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及内窥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001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及内窥镜系统,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包括支撑机构、万向调节机构和微调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承载组件和至少两个调节组件,至少两个调节组件分别与承载组件的两端选择性地滑动连接,并能够带动承载组件上下运动。微调机构包括夹持组件与微调组件,微调组件与夹持组件连接,以带动夹持组件作横向运动。万向调节机构安装于承载组件上,并与微调组件连接,万向调节机构用于带动微调组件相对承载组件选择性地做周向运动。通过多机构的配合对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的形态进行稳定而灵活地调整。

A Vertical Endoscopic Clamping Equipment and Endoscopic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ertical endoscope clamping device and an endoscope 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The vertical endoscope clamping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 mechanism, a universal regulating mechanism and a fine-tuning mechanism.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consists of a bearing component and at least two regulating components. At least two regulating components are selectively sliding connected with both ends of the bearing component, and can drive the bearing component up and down. The fine-tun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clamping component and a fine-tuning component, and the fine-tuning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lamping component to drive the clamping component to move horizontally. Universal adjusting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the load-bearing componen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ne-tuning component. Universal adjust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drive the fine-tuning component to make selective circumferential movement relative to the load-bearing component. The shape of the endoscope clamping device can be adjusted stably and flexibly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multiple mechanis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及内窥镜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及内窥镜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医生在操作内窥镜时,需用一只手持镜,用以调节内镜方向并固定术野,另一只手握持器械进行操作。这种单手操作手术的时间及效率都有待提升。其次,当需要双手同时进行手术操作时,便需要助手或夹持机构代以持镜。在现有技术中,夹持机构灵活性差,不方便调节,并且结构稳定性差,容易出现抖动,对病患造成伤害,增加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该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可以同时提高结构稳定性与灵活性,方便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系统,其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同时提高结构稳定性与灵活性,方便操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包括支撑机构、万向调节机构和微调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承载组件和至少两个调节组件,至少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与所述承载组件的两端滑动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承载组件上下运动。所述微调机构包括夹持组件与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以带动所述夹持组件作横向运动。所述万向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承载组件上,并与所述微调组件连接,所述万向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微调组件相对所述承载组件选择性地做周向运动。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微调管和支脚,所述微调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支脚的一端,并与所述支脚旋转连接,所述微调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承载组件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脚包括支架和轮组,所述微调管套设于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轮组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旋转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调节机构与所述承载组件滑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微调机构相对所述承载组件滑动。进一步地,所述微调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与微调平台,所述微调平台安装于万向调节机构上,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微调平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夹持组件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夹持组件相对所述微调平台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件穿过所述微调平台,并与所述微调平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夹持组件螺纹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二调节件、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夹持平台和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设置于所述夹持平台的一侧,并且,微调组件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件向内弯折并形成滑条,所述滑条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设置于所述夹持平台的两侧;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夹持平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所述第一夹持件运动。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调节机构包括第三调节件和调节座,所述第三调节件与所述调节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调节件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调节座选择性地做周向运动。所述第三调节件与所述微调组件连接,所述调节座与所述承载组件连接;或所述调节座与所述微调组件连接,所述第三调节件与所述承载组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调节件的一端具有球型调节部,所述调节座上开设有球型槽,所述球型调节部设置于所述球型槽中。所述调节座上开设有抵持孔,所述抵持孔与所述球型槽连通,所述万向调节机构还包括抵持件,所述抵持件穿过所述抵持孔并与所述球型调节部抵持,限制所述球型调节部的转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镜头和所述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所述镜头被所述夹持组件夹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通过调整调节组件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并通过调节组件和承载组件的配合实现对主体结构的稳定承载。同时,通过万向调节机构带动所述微调机构相对所述支撑机构选择性地做周向运动。此外,还通过微调组件带动夹持组件做横向微距运动。通过多机构的配合对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的形态进行稳定而灵活地调整,以在保证多向调节的灵活性的同时,整体结构稳定而不会出现造成被夹持的装置的抖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窥镜系统,由于采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能够通过夹持组件夹紧镜头,实现对病人体内状况的精准观察。同时,通过支撑机构、万向调节机构和微距机构的配合,在对镜头的灵活调节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了镜头晃动和伤害病人的情况出现,从而降低了手术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窥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万向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110-微调机构;111-微调组件;1111-第一调节件;1111a-外螺纹;1112-微调平台;1112a-滑动槽;1112b-刻度;112-夹持组件;1121-夹持平台;1121a-调节孔;1122-第一夹持件;1123-第二夹持件;1124-滑动件;1124a-滑条;1125-第二调节件;1126-通孔;1126a-内螺纹;120-万向调节机构;121-第三调节件;1211-球型调节部;122-调节座;1221-球型槽;1222-抵持孔;123-抵持件;130-支撑机构;131-调节组件;1311-微调管;1312-支脚;1312a-支架;1312b-轮组;132-承载组件;1321-承载滑动槽;200-镜头;300-内窥镜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有更明确的规定与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更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是一体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万向调节机构和微调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承载组件和两个调节组件,至少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与所述承载组件的两端选择性地滑动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承载组件上下运动;所述微调机构包括夹持组件与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以带动所述夹持组件作横向运动;所述万向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承载组件上,并与所述微调组件连接,所述万向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微调组件相对所述承载组件选择性地做周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万向调节机构和微调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承载组件和两个调节组件,至少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与所述承载组件的两端选择性地滑动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承载组件上下运动;所述微调机构包括夹持组件与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以带动所述夹持组件作横向运动;所述万向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承载组件上,并与所述微调组件连接,所述万向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微调组件相对所述承载组件选择性地做周向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微调管和支脚,所述微调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支脚的一端,并与所述支脚旋转连接,所述微调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承载组件螺纹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包括支架和轮组,所述微调管套设于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轮组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旋转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调节机构与所述承载组件滑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微调机构相对所述承载组件滑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与微调平台,所述微调平台安装于万向调节机构上,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微调平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夹持组件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夹持组件相对所述微调平台运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内窥镜夹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穿过所述微调平台,并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佳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