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3853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0 23:24
在构成插入部(2)的顶端部(5)的第1支承部(32)的外周部配置第1凸部(60),通过以顶端部5的包括该第1凸部(60)在内的部位的外周长(L1)小于根据作为顶端部5的有效外径的顶端外径(D0)确定的外周长(L0)的方式设定第1凸部(60)的突出量,从而不用使顶端部所需程度以上地大型化就确保了耐久性,并且提高了向被检体内插入的插入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窥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顶端部内置有超声波观察部等观察部的内窥镜。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内窥镜在用于向被检体内等插入的细长的插入部的顶端具有硬质的顶端部。在该顶端部配置有用于发送接收超声波的超声波观察部、用于拍摄光学图像的光学观察部等各种观察部,该观察部收纳于由金属或树脂等硬质构件形成的壳体内。而且,根据该壳体等硬质构件的形状,内窥镜的顶端部被大致限定了其外观形状。在此,在壳体的顶端侧,一般来说,存在集合两个以上的平面或曲面等而成的角部。例如,像日本特开2011-206428号公报所图示的那样,在凸起型的超声波内窥镜中,构成顶端部的壳体(第1支承部)具有位于超声波转换器的声透镜部的两侧的侧面、与声透镜部的背面侧相对的相对面(底面)以及相连设于该侧面及底面的顶端侧的端面,在该各个面的集合部形成有角部。这种形成于壳体的角部中的、形成于端面之间的角部特别是在向狭窄的支气管内等插入时,易于与体壁等相干扰而产生插入阻力。因此,一般来说,为了减少这样的插入阻力,对构成顶端部的壳体的角部实施预定的圆角加工等。但是,在如上所述对壳体的角部进行了圆角加工等的情况下,该加工部分的壁厚局部变薄,存在使壳体的耐久性(例如,壳体的强度、耐化学性等)降低的隐患。与此相对,也考虑将壳体的壁厚整体形成得较厚,但是这种壳体的厚壁化存在导致插入部的大型化的忧虑,因此特别是难以应用于强烈要求顶端部的细径化的支气管镜等。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使顶端部所需程度以上地大型化就能够确保耐久性并且能够提高向被检体内插入的插入性的内窥镜。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包括:插入部,其用于向被检体内插入;顶端部,其配置于所述插入部的顶端,具有用于观察被检体的观察部;以及凸部,其构成为具有曲面,并配置于所述顶端部的外周部,与根据所述插入部的顶端外径确定的外周长相比较,所述顶端部的包括所述凸部在内的部位的外周长较小。附图说明图1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是内窥镜的整体图。图2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是从斜上方观察顶端部的立体图。图3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是顶端部的端面图。图4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是顶端部的俯视图。图5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是顶端部的左侧视图。图6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是沿着图4的VI-VI线的剖视图。图7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是顶端部的立体图。图8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是顶端部的端面图。图9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是顶端部的俯视图。图10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是顶端部的左侧视图。图11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是顶端部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图1~图6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图1是内窥镜的整体图,图2是从斜上方观察顶端部的立体图,图3是顶端部的端面图,图4是顶端部的俯视图,图5是顶端部的左侧视图,图6是沿着图4的VI-VI线的剖视图。图1所示的内窥镜1例如是支气管用的内窥镜(支气管镜),在本实施方式中,更具体地说,是具有用于获取超声波图像的超声波观察部和用于获取光学图像的光学观察部的超声波支气管镜。该内窥镜1构成为具有能够向被检体内的支气管等观察对象部位插入的细长的插入部2、相连设于插入部2的基端侧的操作部3以及自操作部3的侧部延伸出的通用线缆4。