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电磁兼容辐射测试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876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电磁兼容辐射测试的辅助装置,涉及机器人领域,包括驱动滚轮、导向滚轮、螺杆和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驱动滚轮有两组,其中一组固定,另一组可前后移动,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驱动轮,导向滚轮的两个滚轮可单独前后移动,这样,既能适应不同直径的导向轮,又能调节与驱动滚轮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的扫地机器人不同的轴距,同时调整三个滚轮的间距,便可适应不同轴距、不同轮直径的扫地机器人,使其离接地平板的距离始终符合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电磁兼容辐射测试的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电磁兼容辐射测试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CISPR14-1:2016第A.8.11章规定了扫地机器人需进行30MHz~1000MHz辐射发射测试的要求,如图5给出测试时的简易布置要求。其主要原理是:1、由滚轮R支撑扫地机器人的前后轮,并且当机器人一放置在其上面就能使轮子转起来,使其在运行时处在相对静止的状态;2、扫地机器人的轮子与测试场地的接地平板距离应为(0.12±0.04)m。这样,在相同的工况下,测试具有较高的复现性。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这种辅助装置出售,且在实际测试中,由于扫地机器人种类繁多,不同扫地机器人之间的外形、轮子的大小、前后轮的轴距都不一样,图上这种简易的辅助装置不具备广泛实用性和适应性。故有必要设计一种能适应不同类型的扫地机器人的辅助装置,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电磁兼容辐射测试的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电磁兼容辐射测试的辅助装置,包括驱动滚轮、导向滚轮和外壳;所述驱动滚轮有两组,其中,一组驱动滚轮通过滚轮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另一组驱动滚轮的中部设有轴承Ⅰ,所述轴承Ⅰ连接在轴承支架Ⅰ上,所述轴承支架Ⅰ滑动连接在轴承支架导轨Ⅰ上,所述轴承支架导轨Ⅰ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外壳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导轨Ⅰ,安装轴承Ⅰ的轴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两个轴承导轨Ⅰ上;所述导向滚轮有一组,导向滚轮的两个轮子的两侧分别设有轴承Ⅱ,所述轴承Ⅱ连接在轴承支架Ⅱ上,所述轴承支架Ⅱ滑动连接在轴承支架导轨Ⅱ上,所述轴承支架导轨Ⅱ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导向滚轮两侧的外壳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轴承导轨Ⅱ,安装轴承Ⅱ的轴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两个轴承导轨Ⅱ上。本技术的驱动滚轮有两组,其中一组固定,另一组可前后移动,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驱动轮,导向滚轮的两个滚轮可单独前后移动,这样,既能适应不同直径的导向轮,又能调节与驱动滚轮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的扫地机器人不同的轴距,同时调整三个滚轮的间距,便可适应不同轴距、不同轮直径的扫地机器人,使其离接地平板的距离始终符合标准要求。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设有三个隔板,所述驱动滚轮、导向滚轮分别设于所述隔板与外壳侧壁组成的矩形区域内。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的隔板便于隔离驱动滚轮和导向滚轮,并且便于安装螺杆。优选的,所述轴承支架Ⅰ和两个轴承支架Ⅱ上分别设有高度相互错开的螺纹孔,所述中间隔板上连接有三个螺杆,所述三个螺杆的另一端分别伸出至外壳的外侧壁以外,所述三个螺杆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三个螺纹孔内。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的每个轴承支架上各有一个螺纹孔,螺杆套在螺纹孔内,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中间隔板上,另一端露在前后外壳外面,以便用工具扭转螺杆,当螺杆的两端固定,只能转动、不可伸缩,转动螺杆时,滚轮便会沿着螺杆移动,改变螺杆的旋转方向,就能改变滚轮向前或向后移动。优选的,所述三个螺杆与外壳的侧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的三个螺杆与外壳的侧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可防止螺杆前后移动。优选的,所述三个螺杆伸出外壳外侧壁以外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手柄。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的手柄便于通过外部工具转动螺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可移动的驱动滚轮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导向滚轮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中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现有的扫地机器人电磁兼容辐射测试装置原理图;其中,1-驱动滚轮,2-导向滚轮,3-外壳,4-轴承Ⅰ,5-轴承支架Ⅰ,6-轴承支架导轨Ⅰ,7-轴承导轨Ⅰ,8-轴承Ⅱ,9-轴承支架Ⅱ,10-轴承支架导轨Ⅱ,11-轴承导轨Ⅱ,12-隔板,13-螺纹孔,14-螺杆,15-手柄,16-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至图4出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电磁兼容辐射测试的辅助装置,包括驱动滚轮1、导向滚轮