大规模普及应用。2、通过基坑、排液槽及回收过滤池之间的高差关系设置,无需额外动力以满足乳化液回收系统完成回收乳化液废液的工作,进一步地节约应用成本,便于大规模普及应用。3、通过回收部中回收过滤池及液泵、回液管的应用设置,有效将过滤处理后的乳化液回收至机台进行重复利用,满足节能减排的需要,同时也更进一步地节约应用成本,更便于大规模普及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乳化液回收系统的组合应用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乳化液回收系统的组合应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乳化液回收系统的组合应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实施例3的乳化液回收系统的组合应用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坑,2-机台,3-排液槽,31-排液端,311-进液口,32-集液端,4-回收过滤池,41-第一过滤口,42-第二过滤口,5-液泵,51-回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1: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乳化液回收系统,通过于厂房或日常工作地中,以下挖的方式设置有下沉的基坑1,基坑1中再下挖有呈“一”字型的横设于所述基坑1的排液槽3,所述基坑1及排液槽3以混凝土浇筑所制;所述机台2放设于基坑1中,则使得落于基坑1的乳化液由集液端32及排液端31于基坑1内的部分进入至排液槽3,以排液端31排放至回收部进行回收处理。而本实施例1中,所述回收部包括分设有三个区域的回收过滤池4,所述回收过滤池4为下沉设置,所述回收过滤池4底部位置低于所述排液端31位置;该回收过滤池4的第一区域以进液口311连接所述排液端31,以第一过滤口41连接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第二过滤口42连接至第三区域;所述进液口311位置高于所述第一过滤口41,所述第一过滤口41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过滤口42;所述第一过滤口41中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可应用为滤网、过滤纸或过滤膜),以对进入第一区域内的乳化液中的漂浮杂物及铝屑等沉淀物进行初步过滤;所述第一过滤口41与所述回收过滤池4的第一区域底部形成有一定高差,以便于漂浮杂物及铝屑的沉淀;第二过滤口42中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可应用为过滤纸或过滤膜),以对通过第一过滤口41过滤进入至第二区域的乳化液进行第二次过滤;所述第二过滤口42与所述回收过滤池4的第二区域底部形成有一定高差,以便于拖过所述第一过滤口41的极小量铝屑再次沉淀;则两次过滤后的乳化液已经基本清除杂质,进入至第三区域后,合格的乳化液经液泵5以回液管51抽取返回至机台2部分,以再次于机台2中循环利用。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回收过滤池4的设置方式,因应实际需要,所述第一过滤口41的位置可高于所述进液口311,待乳化液于所述基坑1及所述回收过滤池4的第一区域内积累至一定程度,才经由第一过滤口41过滤排放;通过应用该设置方式,仅需将所述回收过滤池4下挖至较浅深度,更有利于适应浅层场地的应用,且有效避免人力资源浪费。实施例3: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3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基坑1内排液槽3的设置方式,所述排液槽3相应地设置有3个集液端32,所述排液槽3于所述基坑1中整体呈“十”字形,则多个集液端32的应用,能更有效地对落于所述基坑1中的乳化液废液进行收集。显然地,所述排液槽3于所述基坑1中也可设置为“L”性或“T”形,以按需设定所述集液端32的不同方位应用,以满足用户不同的机台2应用设置所需。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实施原理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而相应修改方案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乳化液回收系统,以对机台应用后的乳化液进行回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沉设置的基坑,所述基坑的底面积大于所述机台的底面积;所述基坑底部设有下沉设置的排液槽,所述排液槽分设有排液端及若干集液端;所述集液端设置于所述基坑内且与所述基坑的侧壁相接,所述排液端延伸至所述基坑外且连接有回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乳化液回收系统,以对机台应用后的乳化液进行回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沉设置的基坑,所述基坑的底面积大于所述机台的底面积;所述基坑底部设有下沉设置的排液槽,所述排液槽分设有排液端及若干集液端;所述集液端设置于所述基坑内且与所述基坑的侧壁相接,所述排液端延伸至所述基坑外且连接有回收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液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槽于所述基坑底面中整体设置呈“一”字形或“十”字形或“T”形或“L”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液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部包括连接于所述排液端的回收过滤池;所述回收过滤池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忠陈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安驰铝合金车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