而且,在插入部2的顶端,构成为从顶端依次相连设有顶端部5、配置于顶端部5的基端侧的弯曲自如的弯曲部6以及配置于弯曲部6的基端侧且纵长并具有挠性的挠性管部7。操作部3具有构成操作把持部的操作部主体10,该操作部主体10的顶端侧借助防折断部11连接于挠性管部7的基端侧。另外,在操作部主体10的靠顶端的位置设有成为插入部2内的管路即送气送水通道(未图示)的开口部的送气送水口12,并且设有成为使处理器具贯穿插入部2内的管路即处理器具贯穿通道(未图示)的基端侧的开口部的处理器具贯穿口13。另一方面,在操作部主体10的靠基端的位置设有用于弯曲操作弯曲部6的角度控制杆14,并且设有各种内窥镜功能的开关类15。通用线缆4的一端侧借助防折断部16相连设于操作部主体10的侧部。另一方面,在作为通用线缆4的另一端侧的延伸端设有内窥镜连接器部17。在该内窥镜连接器部17的端部设有相对于未图示的光源装置拆装自如的光源侧连接器20。在光源侧连接器20上突出设有自插入部2侧延伸的光导件21的基端部,并且配置有电触点22,若光源侧连接器20连接于光源装置,则光导件21与光源装置内的光源光学连接,并且电触点22与光源装置内的电源电连接。另外,在内窥镜连接器部17的侧部设有相对于未图示的超声波观测装置拆装自如的超声波连接器23和相对于未图示的视频处理器拆装自如的电连接器24。接着,参照图2~图6说明这种内窥镜1的顶端部5的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顶端部5例如具有作为硬质的框体的顶端硬质构件30。本实施方式的顶端硬质构件30构成为具有基部侧连结于弯曲部6的第2支承部31和向该第2支承部31的顶端侧突出的第1支承部32。第2支承部31例如由硬质的构件形成。在第2支承部31的内部穿设有与处理器具贯穿通道相连通的通道连通孔35,利用该通道连通孔35形成在第2支承部31的周面上的开口被设定为吸引兼钳子口36。另外,在第2支承部31的顶端,在吸引兼钳子口36的附近且从插入部2的插入轴线Oi向一侧偏移的位置形成有相对于该插入轴线Oi以预定角度倾斜的倾斜面37。在该倾斜面37上配置有用于构成作为观察部的光学观察部的物镜38和照明透镜39(参照图2~图4)。但是,不必配置通道连通孔35和物镜38两者,也可以仅是任一者。另外,在第2支承部31穿设有与弯曲部6内相连通的线缆贯穿孔40。在该线缆贯穿孔40内嵌入有自第1支承部32的基部突出的嵌合轴部45。而且,该嵌合轴部45利用紧固螺丝等进行固定,从而第1支承部32保持于第2支承部31。本实施方式的第1支承部32例如包括形成为能够收纳超声波发送接收部50的大致箱形的基本形状的金属制的构件。如图5所例示,构成该第1支承部32的外周面的各个面中的、与第2支承部31的倾斜面37相连设置的面被设定为用于在超声波观察时抵接于被检体的观察对象部位的抵接面32a。而且,该抵接面32a例如包括相对于插入轴线Oi方向呈大致圆弧状弯曲的弯曲面。另外,在抵接面32a上设有用于将形成于第1支承部32的内部的收纳室46与外部相连通的大致矩形的开口部46a,经由该开口部46a,超声波发送接收部50收纳于第1支承部32内。在此,本实施方式的超声波发送接收部50例如是用于与声透镜部55一起在顶端部5构成凸起型的超声波观察部33的构件。声透镜部55例如由硅树脂等形成,并使从超声波发送接收部50发送来的超声波束收敛。该声透镜部55的外表面设定为相对于插入轴线Oi方向与第1支承部32的抵接面32a大致共面,包括相对于插入轴线Oi方向呈大致圆弧状弯曲的弯曲面。而且,利用如此构成的声透镜部55的外表面形成了超声波发送接收部50的观察面55a。超声波发送接收部50具有超声波振子51、声阻匹配层52以及背衬件53。超声波振子51例如通过由压电陶瓷等形成的多个压电元件51a的排列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压电元件51a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窥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包括:插入部,其向被检体内插入;顶端部,其配置于比所述插入部靠顶端的位置,包括具有用于发送接收超声波的凸起型的观察面的观察部和用于支承所述观察部的第1支承部;以及凸部,其是突起,并配置于所述第1支承部的外周,所述顶端部中的、包括所述凸部在内的部位的外周长小于位于比所述凸部靠基端侧的位置的外周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5.31 JP 2013-1153711.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包括:插入部,其向被检体内插入;顶端部,其配置于所述插入部的顶端,包括具有用于发送接收超声波的凸起型的观察面的观察部和能够收纳所述观察部的第1支承部;以及凸部,其一体形成于所述第1支承部的与配置有所述观察面的面相交叉的侧面和所述观察面的背面,所述顶端部中的、包括所述凸部在内的部位的外周长小于位于比所述凸部靠基端侧的位置的外周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知辉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