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用电池箱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9190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辆用电池箱及车辆。车辆用电池箱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相连的盖体,所述本体包括内层结构和设置在所述内层结构外侧的外层结构,所述内层结构和所述外层结构都呈桶形,所述内层结构和所述外层结构之间形成风道,所述外层结构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从所述进风口经所述风道从所述出风口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池箱,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设置成桶形,内层结构和所述外层结构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形成在所述内层结构的整个周向和底部,所述风道和所述内层结构、外层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幅增加,进而使得通过风扇在所述风道中形成的强制风流可以迅速带走所述电池箱内部的热量,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用电池箱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用电池箱及车辆。
技术介绍
当今面临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尾气排放引起的空气污染等问题,都催生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电动汽车,它属于“零排放”车辆,且噪声小,舒适干净,操纵和维修简单方便。电动汽车的电能储能装置为车载可充电蓄电池,车载可充电电池的性能直接决定电动汽车的性能,车载可充电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因发热升温而引发漏液、燃烧爆炸等安全问题,现有技术的车载可充电电池通过在其电池箱上设置制冷装置和散热风扇来散热,但是散然效果和效率较差,无法及时降低电池箱内部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更好的车辆用电池箱及车辆。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用电池箱,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相连的盖体,所述本体包括内层结构和设置在所述内层结构外侧的外层结构,所述内层结构和所述外层结构都呈桶形,所述内层结构和所述外层结构之间形成风道,所述外层结构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从所述进风口经所述风道从所述出风口排出。优选地,所述内层结构外侧壁与所述外层结构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结构,所述第一隔板结构横向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结构将所述风道分隔成位于上部的周向风道和位于下部的底部风道;所述进风口包括位于所述外层结构下部的底部进风口和位于所述外层结构上部的周向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位于所述外层结构下部的底部出风口和位于所述外层结构上部的周向出风口。优选地,所述内层结构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散热筋条,所述第一散热筋条沿所述内层结构的周向延伸。优选地,所述内层结构的外底壁上设置有第二散热筋条,所述第二散热筋条在所述底部进风口和所述底部出风口之间延伸。优选地,所述内层结构的外侧壁和所述外层结构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结构,所述第二隔板结构所在面和所述第一隔板结构所在面相垂直,所述第二隔板结构将所述周向风道分隔成相对设置的第一周向风道和第二周向风道;所述周向进风口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两侧的第一周向进风口和第二周向进风口;所述周向出风口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两侧的第一周向出风口和第二周向出风口。优选地,所述第一周向进风口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周向风道端部的两个,所述第一周向出风口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周向风道中间的一个;和/或,所述第二周向进风口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周向风道端部的两个,所述第二周向出风口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周向风道中间的一个。优选地,所述外层结构的侧壁截面呈波浪状或锯齿状。优选地,所述盖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外层结构密封连接,所述下盖和所述内层结构密封连接。优选地,所述盖体包括顶板以及连接在顶板上的外层围板和内层围板,所述内层围板位于所述外层围板的内侧,所述内层围板和所述内层结构密封连接,所述外层围板和所述外层结构密封连接。为达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辆用电池箱。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池箱及车辆,所述内层结构和所述外层结构设置成桶形,所述内层结构和所述外层结构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形成在所述内层结构的整个周向和底部,所述风道和所述内层结构、外层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幅增加,进而使得通过风扇在所述风道中形成的强制风流可以迅速带走所述电池箱内部的热量,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显著提高。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部分中电池箱的本体俯视时的第一截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部分中电池箱的本体主视时的截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部分中电池箱的本体俯视时的第二截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部分中电池箱的盖体的下盖俯视时的截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部分中电池箱的盖体的下盖主视时的截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部分中电池箱的盖体的上盖俯视时的截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部分中电池箱的盖体的上盖主视时的截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部分中电池箱的盖体主视时的截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部分中电池箱的盖体俯视时的截面图。图中:1、盖体;11、上盖;12、下盖;121、支柱;13、顶板;14、外层围板;15、内层围板;2、本体;21、内层结构;211、第一散热筋条;212、第二散热筋条;213、支脚结构;22、外层结构;23、第一隔板结构;24、第二隔板结构;3、风道;31、周向风道;311、第一周向风道;312、第二周向风道;32、底部风道;4、出风口;41、底部出风口;42、周向出风口;421、第一周向出风口;422、第二周向出风口;5、进风口;51、底部进风口;52、周向进风口;521、第一周向进风口;522、第二周向进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专利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用电池箱,包括本体2和与所述本体2相连的盖体1,所述本体2包括内层结构21和设置在所述内层结构21外侧的外层结构22,所述内层结构21和所述外层结构22都呈桶形,所述内层结构21的内部设置电芯,所述内层结构21和所述外层结构22之间形成风道3,所述风道3形成在所述内层结构21的整个周向和底部,所述风道3和所述内层结构21、外层结构22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幅增加,所述外层结构22上设置有进风口5和出风口4,所述出风口4或进风口5处设置风扇。空气从所述进风口5经所述风道3从所述出风口4排出,所述电池箱上安装风扇,通过风扇在所述风道3中形成的强制风流可以迅速带走所述电池箱内部的热量,所述电池箱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显著提高。可以理解,在所述内层结构21的底部上设置有支脚结构213,如图2所示,所述内层结构21通过所述支脚结构213安装在所述外层结构22的内部,且保持所述内层结构21的外底壁和所述外层结构22的内底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为风道3的一部分。所述内层结构21外侧壁与所述外层结构2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结构23,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隔板结构23的所在面横向设置,即,所述第一隔板结构23的所在面和所述内层结构21或所述外层结构22的底部大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结构23沿所述内层结构21的整个周向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结构23和所述内层结构21、所述外层结构22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结构23将所述风道3分隔成位于上部的周向风道31和位于下部的底部风道32,所述周向风道31沿所述内层结构21的整个周向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结构23的上方,所述底部风道32设置在所述内层结构21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结构23的下方。如图2和图1所示,所述进风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相连的盖体,所述本体包括内层结构和设置在所述内层结构外侧的外层结构,所述内层结构和所述外层结构都呈桶形,所述内层结构和所述外层结构之间形成风道,所述外层结构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从所述进风口经所述风道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相连的盖体,所述本体包括内层结构和设置在所述内层结构外侧的外层结构,所述内层结构和所述外层结构都呈桶形,所述内层结构和所述外层结构之间形成风道,所述外层结构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从所述进风口经所述风道从所述出风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结构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层结构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结构,所述第一隔板结构横向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结构将所述风道分隔成位于上部的周向风道和位于下部的底部风道;所述进风口包括位于所述外层结构下部的底部进风口和位于所述外层结构上部的周向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位于所述外层结构下部的底部出风口和位于所述外层结构上部的周向出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结构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散热筋条,所述第一散热筋条沿所述内层结构的周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结构的外底壁上设置有第二散热筋条,所述第二散热筋条在所述底部进风口和所述底部出风口之间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结构的外侧壁和所述外层结构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结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信华周智昌赵红芳江素数蔡晖
申请(专利权)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