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盐碱地海滨锦葵实生苗成活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9792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盐碱地海滨锦葵实生苗成活率的方法,将隐类球囊霉菌种和黑麦草种子混匀后均匀地撒在菌种扩繁基质上,再覆同样的基质1~2cm,放置适宜环境下生长40~50天,割除黑麦草的地上部分,剩余部分混匀制成接种菌剂;繁育苗床填满生根介质,将接种菌剂于生根介质表面下8~10cm均匀撒成一薄层,海滨锦葵种子置于生根介质下5~7cm,均匀撒播;用稀释1倍的营养液浇灌,每周1次;移栽前将苗床生长1个月的海滨锦葵苗移入6×6cm的圆形环保纸育苗杯中,苗床育苗基质填充育苗杯口1cm处,缓苗生长1周后移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盐碱地海滨锦葵实生苗成活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就,具体是一种提高盐碱地海滨锦葵实生苗成活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海滨锦葵(Kosteletzkyapentacarpos原名Kostelezkyavirginica)为锦葵科锦葵属多年生宿根植物,天然分布于美国东部沿海从特拉华州至得克萨斯州的海滨盐沼,经过长期的进化和自然选择,海滨锦葵已成为一种耐盐植物。我国逾二十年的研发表明,海滨锦葵不仅已经成为江苏、乃至全国海滨生态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耐盐植物,而且通过产学研合作对其初步开发,显示出该物种在美化景观、新资源食品、饲用添加剂、保健品、生物质能等方面强劲的产业化潜力。海滨锦葵实生苗在盐碱地引种栽培的过程中,由于幼苗根的吸收功能差,加之盐碱地的渗透胁迫,致使定植的幼苗死亡率较高,这一问题长期以来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严重影响了海滨锦葵在我国沿海滩涂的引种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海滨锦葵实生苗的培育方法,以克服盐碱地上海滨锦葵实生苗根的吸收功能弱、茎的输导功能差、叶的光合能力低的问题,大幅度提高盐碱地植物幼苗定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盐碱地海滨锦葵实生苗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菌种扩繁:将隐类球囊霉菌种和黑麦草种子混匀后均匀地撒在菌种扩繁基质上,再覆同样的基质1~2cm,放置适宜环境下生长40~50天,割除黑麦草的地上部分,剩余部分混匀制成接种菌剂;(2)海滨锦葵实生苗繁育:繁育苗床填满生根介质,将步骤(1)接种菌剂于生根介质表面下8~10cm均匀撒成一薄层,海滨锦葵种子置于生根介质下5~7cm,均匀撒播;(3)苗期管理:在与步骤(1)菌种扩繁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用稀释1倍的营养液浇灌,每周1次;(4)盐碱地移栽:移栽前将苗床生长1个月的海滨锦葵苗移入6×6cm的圆形环保纸育苗杯中,菌种扩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盐碱地海滨锦葵实生苗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菌种扩繁:将隐类球囊霉菌种和黑麦草种子混匀后均匀地撒在菌种扩繁基质上,再覆同样的基质1~2cm,放置适宜环境下生长40~50天,割除黑麦草的地上部分,剩余部分混匀制成接种菌剂;(2)海滨锦葵实生苗繁育:繁育苗床填满生根介质,将步骤(1)接种菌剂于生根介质表面下8~10cm均匀撒成一薄层,海滨锦葵种子置于生根介质下5~7cm,均匀撒播;(3)苗期管理:在与步骤(1)菌种扩繁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用稀释1倍的营养液浇灌,每周1次;(4)盐碱地移栽:移栽前将苗床生长1个月的海滨锦葵苗移入6×6cm的圆形环保纸育苗杯中,菌种扩繁基质填充育苗杯口1cm处,缓苗生长1周后移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盐碱地海滨锦葵实生苗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隐类球囊霉菌种为Paraglomusoccultum(Walker)MortonetRedecker,编号BGCBJ04B,购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盐碱地海滨锦葵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宰学明纪易凡金凤闫娜马艳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