2和外壳3;所述驱动滚轮1有两组,其中,一组驱动滚轮1通过滚轮架固定在所述外壳3上,另一组驱动滚轮1的中部设有轴承Ⅰ4,所述轴承Ⅰ4连接在轴承支架Ⅰ5上,所述轴承支架Ⅰ5滑动连接在轴承支架导轨Ⅰ6上,所述轴承支架导轨Ⅰ6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3上,外壳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导轨Ⅰ7,安装轴承Ⅰ4的轴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两个轴承导轨Ⅰ7上;所述导向滚轮2有一组,导向滚轮2的两个轮子的两侧分别设有轴承Ⅱ8,所述轴承Ⅱ8连接在轴承支架Ⅱ9上,所述轴承支架Ⅱ9滑动连接在轴承支架导轨Ⅱ10上,所述轴承支架导轨Ⅱ10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3上,导向滚轮2两侧的外壳3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轴承导轨Ⅱ11,安装轴承Ⅱ8的轴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两个轴承导轨Ⅱ11上。本技术的驱动滚轮1有两组,其中一组固定,另一组可前后移动,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驱动轮,导向滚轮2的两个滚轮可单独前后移动,这样,既能适应不同直径的导向轮,又能调节与驱动滚轮1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的扫地机器人不同的轴距,同时调整三个滚轮的间距,便可适应不同轴距、不同轮直径的扫地机器人,使其离接地平板的距离始终符合标准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外壳3内设有三个隔板12,所述驱动滚轮1、导向滚轮2分别设于所述隔板12与外壳3侧壁组成的矩形区域内。本技术结构的隔板12便于隔离驱动滚轮1和导向滚轮2,并且便于安装螺杆14。优选的,所述轴承支架Ⅰ5和两个轴承支架Ⅱ9上分别设有高度相互错开的螺纹孔13,所述中间隔板12上连接有三个螺杆14,所述三个螺杆14的另一端分别伸出至外壳3的外侧壁以外,所述三个螺杆14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三个螺纹孔13内。本技术结构的每个轴承支架上各有一个螺纹孔13,螺杆14套在螺纹孔13内,螺杆1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中间隔板12上,另一端露在前后外壳3外面,以便用工具扭转螺杆14,当螺杆14的两端固定,只能转动、不可伸缩,转动螺杆14时,滚轮便会沿着螺杆14移动,改变螺杆14的旋转方向,就能改变滚轮向前或向后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个螺杆14与外壳3的侧壁之间通过轴承16转动连接。本技术结构的三个螺杆14与外壳3的侧壁之间通过轴承16转动连接,可防止螺杆14前后移动。此外,所述三个螺杆14伸出外壳3外侧壁以外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手柄15。本技术结构的手柄15便于通过外部工具转动螺杆14。基于上述,本技术的驱动滚轮1有两组,其中一组固定,另一组可前后移动,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驱动轮,导向滚轮2的两个滚轮可单独前后移动,这样,既能适应不同直径的导向轮,又能调节与驱动滚轮1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的扫地机器人不同的轴距,同时调整三个滚轮的间距,便可适应不同轴距、不同轮直径的扫地机器人,使其离接地平板的距离始终符合标准要求。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电磁兼容辐射测试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滚轮、导向滚轮和外壳;所述驱动滚轮有两组,其中,一组驱动滚轮通过滚轮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另一组驱动滚轮的中部设有轴承Ⅰ,所述轴承Ⅰ连接在轴承支架Ⅰ上,所述轴承支架Ⅰ滑动连接在轴承支架导轨Ⅰ上,所述轴承支架导轨Ⅰ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外壳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导轨Ⅰ,安装轴承Ⅰ的轴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两个轴承导轨Ⅰ上;所述导向滚轮有一组,导向滚轮的两个轮子的两侧分别设有轴承Ⅱ,所述轴承Ⅱ连接在轴承支架Ⅱ上,所述轴承支架Ⅱ滑动连接在轴承支架导轨Ⅱ上,所述轴承支架导轨Ⅱ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导向滚轮两侧的外壳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轴承导轨Ⅱ,安装轴承Ⅱ的轴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两个轴承导轨Ⅱ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电磁兼容辐射测试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滚轮、导向滚轮和外壳;所述驱动滚轮有两组,其中,一组驱动滚轮通过滚轮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另一组驱动滚轮的中部设有轴承Ⅰ,所述轴承Ⅰ连接在轴承支架Ⅰ上,所述轴承支架Ⅰ滑动连接在轴承支架导轨Ⅰ上,所述轴承支架导轨Ⅰ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外壳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导轨Ⅰ,安装轴承Ⅰ的轴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两个轴承导轨Ⅰ上;所述导向滚轮有一组,导向滚轮的两个轮子的两侧分别设有轴承Ⅱ,所述轴承Ⅱ连接在轴承支架Ⅱ上,所述轴承支架Ⅱ滑动连接在轴承支架导轨Ⅱ上,所述轴承支架导轨Ⅱ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导向滚轮两侧的外壳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轴承导轨Ⅱ,安装轴承Ⅱ的轴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两个轴承导轨Ⅱ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云佳安雪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