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9830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是用青脚隐性白羽公鸡与青脚有色羽矮小型母鸡进行交配得到F1代,将F1代的公鸡和母鸡进行交配产生F2代,用F2代中青脚隐性白羽正常公鸡与正常体型母鸡进行交配,选取后代出现矮小型母鸡的F2代公鸡与F2代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母鸡进行交配,得到F3代,用F3代中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公鸡与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母鸡进行纯繁,得到所述肉鸡新品系。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充分利用性连锁隐性矮小基因的优点,降低饲料消耗,节省饲养空间和提高饲料转化率。进一步,将所得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母系与不同羽色品种公鸡配套时,后代鸡羽色与父系羽色一致。

A New Breeding Method of Green Foot Recessive White Feather Dwarf Broil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reeding method for a new line of green-footed recessive white feather dwarf broiler. The breeding method is that the green-foot recessive white feather cock is mated with the green-foot colored feather dwarf hen to obtain the F1 generation, the F1 generation cock and hen are mated to produce the F2 generation, and the F2 generation recessive white feather normal cock is mated with the normal body type hen to select the offspring to produce the dwarf female. F2 cocks of chickens were mated with F2 recessive white feather dwarf hens and F3 cocks were bred with F3 recessive white feather dwarf cocks of middle green feet and recessive white feather dwarf hens of green feet. The new broiler strains were obtained. The new blue-foot recessive white feather dwarf broiler strain of the invention fully utiliz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recessive linked dwarf gene, reduces feed consumption, saves feeding space and improves feed conversion rate. Furthermore, when the female line of green-foot recessive White-feather dwarf broiler was matched with the male line of different feather color breeds, the feather color of the offspring was identical with that of the male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肉鸡制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肉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肉鸡的快速成长,主要得益于鸡种的不断优化和改良,诸多国内外育种公司和科研机构长期从事肉鸡品种的研究和选育,不断培育出具有优良特征的新品种。近年来,市场需求推动了地方优质鸡育种的发展,一个好的育种素材对育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羽色遗传相对复杂,进行羽色纯化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隐性白羽相对于地方鸡种的有色羽为隐性,同地方鸡杂交后代羽色与地方鸡羽色一样,因此,隐性白羽鸡种资源是利用地方鸡育种的稀缺育种素材资源。我国肉用型鸡种具有肉质好的优势,但是往往同时存在生长缓慢,饲养周期长等问题,急需要我们通过杂交育种选育出肉质好、生长快、饲料消耗低、节省饲养空间、饲料转化率高的肉鸡新品种。矮小鸡体型小、耗料少、性成熟早、节省饲养空间以及抗病力强等突出优点,可以大大降低商品代鸡的生产成本,提高饲养综合效益。但市场上矮小鸡羽色复杂,不利于作为育种的种质资源,所以需要我们培育出更加理想的种质资源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是用青脚隐性白羽公鸡与青脚有色羽矮小型母鸡进行交配得到F1代,再利用所述F1代培育得到所述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符合我们对肉质、生长速度、饲料消耗量、饲养空间和饲料转化率等各方面的要求。同时,将其母系与不同羽色品种公鸡配套时,后代商品鸡羽色与父系羽色一致。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青脚隐性白羽正常体型公鸡与青脚有色羽矮小型母鸡进行交配得到F1代;(2)利用所述F1代培育得到所述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进一步的,步骤(1)中,青脚隐性白羽正常体型公鸡基因型为ccZidDwZidDw。进一步的,步骤(1)中,青脚有色羽矮小型母鸡的基因型为纯合CCZiddwW或杂合CcZiddwW。进一步的,步骤(2)中,得到的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公鸡的基因型为ccZiddwZiddw,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母鸡的基因型为ccZiddwW。进一步的,利用所述F1代进行培育得到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F1代的公鸡和母鸡进行交配产生F2代;(S2)选取F2代中青脚隐性白羽正常体型公鸡与正常体型母鸡进行交配,选取后代出现矮小型母鸡的F2代公鸡与F2代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母鸡进行交配,得到F3代;(S3)选取F3代中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公鸡与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母鸡进行纯繁,得到所述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进一步的,步骤(S1)中,当母系基因型为CCZiddwW时,F1代公鸡基因型为CcZidDwZiddw,F1代母鸡基因型为CcZidDwW;F1代所有公鸡和母鸡进行交配。进一步的,步骤(S1)中,当母系基因型为CcZiddwW时,选取F1代中基因型为ccZidDwZiddw的青脚隐性白羽正常公鸡与基因型为ccZidDwW的青脚隐性白羽正常母鸡进行交配。进一步的,步骤(S2)中,与正常体型母鸡交配的F2代青脚隐性白羽正常公鸡的基因型为ccZidDwZidDw和ccZidDwZiddw;与基因型为ccZiddwW的F2代母鸡交配的F2代青脚隐性白羽正常公鸡的基因型为ccZidDwZiddw。进一步的,利用所述方法培育出的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在培育新品种鸡中的应用。进一步的,将所述的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母系与其他羽色父系进行配套,其后代鸡羽色与父系羽色一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是用青脚隐性白羽公鸡与青脚有色羽矮小型母鸡进行交配得到F1代,将F1代的公鸡和母鸡进行交配产生F2代;或者将青脚隐性白羽正常公鸡与青脚杂合有色羽矮小型母鸡进行交配得到F1代,选取F1代中隐性白羽正常公鸡与隐性白羽正常母鸡进行交配得到F2代。用F2代中青脚隐性白羽正常公鸡与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母鸡进行交配,选取后代出现矮小型母鸡的F2代公鸡与F2代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母鸡进行交配,得到F3代,用F3代中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公鸡与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母鸡进行纯繁,得到所述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本专利技术所述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充分利用性连锁隐性矮小基因的优点,降低饲料消耗,节省饲养空间和提高饲料转化率。进一步,将所得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母系与不同羽色品种公鸡配套时,后代鸡羽色与父系羽色一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制种模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述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制种模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所述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20只基因型为ccZidDwZidDw的青脚隐性白羽正常公鸡与35只基因型为CCZiddwW的青脚有色羽矮小型母鸡进行交配得到F1代,其中F1代公鸡基因型为CcZidDwZiddw,数量为63只,母鸡基因型为CcZidDwW,数量为87只;(2)将F1代的公鸡和母鸡进行交配产生F2代,F2代公鸡基因型为CCZidDwZidDw、CCZidDwZiddw、CcZidDwZidDw、CcZidDwZiddw、ccZidDwZidDw和ccZidDwZiddw,对应数量分别为45只、52只、86只、90只、50只和48只,母鸡基因型为CCZidDwW、CCZiddwW、CcZidDwW、CcZiddwW、ccZidDwW和ccZiddwW,对应数量分别为72只、83只、120只、116只、80只和71只;(3)选取F2代中基因型为ccZidDwZidDw和ccZidDwZiddw的青脚隐性白羽正常公鸡分别与正常体型母鸡交配,选取后代出现矮小型母鸡的F2代公鸡与基因型为ccZiddwW的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F2代母鸡进行交配得到F3代,F3代公鸡基因型分别为ccZidDwZiddw和ccZiddwZiddw,数量分别为61只和97只,F3代母鸡基因型分别为ccZidDwW和ccZiddwW,数量分别为110只和104只;(4)选取F3代中基因型为ccZiddwZiddw的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公鸡与基因型为ccZiddwW的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母鸡进行纯繁,得到所述青脚隐性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青脚隐性白羽正常体型公鸡与青脚有色羽矮小型母鸡进行交配得到F1代;(2)利用所述F1代培育得到所述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青脚隐性白羽正常体型公鸡与青脚有色羽矮小型母鸡进行交配得到F1代;(2)利用所述F1代培育得到所述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青脚隐性白羽正常体型公鸡基因型为ccZidDwZidDw。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青脚有色羽矮小型母鸡的基因型为纯合CCZiddwW或杂合CcZiddwW。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得到的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公鸡的基因型为ccZiddwZiddw,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母鸡的基因型为ccZiddwW。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F1代进行培育得到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肉鸡新品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F1代的公鸡和母鸡进行交配产生F2代;(S2)选取F2代中青脚隐性白羽正常体型公鸡与正常体型母鸡进行交配,选取后代出现矮小型母鸡的F2代公鸡与F2代青脚隐性白羽矮小型母鸡进行交配,得到F3代;(S3)选取F3代中青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西波樊新忠赵纪华李显耀姜运良唐辉崔慎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